《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9节

作者: 挂甲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选说完了,该说打法了,上届比赛横扫天下的前场自由人打法已经威力不再了,原因呢,主要有两个,第一,86年时有一个跑不死的布鲁查加,他往返冲刺于前锋线与前卫线之间,一人当两人使,而本次大赛前他似乎一直受伤病困扰,大概没系统训练吧,这次比赛一亮相,感觉人胖了一些,本届大赛上,他基本就是在老马身边策应一下,不可能像上届比赛那样还能冲到前面打前锋,因为一旦冲上去就跑回不来了。

  再说老马,毕竟30岁了,拿球组织上的老辣不言而喻,但已经不是巅峰时期马踏连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时候了,所以他也只是更多地策动进攻,像上届那样还能多次扮演终结者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本届大赛7场比赛他一球未进)。
  指望不了老马进球、指望不了布鲁查加进球(本届大赛只打入1球),只好指望卡尼吉亚了,风之子当然很厉害,但有一个问题,他是个标准的速度型,防守反击战的利器,但并不是真正的中锋。
  86年时球队有很强的巴尔达诺,本次大赛比拉尔多虽然带了两个9号类型的中锋,但德索蒂实力平平,巴尔博用了一场就不想再用了,这样看来,球队进球的各种武功——老马的突破得分、布鲁查加的后插上得分、中锋的包抄得分全部报废。
  于是只剩下一招,全队龟缩防守,得球后交给老马,老马向前一脚——卡尼吉亚去追吧,追上了就打一脚门,追不上就回来,让对手进攻,咱们等下次。
  要说82年的意大利队和现在的巴西队也都被称为防守反击型球队,但其实他们的打法并不保守,更像是一种稳健,球队在扎紧篱笆的同时依然拥有着大量的得分手段(既有快速反击,还有远射、定位球、边后卫助攻等等很多)。

  比如巴西队无论在联合会杯还是世界杯预选赛上都既是成绩第一,同时又是进球数第一和净胜球数第一。
  同样82年的意大利也不仅仅是只有防守反击一招,球队小组出线后2-1胜阿根廷、3-2胜巴西、2-0胜波兰、3-1胜德国,四场比赛打入10球,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岂是一个防反就能达到的?罗西、格拉齐亚尼、孔蒂、塔尔德利、卡布里尼、奥利亚里等人在前场的穿插跑位、多点得分都是相当彪悍的。
  而90年的阿根廷既没有这些强人也没有太好的战术,8-9人死守→老马传球→卡尼吉亚射门这个途径成了他们唯一的得分手段,球队在小组出线后的4场比赛里只打入2球(全部来自卡尼吉亚),而86年时他们在同样的4场比赛里可是打入8球啊。
  一个淘汰赛里每两场比赛才能打入1球的球队如何栖身决赛?——还要有个戈耶切亚。
  死守、拖延、磨,一旦对手被拖入点球决胜,这个偶然出场的替补门将的机会就来了,本次大赛点球决胜对手共罚了他10个球,成功率只有50%,他扑出4个,对手踢飞1个。

  此外,由于球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为了破坏对手的进攻也只好粗野一点了,他们在整个世界杯的7场比赛中得了22张黄牌,四强里的其他三队在同样的7场比赛里获得的黄牌数为西德8张、意大利6张、英格兰6张。
  如此多的黄牌令他们闯入决赛时发现有4名大将不能上场:卡尼吉亚、朱斯蒂、奥拉尔蒂切亚、巴蒂斯塔(已经失去主力位置的他在对意大利的加时赛中替补出场并得到黄牌)。
  虽然卡尼吉亚缺阵,比拉尔多仍不准备启用巴尔博,宁可使用本次世界杯从未首发的德索蒂;而由于朱斯蒂和巴蒂斯塔都停赛,与巴苏阿尔多搭档的后腰只好用了只在小组赛里上场过一次的洛伦佐;奥拉尔蒂切亚的左后卫位置则由中卫西蒙客串,鲁杰里回归老本行打中卫,右后卫由森西尼顶上(就是后来效力过多家意甲球队的那个森西尼)。

  以如此残阵出战的阿根廷自然更是防守至上,偏偏德国队也同样小心,大家想,这已经是德国人连续第三次进入世界杯决赛了,前两次都输了,尤其上届就是输给阿根廷,德国在场面不落下风的情况下被阿根廷一次任意球、两次快速反击击败,难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而比赛较为沉闷。
  中场休息时大鼻子大概是觉得扼守中路的鲁杰里的状态让他不放心,于是开始换人,他用蒙松换下鲁杰里来打左后卫,西蒙回到中路。
  下半场德国开始大举进攻,毕竟谁都不愿与阿根廷耗到点球决胜,结果克林斯曼的一次突破,蒙松不理智的飞铲——红牌。
  少打1人的阿根廷更加捉襟见肘,终场前5分钟森西尼铲倒沃勒尔被罚点球,球队0-1落后。
  其后德索蒂在死球时对科勒尔粗暴锁喉,领红牌出场,阿根廷彻底无望。

  这两个红牌和一个点球的判罚也是多年来争议的焦点,那些老马和阿根廷队的拥趸都将此作为国际足联迫害阿根廷的证据。
  客观地说,这三次判罚没有一次是误判,最多也就是量刑可能有一点点重,同时阿根廷门将戈耶切亚之前曾有一次放倒奥根塔勒而逃过了点球判罚,因此不能说是裁判故意与阿根廷为难。
  看一看阿根廷闯祸的三个人,全都是本次大赛刚刚入选的新人,而且都不是主力,没有经过之前几轮淘汰赛的磨练,只不过最后实在无人可用才不得不派他们在万众瞩目的冠亚军决赛出场,因此重压之下头脑发热、动作变形,一失足成千古恨。
  颁奖典礼上,老马委屈的像个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
  以90这支阿根廷队的实力和状态,如果球队在小组赛就出局也都正常,或者败于巴西、败于南斯拉夫甚至败于意大利都可以接受,偏偏历尽艰险终于杀到决赛后倒在了最后5分钟,看来上帝一定要借阿根廷之手(反正老马4年前欠上帝一个人情,他老人家的手你总不能白用吧)扫除意大利、巴西两大热门和南斯拉夫这匹黑马从而成全贝肯鲍尔,谁让他绰号凯撒大帝呢,自然应该在罗马登基(90世界杯冠亚军决赛在罗马奥林匹克球场举行)。

  (六)马政委
  90年之后,比拉尔多下课,老马也退出国家队,直到94年又被请回救场,再因禁药事件停赛……
  一个时代终于结束。
  和86、90两届国家队相比,其后的阿根廷更加群星璀璨,就以90年代而言,除了已经在意大利之夏亮相过的巴尔博、卡尼吉亚、森西尼等人外,从巴蒂斯图塔、雷东多、西蒙尼、查莫特到阿亚拉、洛佩斯、阿尔梅达、克雷斯波、萨内蒂等人才源源不断,直到新世纪仍有梅西、阿奎罗等横空出世,但吊诡的是,自90年后,阿根廷已经将近20年没有进入过世界杯前四名了(而它的霉运似乎也传染给了对手,凡是淘汰阿根廷者必定无法杀入决赛)。

  对了,当我在列举上面那些球星名字的时候大家会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没错,就是老马的接班人们。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七十年代,当老马还是在街头踢球的顽劣少年时,此刻的他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一大批未来的阿根廷10号天才正在陆续呱呱坠地,而这批孩子之所以来到人间,其实就是上帝想看看:谁更像马拉多纳的接班人。
  1973年,小毛驴奥特加出生,94年世界杯老马药检出事被停赛后,是他顶替了老马的位置,尽管他们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哈吉率领的罗马尼亚人淘汰,但奥特加的不俗表演也使他成为了第一个被冠以“马拉多纳接班人”称号的阿根廷队员,现在的他已经36岁,早该退役了吧。
  1975年,贝隆出生,严格地说这位只要能用外脚背就绝不用正脚背的球员更像一个4号,而且他出道之后大多时间也被安排在后腰或边前卫位置上,太多的防守任务耽误了他的进攻才华,不想回归阿根廷联赛养老的他却焕发了第二个春天,老马敢于抛弃里克尔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更中意自己的博卡小弟。

  1976年,加拉多出生,河床出身的他是帕萨雷拉的心腹爱将,踢球时的帕萨雷拉与老马势不两立,当了教练的帕萨雷拉则一心想将加拉多打造成河床及阿根廷国家队的双重核心,一个自己培养的嫡系马拉多纳,在95年的美洲杯上,19岁的加拉多成为了马拉多纳之后的国家队正式大赛第一个10号,可惜随着巴西图里奥的上帝之手送阿根廷人出局,加拉多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达到预期高度,33岁的他还在踢,但早已风采不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