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22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1-31 09:58:22
● 第一次内阁组织路线斗争
第一个上表弹劾苏威的人是治书侍御史梁毗。
治书侍御史也叫持书侍御史,最初是西汉宣帝刘病已身边专门负责办理朝臣奏章文件的工作,类似秘书办公室主任的差事。到了东汉权力开始加大,主要裁决朝政纠纷疑难,依法律定是非。隋初以治书侍御史为御史大夫之事,全面负责御史台中的事物,官秩从五品。后来大唐建立,仍沿隋称,秩正四品下。高宗李治即位后,因治书侍御史触犯了帝讳,便改名为御史中丞。
梁毗并非眼红,而是出于公心。他认为苏威一身兼领五项国家重要职务,只顾沉湎于繁碎事物,眷恋于烦杂工作,压根就没有时间去考虑举荐贤才接替自己。
说白了,弹劾的潜台词是讲苏威一个人独占着茅坑,公厕的利用率不能发挥出来。
板起指头数一数,苏威这五个职务都十分重要,日理万机,天天奔走于五个办公衙门之间,且不说得浪费多少机关用车的耗油钱,苏威的身板也挺不住啊?
日期:2012-1-31 10:01:00
杨坚当初对苏威的任命诏书曾这样说过:“舟大者任重,马骏者道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意思就是说,你的才华超众,身兼多职的事情就甭客套了。可见并不是苏威能身兼数职是向隋文帝伸手要来的。
隋文帝对此并没有为苏威辩解,而是直接在梁毗的奏章上作如下批示:“苏威同志一向任劳任怨,工作勤勉,不知道你为何要逼着他让贤?”
在早朝会上,杨坚特意对文武百官拉长声音说:“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他的志向和才能就无法得到施展;我如果没有遇到苏威,又如何能够推行安邦定国之道呢?清河公杨素虽然辩才无双,可在博古通今,辅助我朝宣扬教化方面,根本没法跟苏威相比。假如苏威遭遇乱世,一定会像西汉初年的南山四皓那样隐居避世,没有人能轻易让他屈服出仕的!”
清河公杨素奉命与高颎等人制定新朝律令,堪称是冉冉升起的政坛明星。杨坚当众贬杨褒苏,又意欲何为呢?
日期:2012-01-31 10:07:15
杨素是凭借战功和对隋文帝的忠诚进入高层领导班子,而苏威熟悉典章制度,处事稳重,是个务实的政府官员,深得民心。杨坚故意挑拨杨、苏二人不合,就是制造出大隋政坛的平衡,互相牵制,谁都别想蹦跶出他的掌心!
当即杨素闹个大红罗卜脸,这明显是对他的当众侮辱,所以隋文帝也就酿下了日后杨素与苏威不睦,而且常常公开恃势屈辱苏威的结果。
杨素后来号称大隋开国四大将之首,武功盖世无二,心性狠辣无比,如果他与精明强干的苏威结为政坛上的黄金搭档,这肯定是隋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日期:2012-01-31 10:08:22
杨坚在大殿上高度赞扬苏威时,高颎更坚定了“让贤”的决心,于是上表坚决请求辞职,把丞相的位置让给苏威。
谦虚是一种美德。隋文帝看穿想高颎的心理,便决定成全他让贤的美名,答应解除他的仆射职务。
刚过数日,高颎正在家里闲着喝茶赏花时,隋文帝在朝堂的碰头会上公开对群臣讲:“苏威在前朝北周隐居不仕,没有高颎的大力推举,他这样的罕见贤才怎么会站在你们当中吗?朕听说举荐贤才的人应该得到最高的奖赏,不能让高颎去官离职。”于是命令恢复高颎的职务。
自此,朝中政事无论大小,杨坚都先和高颎、苏威商议,听听这二位的高见,然后才公布实行。
日期:2012-01-31 10:09:56
自古就有牛打江山马坐殿之说。
开国治世需要的是文臣,也就是由文官政府把持朝政。
看到高颎与苏威成为新朝政府的首要人物,那些曾经为杨坚篡权谋位闯刀山下火海的有功之臣不干了。
首先发难的是太子左庶子卢贲。
左庶子就是一个侍从官,太子左庶子不过是个太子身边干警卫和勤务活的头头。卢贲当初为杨坚能成功搬迁到正阳宫立下大功,而这会反在太子宫里屈就。
按理说,太子是未来的天子,在这棵大树下自然好乘凉。
可太子杨勇并不受杨坚夫妇的待见,晋王杨广一直被孤独皇后称为孝子嘉儿。卢贲竟第一个不知深浅地趟入太子之争的浑水里,他悄悄地对杨勇说:“臣本想常来看望殿下,就是害怕被皇后皇上知道了必定会被谴责,愿您明察我的一片诚心。”
太子之争一直是历朝为官者的大忌,搞好了可以一步登天,搞不好就要脑袋搬家了!
日期:2012-01-31 10:59:46
卢贲想不到这一点,他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些利益。
想想苏威并不曾为新朝的奠基扛过一砖一瓦,如今倒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卢贲心里就憋口恶气。
偏偏卢贲这人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丘八莽夫类型人物,他不光在想,而且采取了行动。行动的方式十分简单,就是找几个对高颎和苏威把持朝政不满的人联手,把高、苏二人拱下台,然后取而代之。
刘昉此刻已受到隋文帝的猜忌和疏远,他一向对自己的才能估计过高,自然也对高颎和苏威的高高在上也恨得心里直骂娘:即使是做尚书左右仆射也轮不到你们这两个晚辈啊?
同时因为高、苏威执掌朝政而心中愤愤不平还有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
几天间,卢贲可没少费鞋底,他一口气把刘昉、元谐、李询和张宾等人串联起来,秘密协商,来个“五马登天”,扳倒高颎和苏威,瓜分二人手中的权力。
日期:2012-01-31 11:02:55
不幸的是废黜高、苏的密谋败露了,隋文帝大发雷霆:“是朕的天下还是你们的天下?由得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下旨进行刨根问底似的追查。刘昉、元谐、李询三人脑筋转得快,全把罪责全推到张宾和卢贲头上。
见皇帝态度如此明确,立场旗帜鲜明,公卿大臣们纷纷上奏章,声讨张宾和卢贲,均表示说张、卢二人应当处死。
私做主张,结伙干扰破坏干部组织路线,罪同谋反!
可这几人都曾有功于隋文帝,手心手背都是肉。念在张、卢二人都是自己的旧友挚交,杨坚实在不忍心将他们处死,只是将他们开除出公务员队伍,削职为民。
哼哼,这下看谁还敢伸手要官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