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山人宰相李泌传奇》
第19节

作者: 星之何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就由一个普通士卒做到平卢将军,的确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立下了不少的功绩的。
  然而,一次在讨伐契丹的战斗中,安禄山却失利,几乎全军覆灭。张守珪奏请朝廷将其斩首。
  此前,安禄山曾经入朝奏事,宰相张九龄见安禄山言辞伶俐,善于拍马逢迎,就对侍中裴光庭说:‘扰乱幽州者,必然是这个胡人啊!’
  这次作战失利,宰相张九龄遂提笔批示奏文说:‘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应该免死。’
  皇上却不以为然,他看了批文后说:‘爱卿岂能够以王夷甫识破石勒,便随意臆断禄山谋反难制吗?’

  终未准奏,而是对安禄山大加赏识。
  因此,由于有皇上的宠信,安禄山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平卢将军。
  日期:2011-01-08 17:40:45
  安禄山招兵买马,极力扩军备战,其不臣之迹自然已经难以掩饰。
  这时,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公开化并加剧。他屡次奏告皇帝,说安禄山有“反状”,但皇上却不以为然。

  杨国忠之所以屡奏安禄山有“反状”,也许是真的发现了他的叛乱迹象,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由于两人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所致。
  当初,在杨国忠入相前,他本与安禄山的关系本来十分密切。杨国忠兄妹都深刻明白安禄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所以,对安禄山也是竭力拉拢亲近。
  那时,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皆出外远迎,视如贵宾。
  当时,杨国忠任御史中丞,正承恩用事。
  他见安禄山身体肥大,行动不便,每逢上下朝登殿阶时,他都要亲自搀扶安贼。这是杨国忠有意讨好安禄山,希望能用他作为自己强大的外援。
  但是,安禄山十分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而对才能平庸,依靠裙带关系当上宰相的杨国忠却较为轻视,这不能不使杨国忠十分恼火。

  所以,两人矛盾升级,杨国忠故屡奏安禄山谋反,欲将他置于死地。
  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与宰相杨国忠先后上告安禄山谋反,起初皇帝并不相信。
  因为皇上对安禄山恩遇甚厚,宠爱过于他人,认为他不会背叛自己。
  这时皇太子似乎也发现了安禄山的不臣之迹,也上奏说他欲反。皇上虽然仍不太相信,却也不可一听了之,安禄山毕竟是三镇节度使,手握十几万精兵,如有不测,祸乱非小。
  所以,皇上听信了杨国忠试召安禄山入朝,以观其变的建议。

  杨国忠原以为安禄山必不敢来京。
  也许是安禄山揣知了皇帝的真实意图,当他接到皇帝要他入朝的手诏后,却出人意料地迅即飞驰入京。
  安禄山的这一反常举动,使得杨国忠很难堪,也使得皇帝难以相信杨国忠说安禄山谋反的话语了。
  天宝十三载(754)正月,安禄山入见皇帝。
  他向皇帝哭诉说: ‘臣本是胡人,陛下破格擢用,累升官职,恩德超出别人。所以,国舅杨国忠妒嫉,欲谋害臣,臣不知死在什么时候啊!’
  皇上急忙好言安慰劝解安禄山,并加官尚书左仆射,赐实封通前一千户,又封其一子为三品官,另一子为五品官,奴婢十房,住宅各一所。

  皇上还欲加授安禄山同平章事,已命翰林学士张垍起草制书。
  杨国忠闻讯后即上谏说:‘禄山虽有军功,目不知书,哪里能够为宰相呢!制书若下,臣恐怕四夷会轻视朝廷。’
  皇上于是才中止。
  安禄山见皇帝对自己的恩宠依然如故,没有一点怀疑,遂乘机求兼领闲厩、群牧;皇帝即任命他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
  安禄山又求兼总监,皇帝又任命他兼知总监事。
  安禄山利用职权之便,密派其亲信选健马能战者数千匹,另加饲养。
  安禄山还奏请皇帝,说部下讨伐奚、契丹等建立了功勋,请“不拘常格,超资加赏”。
  于是,朝廷任命安禄山“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

  三月一日,安禄山告辞皇帝将回范阳。皇帝亲临望春亭给他饯行。
  临别时,皇上还把御衣脱下赐给他,同时又派高力士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坡再次为他饯行。
  从此,凡是上言安禄山谋反的人,皇帝皆命执送于安禄山,任其处理,‘由是人皆知其将反,无敢言者’。
  安禄山这次来京如闯龙潭虎穴,冒着很大的风险。
  如果宰相、太子奏请将他留在京师,他可能会遭灭顶之灾,就不会有后来的叛乱发生。

  因此,一旦皇帝允许他离京,安禄山便急急如漏网之鱼,疾驱出关,然后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
  他嫌船慢,又命船夫拿着绳板立于岸边拉纤,十五里一换班,‘昼夜兼行,日数百里,过郡县不下船。’
  安禄山虽平安返回范阳,仍心有余悸。
  这时,朝廷已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早在天宝元年,安禄山所控制的三镇兵力约十九万,占当时边兵的百分之四十,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后来,他又兼并了阿布思的数万精兵,总兵力将有二十多万,在军事上是举足轻重的。
  天宝十四载(755)正月,安禄山遣副将何千年奏表朝廷,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
  皇帝命中使宣付中书门下,即日便写告身交付何千年。

  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奏言皇帝,认为安禄山以蕃将代汉将‘其反明矣’。
  但皇帝虽不相信,他依然听从了宰相加封安禄山带左仆射平章事衔,追赴朝廷的建议。皇上却将起草制书留而未发,暗中遣中使辅璆琳以送柑子为名,去范阳观察安禄山动静。
  不料,璆琳受安禄山贿赂,回来后不据实以报,反大谈安禄山竭忠奉国之事。皇帝信以为真,遂烧掉了制书草稿。
  安禄山决定反叛前,对朝廷就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他对朝廷来的使者一般称病不出迎。会见时,也是刀枪林立,戒备森严。
  四月,皇帝命给事中裴士淹宣慰河北。

  至范阳后过了二十多天,在武士的挟持下安禄山才召见了给事中裴士淹,而且安禄山根本没有臣子的礼节。裴士淹回来后却“不敢言”。
  杨国忠屡奏安禄山谋反而皇帝不听,他决定采取更加露骨的做法以激怒安禄山。
  他让京兆尹包围安禄山在京师的住宅,搜求反状,并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缢杀。安禄山闻讯后,心中更加恐惧。
  六月,皇上为安禄山长子安庆宗与荣义郡主完婚,手诏安禄山观礼,安禄山辞病不至。
  可是到了七月,安禄山突然上表献马三千匹,每匹有士卒二人护送,并由二十二名蕃将押送。

  河南尹达奚珣疑安禄山其中必有阴谋,建议推迟至冬天再献,并由官府给马夫护送。
  这时,皇帝始怀疑安禄山别有用心。
  正巧,辅璆琳受贿事泄露,皇上借故把他处死,即派中使冯神威持手诏告谕安禄山冬天献马,并说:‘为卿新作一汤池,十月于华清宫待卿。’
  冯神威至范阳宣旨,安禄山坐在床上微微起动身体,也不下拜。
  听了诏书后,他淡淡地说:‘圣人安稳。’又说:‘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

  之后,安禄山即把冯神威置于馆舍,不再见他。
  冯神威受到如此冷遇,回京后向皇帝哭着说:‘臣差点见不到大家(皇上)了’。
  安禄山虽已决计发动武装叛乱,但并没有立即亮出反唐的旗号。
  他的行动仍然十分诡秘,只与他的几个心腹密谋过此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