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2节作者:
挂甲人 当时的赛制很奇特,小组前两名出线后的8个队再分成2组打复赛,两个复赛的小组第一争冠军,复赛小组第二争季军,没有半决赛,结果复赛中意大利再次输给克星荷兰无缘决赛,不过最终还是力压西德和奥地利获得小组第二进入了四强,而金童罗西也以其优异表现入选最佳阵容。
(2) 锋无力
应该说当时意大利人最寄予厚望的是80年的欧洲杯,因为他们是东道主,而74、78连续两届世界杯东道主夺魁的事实也让他们信心大增。
然而,一桩假球案令罗西禁赛,改变了局势。
当时的欧洲杯只有8队参赛,同样采取世界杯复赛那种奇怪的赛制,8个队分成2组,两个小组第一争冠军,小组第二争季军,没有半决赛。
意大利和英格兰、西班牙两大老牌劲旅及新崛起的比利时分在一组,最终意大利和比利时都是1胜2平获得了前两名,两队积分、净胜球完全一样,但比利时凭总进球数力压意大利杀入决赛,雄心勃勃的东道主只能去争夺鸡肋一般的第三名,结果点球8-9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屈居第四。
赛后最佳阵容的评选很说明问题,冠军西德有6人入选,亚军比利时1人入选,季军捷克无人入选,意大利4人入选。
而意大利入选的4人分别是门将、2个后卫、后腰,可以说当时的意大利已经拥有天下第一的防线了,它差的就是进球,甚至只要是1个进球,把这个进球加到意大利小组赛三场比赛中的任何一场都可以令它杀入决赛。
此刻,贝阿尔佐特该多么想念罗西啊!
好在两年后的西班牙,罗西归来。
(3)爆发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除了78世界杯意大利与巴西争夺第三的比赛外,其他的比赛我也没看到,都是那会儿从报刊、杂志上得到的信息,但从82世界杯开始我可是从头看到尾了,因此还算有些发言权。
上面有个朋友留言希望我写近50年的,那我可爱莫能助,因为看了30年就只能写30年,再往前的比赛还是不要轻易评论吧。
82世界杯开赛前的四大热门按顺序是:巴西、西德、阿根廷、西班牙,这里巴西和西德确实强大,但阿根廷和西班牙多少有点名不符实。阿根廷是上届冠军,又增加了小贝利马拉多纳,自然被人看高,但其实78那支队伍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而如何指定相应的战术用好马拉多纳也是当时的梅诺蒂未能圆满解决的(就像现在如何使用梅西)。
而西班牙被视为热门之一其实主要是由于前两届世界杯的原因,但与它自身无关。在74年和78年,没人认为荷兰队是可以被战胜的,但公认实力不如荷兰的西德与阿根廷两个东道主却做到了,因此东道主优势在当时令人谈虎色变,也促成了西班牙的被看好。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有实力的意大利队倒不用背上80年时的包袱,可以轻松上阵了。
说一说82意大利的阵容和打法吧。
一般地都认为532或352阵型出自84欧洲杯,其实82世界杯上,贝阿尔佐特就已经打磨得炉火纯青了。
门将不用说了,四十岁的老队长佐夫。
先说3个中卫的分工为:詹蒂莱和科洛瓦蒂打盯人,但没有严格的左右之分,科洛瓦蒂盯对方的中锋,詹蒂莱对付对方的二前锋,希雷阿打清道夫。
(后来2000年的意大利、2002的巴西也采用了3中卫的打法,但后来的三中卫都是左中右区域防守,没有盯人与清道夫之分。)
5名中场为:奥里亚利在右,卡布里尼在左,孔蒂打中路偏右、塔尔德利打中路偏左,安托格诺尼突前。
这里的奥里亚利和卡布里尼既可以被视为边前卫,也可以被视为边后卫。
2个前锋:罗西、格拉齐亚尼(主要替补为阿尔托贝利、卡西奥)。
从阵型上的变化有:卡布里尼回撤的更深,塔尔德利更靠左边路,接近442;而格拉齐亚尼再回撤,又像451。
当时的意大利还有一个特色是左边路人选固定,卡布里尼、塔尔德利雷打不动,但右边路变化较多,并影响到中路。
因为在右路里,除了孔蒂是绝对主力外,还囤积着奥里亚利、马里尼、贝尔戈米三大好手争夺一个名额(这里贝尔戈米是多面手,还可以打盯人中卫顶替停赛或伤病的詹蒂莱和科洛瓦蒂),而就因为右路手中好牌多,贝阿尔佐特可以在首发和换人上追求变化,但其核心就是一个——解放孔蒂,用其他人来顶替孔蒂这种类似右后腰的位置,把孔蒂提到前腰,代替表现一般的安托格诺尼来组织进攻。
记得那届世界杯后,没有获得任何个人荣誉的孔蒂被众多其他球队的主教练和球员视为意大利队的真正核心,是他们最头痛同时也是最佩服的队员。
(顺便提一下,他叫布鲁诺孔蒂,出身于罗马;而现在亚特拉大的主帅是安东尼奥孔蒂,出身于尤文,这个孔蒂出来的时候,我们习惯称其为“小孔蒂”。)
关于意大利的防守再说一点,前面提到了贝尔戈米由于即可以打右路又可以打盯人,这个19岁少年因此颇受重用,另两个防守悍将盯人中卫维尔乔沃德、清道夫巴雷西虽然年龄要比贝尔戈米大上3、4岁但都是4年后的86世界杯才有机会出场。
意大利的防守人才强悍到了变态啊。
与防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攻的疲软,禁赛两年的罗西还没找到状态,意大利小组赛三场都是平局,仅打入2球(来自布鲁诺孔蒂和格拉齐亚尼),最终意大利和两年前一样,又与另一个队积分、净胜球完全相同,幸运的是,喀麦隆不是比利时,它只打进了1个球,意大利终于凭借多一个进球可以获得小组第二出线了(第一是波兰)。
喀麦隆的门将恩科诺后来腕很大,入选过世界明星队,他多次对媒体表示:其实本来他完全可以扑住格拉齐亚尼那个进球,但他当时不知为何就做不出动作了,否则整个82世界杯的历史就要重新改写了。
但不管怎样,意大利出线了,来到了“死亡之组”。
说一下82年的赛制,由于增加到24队,因此先分6组,小组前两名共12队出线,再分4组打复赛,每组3队单循环,小组第一进半决赛。
而巴西、意大利、阿根廷这三家碰到一起只能说意大利和阿根廷不争气,阿根廷因为小组赛输给了比利时只能排第二,而意大利也是小组第二,因此他俩与三战三胜拿小组第一的巴西队只好狭路相逢了。
首轮凭借卡布里尼、塔尔德利的进球,意大利2-1力克阿根廷,但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比利时已经试出了卫冕冠军的纸老虎味道,那会儿的阿根廷已经不是多么强大了。
第二轮巴西3-1挫败阿根廷更证明了这一点。
在第三轮巴西遭遇意大利前没人认为意大利有机会,特别是平局巴西就出线。
尽管意大利的混凝土坚固异常,但巴西的炮火是可以摧毁一切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意大利难得的居然在一场比赛里丢了2个球。
但没人能想到,意大利居然进了3个球,更没人想到,3个球全部来自罗西,这个禁赛两年看来已经找不到球门方向的罗西,这个前4场场场首发却交了白卷的罗西。
老烟斗的赌博成功了!罗西终于在最恰当的时刻爆发了,喷薄而出、不可阻挡,如果把这三个进球中的任何一个提前到前面那四场来预支都会导致意大利的出局,但是罗西没有,老天为他把进球运留住了。
杀入半决赛的意大利和罗西已经不可抑制,尽管后防大将詹蒂莱黄牌停赛,但罗西梅开二度,把小组赛未能战胜的对手波兰斩落马下。
决赛里尽管卡布里尼先罚失点球,但罗西又首先打开了胜利之门,急于扳平的西德大举压上,正好被意大利人打起了快乐的防守反击,塔尔德利、阿尔托贝利各下一城锁定金杯。
(4)下滑
也许是好运都用光了,82年之后的意大利开始急速下滑,84年的欧洲杯他们甚至没能参加,因为在预选赛里就被罗马尼亚淘汰出局了;好在由于82年的光环,贝阿尔佐特和大部分爱将得以留在国家队,准备借86世界杯之机再展雄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