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山人宰相李泌传奇》
第17节作者:
星之何 老人边摸边说:“人身骨法,莫重于头额颧耳之骨。先生你骨骼清奇,神气清越,骨肉相称,肉细美滑,此大富大贵之相也。然祖荫骨扁平不隆,可知你淡泊名利,不想仰赖父祖余荫。此行北去,定有重禄在身,然最终也不过是过眼烟云。
妻骨柔美,可知你定会妻贤子孝,家庭和美。然妻骨若无实有,必定是贵人强和而成。先生在情事上自重自持,不会乱了分寸。
几十年来,老汉我相人万千,深叹黎民百姓之命运难测。他们大多身带灾星,非人力所能化解。唯需圣人出世,方可转祸为福。
哀我世人,惟苦惟勤!然圣人在哪里呢?”老人说着说着,不由得叹息起来。
“照老人家的意思,人的命运岂不是先天注定,又何须后天努力呢?人们拼命奔波劳碌,岂不是徒劳无功,白费心血吗?”李泌有些疑惑地询问。
“问得好!先生真是大智大慧之人。所谓天道酬勤,相由心生,心相相应是也!虽然如此,但老汉依然坚持认为,人的一生,却人人都难逃脱人世的大运。”
“老人家,你说的人世的大运指的是什么呢?你能否详细地为我指明?”李泌更加疑惑。
“孺子可教也!待我们用过晚饭,老汉再详细为先生剖析剖析。小二,快送上我们的饭菜!”老汉大声地吆喝起来。
“来也!”小二急匆匆地送上了饭菜,还提来了一壶酒。
“老人家,这些酒饭钱就算在我的账上,作为我的敬老之资。小二,拿去!”李泌说着,递上了一块碎银子。
“多谢先生!”小二麻利的下去了。
3
李泌和老人,慢慢饮着酒吃着饭,继续聊着前面的话题。
李泌对老人的谈话越来越有兴趣。李泌觉得,老汉那貌似胡扯的话语中蕴含有先知的智慧。
“年青人啊,一个人的大运会决定人的一生,而人世的大运却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
几十年来,老汉我走南闯北,遍游五湖,足踏四海,相人无数。我多次游历二京,遍相帝王将相,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然而,老汉看他们多数不过是猪狗牛羊命。
老汉何以如此断言?因为他们虽然荣耀一时,锦衣玉食,但最终却难逃挨宰的命运啊!先生你看吧,安贼叛军,占领二京,多少达官贵人,顷刻间就被屠杀殆尽,全族化为血腥!更不用说那些人微力弱,哭告无门的穷苦百姓的了,他们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才最为凄惨呢!
所谓相由心生是也。本是福贵之相,而其人穷奢极欲,无恶不作,贪婪无度,逞其戾性,出于不觉,则相变为穷苦孤亡之形矣,此即有相无心,相逐心灭之理。
老汉我曾奉旨入宫,一睹当今天子龙颜,为君测度天命。
天子双颧插天,两目有威,鼻如悬胆。听其音,声声有威,真帝王之相也。然而,其相,蜂准长目,鸷鸟膺,犲声,此寡恩而虎狼心也。寡恩,则视百姓如敝帚;虎狼心,则贪婪无度,凶残无义。凡此种种不吉凶相,难以言尽。
这并非仅仅是一二帝王将相之命,而实是黎民百姓人世的大运啊。
先生乃聪慧之人,这个道理很容易就说明白!你想,我辈小民命运,不是操之于这一二孤家寡人,王侯将相之手吗?他们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左右着黎民百姓的一生。这即为我所谓的人世的大运。”老人侃侃而谈,话语中隐含哲理。
“老人家啊,当朝衮衮诸公,龙子王孙,文武百官中,难道就没有一个具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拯救百姓,匡扶社稷的上乘之命的人吗?”李泌问道。
“如果仅仅说具有富贵之命的人啊,那是不胜枚举!但要说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一心为民的栋梁之才啊,那不过是寥寥数人而已。所谓奸人当道,良人不兴,正是如此。
你看吧,先生,当此国家危难,用人之际,朝廷依然是用人唯亲。当今圣上刚愎自用,昏老多疑,对人不诚不信。老汉不知道,这生灵涂炭,战乱不息,天下不宁的局面何时才能改变啊?
先生啊,你生在这埋没人才的混乱年月,可谓生不逢时啊!你的满腹经纶,一腔报国热血可能被消耗殆尽啊!
像老汉我这样的人已老迈无用了,即使是填沟壑也毫无怨言。但老汉我只叹天下黎民苍生,命运却掌控在那些猪狗豺狼之手,只能随波逐流,愁苦一生啊!
哀哉痛哉,伤我庶民!苍天苍天,怜我百姓!”老人说得涕泪纵横。
“老人家,你醉了吗?怎么突然悲叹起来呢?”李泌也有些伤感,急忙问道。
“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先生,请您好自为之,尽力拯救我多灾多难的百姓。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接舆髡首兮 ,桑扈臝行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先生,你慢用吧!老汉我此时想到这些,就早已经没有了心情。明早老汉我还要四处游食,要是有缘,我们以后再接着聊下去吧。老汉已经困了,想早点歇息!”老汉越发凄楚,声音有些哽咽。
李泌也悲从中来。
自己虽然一向崇尚黄老,淡薄名利,但对百姓的疾苦却怎能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呢?
李泌想道:“老先生啊,你会不会明白我应太子之邀下山的真正原因呢?”
日期:2011-01-07 13:09:20
第五回 逢瞽叟瞎论天下事 遇痴汉狂说儿女情(2)
4
第二天,天气十分晴朗。红红的太阳早早地就露了出来。大早上,天气就已经有些炎热。
天刚蒙蒙亮,李泌就陪伴着老者一路前行。
不久,老汉又不自觉地提起了昨晚的话题:
“先生啊,想当年,我天朝是何等富饶强盛,欣欣向荣!
我太宗皇帝在位时,万国来朝。皇上被各族人民尊为 ‘天可汗’,那是何等豪迈之事!
我主太宗皇帝英明睿智,纳谏如流,气魄宏大,胸襟开阔,哪像他的不肖儿孙。
唉,时过境迁,想不到英明的祖宗,却遗留下了一大群猪仔儿孙!他们是一蟹不如一蟹,目光短浅,视财如命,只图享乐,不思进取。他们个个贪欲无度,自高自大,傲慢无礼,而又自以为是。
大厦将倾,非一日形成,也非一夫之力所能扶持。
先生,你知道吗?老汉以为,要说如今的灾难原因,却是当今皇上一手造成。当今圣上,乃倾覆大厦之罪魁,终留祸患于子孙哦。
人们都颂扬当初那‘开元盛世’,殊不知,那祸患就种因于那表面的繁荣!
王孙贵族,达官贵人,骄奢淫逸,道德沦丧;庶民百姓,走卒之徒,笙歌燕舞,享乐奢侈。任人唯亲,恶霸横行,违法乱纪,肆虐无忌,国家制度,毁于无形。
你听老汉略举几例,就能深刻地说明这些问题。比如,先朝制度,宦官不能担任三品以上官职。
开元十二年,当今圣上把太监杨思勖升到二品;后来,宦官高力士更是升到一品。破坏制度者,就是当初建立制度之人。
既然,国家制度,法律法规,这些立国的根本原则,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任意加以改变。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能随某些人的意愿而任意地加以改变呢?
任命宦者高官,这就是一个危险的先例,为后来的种种制度缺陷留下了祸根。他的直接后果就是,朝令夕改,政府在官吏,百姓,蛮夷面前的威信渐渐地丧失殆尽。
可是,当政者却将动乱归罪于百姓的抗暴,称他们为‘刁民’。
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民,如果不是为了苟且活命,哪里敢造反叛乱,哪里有能力破坏制度,破坏法律呢?
贪污腐化,吏治败坏,任人唯亲,更是国朝盛行的大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