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也是儒家的,它代表着激情,愤怒和流动。它是从人心理所产生的,往往会充满你的心智,情绪。 气,是需要释放的。气也能解释人生的矛盾。晚点在道教中会讲讲。
在12世纪左右,儒家思想在西方国家变异成新教。新教现在在中国和韩国是广为流传的,新教和儒家思想的不同是在于,新教更注重精神交流,它认为人有道德的任务,就是作为一个政府人员,你必须把解救人民作为自己的任务,需要把这些责任放在精神文明的高度。它是成为官员的基础。它更偏重的是,怎样重新管理好这个社会。
而旧式儒教,是在于关注天堂,地球,和世界。他们认为人是一个独立体。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
日本更接受旧式儒家思想,他们注重于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他们的学家,更偏好把儒家思想实用在生活和社会当中。因此,我们发现,日本男人在家里的地位是非常高,而日本女人是非常听话和贤惠的。这是他们的传统思想。男在外,女在内,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这是儒家中的“礼”。而且日本人,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等级,是很难再改变的,都往往是固定的。当然,日本人也是非常有礼貌的,而且对高一级的人都会非常谦卑。这一点也算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而韩国人,他们的等级阶层没有像日本那样固定。但是他们等级阶层分的是非常明细(往往指长幼关系,像长辈同辈晚辈),就好像问候语,韩国和不同辈分的人讲的话也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的韩国同学告诉我,她们如果在学校里面见到学长学姐不问好的话,是会被骂被打得。
儒家终于讲完啦,现在开始讲佛教。
佛教是在10-13世纪发展的,它其实也有参考儒家的思想。佛教和儒教并不是相互抵制的。
现在介绍下佛教的鼻祖:Siddhartha Gantama悉达多, 乔答摩. 他是一个国王的儿子,这个国王非常好斗勇战,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他一样。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制定了一套成长计划路线。不过,在他儿子3岁的时候,算命师说:你儿子阿,要不就是成为一个统领世界的战士,要不呢,就是一个统领人们思想的精神领袖。国王听了不干了,我考,我辛苦培养个儿子,他居然要去搞这些鬼东西。于是国王就在儿子房子外面建立很厚很高的枪,每天送好看漂亮的东西给他儿子玩,然而他儿子就对很多事情没有概念,例如年龄,生老病死。后来他儿子大了,会跑出去玩了,结果让儿子看到病倒的人啊,临死的人啊,这下儿子开始思绪了“我该怎么做拯救这个世界呢”。 于是儿子就开始像苦行者一样惩罚自己的身体来找到幸福的真谛(就如同早期的基督教者一样,看过达芬奇密码,就像里面那个白化病男一样)。接着,儿子就布下了自己的计划,他懂得了要精神幸福,就必须得拒绝身体上的愉悦,就不能有那么财产,这些会蒙蔽了他的双眼,只有节制和禁欲,才能避免痛苦和难过。
好了这张完了,我继续总结
日期:2010-01-31 08:36:34
1月22
佛教分为两种: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在中国,韩国和日本都非常流行,有非常多的人信仰它。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乘佛教,它并不需要你是个和尚或者尼姑。它也代表着智慧:例如,救人一命,考试过这些比较生活化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的观音是个女性的代表,所以在中国,有时候女性往往会去向观音去祈祷一些女性的问题。(例如,我要儿子,我要结婚,我要好的婆婆,这个是lz衍生的,嘿嘿。)
大乘佛教首先是在中国非常流行,由于当时日本和韩国都在吸取中国文化。所以日本和韩国也开始流传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是比较少人信仰的,只在印度出现。它是最原始的佛教,也是一个哲学系统。他并没有什么上帝,信仰物在里面。但它是个需要长时间宁静与思绪的东西,往往是僧道院的尼姑和和尚所学习的。因为只有尽可能平静和镇定才能让他们学习到更纯粹的东西。
在外国人的理解里面,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让你重生,但同时不在存在这个世界上,当你涅磐重生的时候,也是你肉身不在世上的时刻,也是你走向天堂,走向净化的最终目的。
它往往和同情心有关,因为人们总带来罪恶,只有赎罪才能减少它。佛教有4个信条:1,人生就是不停的受罪,痛苦和悲伤是无法避免的。2,人之所以要受罪,是因为人都有欲望。3,如果要停止受罪,必须得先对万物没有欲望。4,和佛教八正道有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最后讲讲,道教:道教的符号就是阴阳。意义是:自然的互补。八卦图我们可以解释为:自然和自养。男性和女性。黑暗和光明。它也代表着气的流动。不过道教在中国并没有非常多的教徒,但是它也是东亚的传统教会之一。
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他的思想也影响着儒家。道家思想往往是超越逻辑思考的,他们注重的是“道”。跆拳道的道,柔道的道。 道:当你有更多的麻烦的时候,你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坎坷以及复杂。
道家的理念是:无畏。当你解决一件事情,要用自己的本性来处理,而不是出于什么社会道德。 所以道家让人们学会,什么是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其实我也不太理解道家)
道家的三个中心是:1。同情。2。简化和节制。3。人性。
下节预告:清朝
日期:2010-02-05 02:58:57
清朝:
在1600至1700年期间,从北方来的满族人在经济上,政治上让明朝分裂,引起动乱。他们扩充到整个中国,包括台湾和西藏。
先来介绍下清朝,在17到18世纪,是中国朝廷帝国的末期,他们依然使用科举制度来广纳人才。在1700年,少数民族取代了汉族的地位,他们拥有各个地区的人,使得国家多方面发展,甚至强大过当时德国,土耳其,等等西方国家。当历史学家来学习清朝这段历史,都会考虑它强大的足以影响世界的那一时段,当时政府运行得有效率,官员都是非常有能力的,社会很安定和繁华。
再来说说满洲,满洲人在当时人眼里看来,就是北方的野蛮人,而且还不学儒家思想的,说的话也和汉语无关,和韩语还有俄罗斯语有关(草),他们第一次来侵占中国的时候是1200到1300年,金朝。
明朝在1600年后就处于一个很困窘的状态,为了抵御当时小日本的攻击,小日本当时换了个很2b的领袖,叫豊臣 秀吉,当时日本已经开始统一思想和领土了,有自己的管理和规划方式,丰臣大叔觉得自己国家很强大了,就像侵占中国,然后成为东亚的领袖。所以这个小日本就不停的攻打中国,中国就得不停派人去守着抗争着。这样就导致了明朝当时在金钱财政方面非常紧缩。
同时呢,自然灾害冰期又降临在这个国度上,它破坏农业,导致产量急速下降,又引发洪水和干旱,还有蝗虫和病疫。这个时候,大家都吃不饱,士兵们更不能果腹,他们就脱离队伍,携枪威胁村民给他们食物,后来农民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去找城里的人要吃的了。
明朝的经济也衰退,因为佃户们都无法给钱,日本又拒绝在澳门和中国进行交易,和西班牙的贸易又被停止了, 明朝此时非常缺少银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