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山人宰相李泌传奇》
第10节

作者: 星之何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百姓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人心易失啊,如果自己不顾一切地一意孤行,向西奔逃,那么会不会导致人心瓦解,社稷崩溃呢?
  但此时,惶恐,逃命之心占据了上风。
  李隆基见不好脱身,当即传旨太子李亨:“亨儿啊,你留下来替朕安慰劝说父老乡亲!”
  说完,李隆基立即带领大众冲出人群,拍马前行。
  看到皇上执意西去,百姓们失望已极。

  目送皇上的人众渐渐远去,百姓们的心已经凉了半截。
  无计可施,大家只好拦住太子李亨。
  百姓们纷纷献计献策:
  “太子殿下啊,既然皇上不肯留下,就让我们追随殿下吧!我们大家一道,积聚力量,收拾残军,一起向东讨伐叛贼,收回京师。
  如果,太子殿下也执意同皇上一样前往蜀郡,势必使民心尽失啊!失民心者失天下啊,殿下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皇上,太子殿下都走了,那么,谁再肯为中原人民作主呢?最后的后果必然是:天下势必群龙无首,一定会分崩离析。”
  不多一会儿,太子周围就聚集了数千民众。
  李亨婉言拒绝。他理解父皇的心思,他害怕父子相忌,他其实早就已经明白父皇迟迟不交班的根本原因。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的心意,我很明白!我很感激大家对皇上,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对此,我是感激涕零。但皇上高龄远幸,冒险犯难,做臣子的我怎能安心离开左右,不去进一点孝心呢?
  而且,儿臣还没有当面向父皇辞行,自然应当回去向父皇禀告,再行决定我的行止。
  请各位父老乡亲体谅我的难处,原谅我不能自作决定。”
  说完,李亨留着眼泪,一提缰绳,准备纵马西行。
  李亨儿子建宁王李倓见势不妙,急忙与宦官李辅国冲上前去,拉住太子马头,大声进谏说:
  “太子殿下,你千万不能西行啊!你不要因为尽一点微小的孝心,而损害祖宗社稷啊。
  殿下啊,胡虏叛变,侵犯宫殿,全国陷入分崩离析,此时如果不依靠人心,怎么能够复兴!

  殿下追随皇上前往蜀郡,如果盗贼焚烧栈道,断绝交通,则广大的中原地区,就等于拱手捧给安禄山逆贼。人心一旦涣散,就不可能再聚。即令再想回到这个地方,怎么能够办到!
  国事危急,国家存亡,在眉睫之间。当断不断,必受其害。违背民心,必将招致怨恨,请殿下三思。
  我们的意见是:请殿下首先留下来拢系人心,然后结集西北边防军,召回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此为上计。
  然后,两军联合东征,讨伐逆贼,收复两京,平定天下。使国家从危险复归安宁,使政府由瓦解复归完整。到那时,殿下再扫除宫殿灰尘,然后用盛大的銮驾向西,迎接皇上回归京师,岂不是大孝呢?为什么要向乡下人一样,局限于嘘寒问暖,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恋恋不舍呢!
  成败在此一举。望殿下不要犹疑,早作决定,否则,人心尽失,就会大势已去!”

  李亨大儿子广平王李俶也拍马上前,劝李亨留下。
  乡绅父老越聚越多,大家的议论声更加激烈。
  听完建宁王的建议,很多百姓都对李倓的建议点头称是:“殿下啊,您快做决定吧,建宁王的话很有道理,不要断了百姓们的希望哦。
  请原谅我们犯上,陛下已经走了,我们是不会让殿下你也西去的!”
  乡绅父老紧紧围住李亨,拉住李亨马缰绳。
  李亨无法前进,只好命广平王李俶飞马前去追赶皇上,禀告皇上自己的处境,让皇上决定如何处置。

  5
  再说李隆基一路前行,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他很不放心太子及一干人众的安危。
  走过一段路程,他就手按缰绳,停住马蹄,等待太子李亨一行。
  很久很久,仍不见太子的踪影,李隆基更加着急。等了一会,李隆基越发心烦意乱起来,急忙派使者前往打探消息。
  使者刚刚出发,就正好与前来的广平王李俶相遇。他们当即回转马头,回来禀告皇上。

  李隆基忍住性子,耐心地听着孙子广平王李俶的述说。他现在已经明白,事已如此,太子羽翼已经渐成,快要开始真正独立。他的心里既为太子的威信感到高兴,也有些失落和担心。
  静静地思索了很久,李隆基终于把事情考虑明白,他急忙下旨:
  “朕的太子不能够脱身,随朕西去,这是天意啊!朕躬已老,早已经没有了斗志和勇气,这正是太子大显身手的时候啊。
  其实,先前,朕早就打算禅位于太子啊,只是由于佞臣的阻扰才迁延至今。如今,这一切都是天意注定。
  快,传旨下去,任命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立即拨出朕的殿后禁军两千人,挑选最上乘的飞龙厩御马去送给太子!太子留在前方,是最需要这些的。
  并且,请你们把朕的意思告诉太子,叫他多多努力,好自为之!朕在后方为他祝福。”
  李隆基骑马走到划拨的禁军将士面前,为他们鼓劲打气:“朕最勇敢机智,最赤胆忠心的将士们啊,你们辛苦了!朕衰老无能,让大家跟着朕受苦了,朕十分内疚、愧悔、感激。

  太子仁慈孝顺,英明聪慧,足可以主持朝廷的大局,你们要好好地辅助他啊。你们都是朕最忠勇的壮士,愿你们尽心辅助太子,扫除逆贼,成就中兴伟业,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如今,我们就将分别,请你们替朕转告太子,让太子明白父皇的心意。朕不久就会传位于太子,朕只等局势稍稍安定,就会把太子宫眷属等全部给太子送去,叫太子千万放心!请太子努力去做,好自为之,善待部下,勤于国事,不要挂念于朕。
  在这国家用人之际,请替朕嘱咐太子一定要厚待部属将士,不要猜忌功臣。
  先前,朕就早已为太子打下了立国的根底。西北各胡人部落,朕待他们一向宽厚仁慈,他们定会接受太子的领导的,这是不可多得的一支平叛的生力军。
  请各位千万叮嘱太子,李泌是一代相才,国家栋梁,务必尽快召唤他前来救驾,辅弼,让他和各位一同辅佐太子。如此,则中兴有望。朕在西蜀,方可安心!”

  日期:2010-12-29 11:23:46
  第三回 诉真情感泣众将士 占长安叛贼利令昏
  1
  6月17日,李隆基一行终于较为顺利地抵达了岐山。
  岐山,因境内东北部的箭括岭双峰对峙,山有两歧而得名。
  岐山县,位于富饶的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岐山县南按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纬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
  岐山,也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

  俗言:“天灾多人祸,乱世多谣言。”近段时间,常常是流言四起。
  李隆基皇帝一行正准备落驾岐山,稍作休息。突然,探子紧急来报:“安禄山叛贼前锋已经迫近岐山。”
  李隆基一行此刻早已是惊弓之鸟。闻听探子报讯,他们来不及辨别消息的真假,一刻也不敢停留,就急急忙忙地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起驾前行。
  “宁可信其真,不可犯过失。”李隆基根本来不及派人去仔细打听叛军的实际情形,就匆匆忙忙地率领大众向西夺命狂奔。
  那些达官贵人都明白,一旦与大队人马脱离,他们这些衣着光鲜的贵人们,就可能成为乱民或者乱军觊觎的猎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