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山人宰相李泌传奇》
第3节

作者: 星之何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逃亡的官员,将士,是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如瘟疫般四处蔓延的这种趋势。军心也是越来越动摇不定。虽然,李隆基已下旨严厉惩治,但大势所趋,会不会反而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感和反弹呢?官员们会不会明哲保身,隐瞒情况不报,甚至集体哗变叛离呢?将士们会不会在叛贼诱惑下兵变起来,投靠叛军呢?
  想起这些问题,李隆基的忧虑就越来越深。他知道,在这危急关头,众怒是难犯的。唯有依靠朝廷固有的向心力,唯有用更大的恩宠和赏赐,才能笼络住大家的心。
  如果稍有不慎的举措,是会全盘皆输的。接踵而至的将是整个国家的覆灭。叛乱就会像星星之火一样,愈燃愈烈。那时,将会出现安禄山的叛乱还未扑灭,又会有新的叛乱的兴起。
  那时,李隆基自己就只有眼看着祖先遗留下的江山,一个强盛的国家在自己手里分崩瓦解,四分五裂,走向覆灭。
  那时,即使自己以身殉国,又将有何面目去列祖列宗呢?
  那时,自己将没有一点军队,没有拥护的人众,将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想起这些,一股寒意笼上李隆基的心头。他仿佛已经看见叛军冲进来捉拿自己的情形。
  这些问题,的确是非常可怕的。李隆基明白,自己这时的处境是严酷的。这时,唯一的应对策略恐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地笼络住军心,抓住官员,侍从将士的心。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度过这场危机。

  但是,要笼住他们,必须依靠大度的赏赐,额外的恩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6
  然而,钱从何来呢?哪些达官贵人们如今是没有指望的了。况且,大家匆忙逃亡,带的钱财本就不多。
  可是,假如自己仍然舍不得那些资财,那些需要暂时抛弃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尊荣和面子,那么时事所迫,自己失掉的将会更多,乃至于会失掉一切的。
  但是,当一想起自己千方百计积攒起来的那些珠宝钱财,节度使以及地方官员们的进贡,可能大都就会一下子化为乌有,或是落入叛贼之手,李隆基感到了一阵吝惜,心疼。

  国事日非,自己该如何反省呢?哎,怪只怪国舅的无能哦!李隆基在心中暗暗责怪国舅杨国忠。
  朝野对杨国忠早就有的不满和怨恨,以及对国忠的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干事的无能等等事情的不满和仇恨,李隆基自己其实也是早有所闻。
  可是,诺大的朝廷之中,只有国忠是皇亲贵戚中最听话,最值得信任啊!再加上国舅他与贵妃的兄妹关系,自己要想割舍掉对贵妃的宠爱,以及对杨家的恩宠,已经变成了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并且,杨家的势力已经是越来越大,自己的处置有时也已经变得是力不从心。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已经早就使李隆基有了尾大不掉的感觉。
  李隆基自己今年已是73岁高龄,垂垂老矣!他对国事的厌烦是越发加剧,而对贵妃的的迷恋却是越来越深。仿佛自己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讨取贵妃的欢心。贵妃的每一个喜怒哀乐的举动,都常常会左右着李隆基自己的感情,影响着李隆基对国事家事的决定。

  李隆基自己早就有希望传位于太子的打算,但李隆基却又担心太子的能力。并且,太子李亨对杨家的不满与仇恨,抗拒与敌视的态度也让李隆基非常地难以放心。
  7
  呼呼的打鼾声此起彼伏,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地刺耳。李隆基突然感到了一阵心烦,一阵恼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逃难的人们,这些落难者,依然会没心没肝地睡得这么香甜。
  李隆基忍住自己的怒火,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自己的御衣。冷静了一会,李隆基努力把自己的怒气压了下去。他借着窗外月亮的微光,开始体恤地为入睡的人们盖上一些衣物。虽已是六月天气,但山区的午夜仍有一丝凉意。
  李隆基低着头,在驿站中不停地踱来踱去。
  窗外,值班的侍从们轻轻的脚步声听起来却始终是那么清晰。

  日期:2010-12-27 13:38:16
  第一回 逃西蜀昏君思贤臣 割恩爱情圣弃贵妃(2)
  8
  渐渐的,睡意开始涌上来。李隆基回到榻上小憩。
  突然,一阵声响把李隆基惊醒。李隆基的心跳突然加剧。他抬起头,用枕头垫住后背,细细聆听,没有什么异动。
  望望窗外,月亮又躲进了云层里,天又变成了一片漆黑。劳累,惊恐过度的人众仍在呼呼酣睡。

  一阵阵的惊恐不安,又再一次地开始撕裂着李隆基的心。
  李隆基他仿佛听见了父亲的斥责声:“你这败家子,为了一个女人,你竟然将高祖,太宗的社稷江山毁于一旦!你这不肖子孙,你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呢?”
  想起父亲,李隆基一阵愧悔。父亲生前是那么的淡泊名利。他正当盛年,却愿意将那显赫的皇权交给自己。他对皇权看得很轻很轻。他宁愿禅位于儿子,也不迷恋权位,而愿意自己去过一种恬静的生活,没有一丝的留恋与后悔。
  可李隆基自己呢,对权力却是如此地痴迷。李隆基自己已年老昏聩到如此地步,却还要牢牢揪住权力不放,甚至还为此猜忌自己的孩子。
  这是何苦呢?太子年纪已不小了,完全可以担当重任了。可为什么自己还执迷不悟呢?是的,昔日的盛世已衰落到如此地步,都在于自己对权位的迷恋啊。
  突然,一阵自豪感又涌上李隆基的心头。李隆基的眼前出现了当年自己被蛮族拥戴的情形。
  很快地,李隆基的心又坠落下来。
  当年那名扬四海,蛮夷称颂的“天可汗”,堂堂的大唐皇帝,百姓眼中的圣明天子,如今,居然开始公开受到人们的指责。他们居然说朕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上,只知道沉迷于享乐和女人的温柔乡里。

  李隆基的血液突然膨胀了起来:
  “朕为国事忧劳,有谁了解呢?有谁为朕分担呢?二十年来,不是朕一心为民,励精图治,才成为被万夷拥戴的圣君吗?朕富有四海,爱一个女人有什么过错呢?可是,如今的朝廷局势到了如此地步,难道只是朕的过失吗?如今,自己抛弃臣民,皇子皇孙,不顾年老体衰,仓皇出逃,就像一个亡国之君,难道只是朕造成的吗?”
  这时,暴怒,愤懑充斥于李隆基的心里。他的呼吸急促了起来,青筋突暴。他不由自主地舞动起了手臂,仿佛在下旨将那触怒他的人推出午门斩首。
  这时,一阵凉风刮了进来。李隆基似乎清醒了过来。他多年的从政经历告诉他,警示他,使他明白:心急,愤怒是于事无补的,甚至是危险的。随从的人众中,哪怕真有犯上叛逆的言行,此时此刻,也必须学会宽恕,学会容忍。自己当前唯一依靠的,只有这些人众,这些将士。
  9

  就这样,李隆基越想越亢奋。他的眼睛茫然地注视着前方。
  乌云遮住了那月饼般的月亮,露出了一团模糊的影子,前方是一片漆黑。似乎,有一场暴风雨将要降临。
  “如果暴雨真的来了,那该怎么办呢?苍天有眼,老天爷,保佑保佑朕吧!不要让朕淋得像落汤鸡似地,遍地泥泞地仓皇向西逃去。”
  人们仍在沉睡。远处传来了马的嘶叫声和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慢慢地,李隆基的心平静了下来。
  近段时间的时局应对,难道没有值得反省的吗?李隆基暝然自问:“时局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呢?朕为什么会众叛亲离呢?朕处理政事为什么会昏聩如此呢?难道朕真的老了吗?朕为什么会听不见,听不进一句诤言呢?这一切是老天故意和朕作对,还是朕真的治国无方,举止失措呢?”

  10
  近段时间的重大事件在李隆基面前历历在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