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乱世中的刘宋帝国》
第18节作者:
命运之音 日期:2012-01-28 09:37:25
文帝的崛起(下中)
谢晦这回算是想好了,自己扯起了大旗,准备和刘义隆大干一场。于是传令全城戒严,自己去找司马庾登之,对其说:“我即将亲自率军东下,打算委屈你以率三千人守卫江陵,用以防备刘粹。”
庾登之与谢晦本都是曹氏的女婿,名声地位原本都差不多,当初朝廷任命谢晦当荆州刺史的时候谢晦向朝廷请求任命庾登之为长史、南阳太守,这样一来庾登之就作了谢晦的助手,心中很不舒服。
这回庾登之要造反,想让他守城,门都没有!于是编了个理由对庾登之说道:“我的父母都以年迈,而且身在建康,我又从来没有过直属部队,所以我再三考虑,实在不敢接受您的重托。”
谢晦见庾登之不干,没办法,询问其他将领:“三千人士兵,够不够守住这义阳城?”
南蛮校尉周超应声答道:“三千兵马不仅仅够守住义阳,如果有人来攻的话,还可以从外面出击,击败敌军。”
庾登之闻言,心想:这是你周超自己打肿脸充胖子,等刘粹来了你肯定玩完。
于是对谢晦说:“看来周司马一定能够胜任,我愿意卸任,解甲归田,把司马和南郡太守两个职务转授给他。”
谢晦见状,认为自己已无后顾之忧,当即任命周超为司马,兼任南义阳郡太守。庾登之改任长史,仍任南郡太守。
谢晦那边已经开始准备了,那刘义隆这便如何了呢?
刘义隆认为檀道济、王弘在开始并没有参预杀掉刘义符和刘义真,再加上王弘的老弟就是刘义隆的心腹王昙首。所以,在准备开始行动之时,刘义隆派人秘密的去告诉王弘和檀道济,说自己马上就要对谢晦等人想下手了,并且打算派檀道济灭掉谢晦。
王华等听说此事都坚决反对让檀道济去进攻谢晦。
刘义隆见状,解释道:“檀道济当初只不过是被胁迫所以才跟随徐羡之等人弑杀我的兄长,这个计划也不是他提出的。至于谋杀的事情,那就更和他没什么关系了。我安抚并任用他,他定能不负我望,你等不必有其他顾虑。”
檀道济接到刘义隆的命令,便星夜兼程,十五日便抵达建康。
刘义隆见檀道济以到,次日,便下诏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刘义符、刘义真的罪状,并下令将三人诛杀,
同时传令中领军到彦之即日开始像荆州方向急行军,征北将军檀道济随后出发为后继。符卫军府及荆州的官属,应及时逮捕并诛杀谢晦。并且命雍州刺史刘粹等出兵截击谢晦,断其后路。罪犯只限谢晦一人,其他胁从者一律不加追究。此令一下,荆州的军队开始人心惶惶。
当天,刘义隆召见徐羡之、傅亮二人。准备将其二人在宫中伏杀。
傅亮收到消息说宫中举动十分异常,便知将要大难临头了,于是马上借口说嫂嫂生病,暂时请假回家,同时派人骑快马通知徐羡之。徐羡之当时已经走到了建康城的西明门外,接到傅亮的消息后慌忙赶回西城,乘坐宫廷中出差的车辆逃出了建康城,刚出建康城便又急忙步行走到新林,绝望之下在一个烧陶器的窑里,自缢身死。
这时的傅亮呢?傅亮也同样乘车逃出了建康城,除了建康城后骑马飞奔道其兄傅迪的墓园,结果,为屯骑校尉郭泓所捕。
郭泓将傅亮押到广莫门,刘义隆得到消息后派中书舍人拿诏书给傅亮看,并且他说:“因你当初你在江陵迎驾之时,态度十分诚恳,所以我可以饶你的儿子们不死。”
傅亮看过诏书,说:“我本出身平民,蒙先帝垂爱,赋予托孤重任。废黜昏君,迎立明主,全是为国家大计。要想把罪过强加在我的身上,还怕没有借口吗?”
于是,傅亮被杀,其妻室及子女全被放逐至建安。接着刘义隆又派人斩杀了徐羡之的两个儿子,诛杀了谢晦的儿子谢世休及弟弟。
刘义隆杀了傅亮等人,然后又把谢晦的大儿子给砍了,下面就该轮到谢晦了。不过刘义隆拿不出上好的策略,只得向檀道济这个百战名将询问,檀道济回答的十分干脆:“我当年与谢晦曾经一同北伐,当时得以入关的十项计策,有九项是由谢晦提出的。我了解谢晦的精明老练,他应该很少有敌手。但是他的弱点就是他从没有单独带领部队打过胜仗,在战场上厮杀,他是不行的。谢晦也同样了解我的勇敢。如果皇上命令我去讨伐他,我可以在他没有摆开阵势之前便将其擒获。”刘义隆听了檀道济这些话以后,也算是放下心来。
我们再说说谢晦这头。谢晦听说徐羡之人等已经被杀,大为惊恐。于是,谢晦为徐羡之、傅亮举行祭礼,又为自己的弟弟及儿子发布死讯。
兵书上讲“哀兵必胜”,这回咱们看看谢晦的运气如何?
谢晦亲自走出虎帐发号施令,集结部队,不愧是以前跟刘裕一块混得,老手就是老手,几天之间,大量的人从四面八方投奔谢晦,给谢晦的军队补充了新鲜血液,很快就聚集了精兵三万。
谢晦也奏起了造反的老套路,什么呢?把准备好的檄文发布出去(千百来年都是一样,谢晦也是依样画葫芦),然后又上表给刘义隆,说徐羡之和傅亮等都是忠臣,是好人,却遭到了冤杀,不该啊。
这谢晦也算是会演戏,造反就造反呗,还找了个连三岁小孩都不信的谎言,又跟刘义隆说了一些所谓的肺腑之言,是什么呢?他说啊:“我们这些人如果想长久的把握大权,我们当初废了刘义符的时候,皇帝您远在荆州,武皇帝的儿子中还有幼童,我们完全可以拥戴小皇帝,挟天子而令诸侯,谁敢说个不!又怎么会逆流而上三千里,虚空皇位七十余天,跑大老远去迎接陛下的鸾旗!死去的刘义真,经常冒犯皇上,是他自己死于非命,不有所废黜,怎么会有兴起!我谢晦不曾把贼寇遗留给皇帝您,我又有什么地方辜负了皇室呢!这都是因为王昙首、王华一伙阴险小人,挑拨离间。现在,我要带领大军,替陛下清楚身边的这群邪恶之徒。”
谢晦的意思很明白啊,打着“清君侧”的招牌和刘义隆干一架啊,说这么多也是废话,刘义隆管你这三七二十一呢,谁知道当初你脑袋是怎么进水的,反正现在灭你灭定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