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女生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第4节

作者: 千岛之滨
收藏本书TXT下载
  9、房价的渗透性和被渗透性。讲了土地,开始讲讲房子本身。说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但是从整个房子来说,真的是房子这个空壳相对比较便宜,土地真的太贵了。房子这个外壳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的大多数,要想提高成本,逃过审计的眼睛真的不容易,这年头大家都有一本帐。正因为房子本身不赚钱,所以地段(以及周边的辅助设施便利、经济情况)就成了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老潘不是说房子就一个标准,地段、地段、地段。

  很多人说高房价就意味着店铺高租金,商品就贵了。这个观点我赞成,同时还要补充,高房价同时也意味着高昂的生活成本。我不是说海萍那笔让全中国人民都感同身受的账本,而是说我们现实中的生活。高房价意味着房奴,精神和金钱双倍的折磨,同时租金也意味着高业绩等等指标。为什么会有很多仿国外品牌的本土精品店?有时候我路过某处,看看那些被标榜为时尚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是卖了租金,商品本身根本不值钱。这样的行业比比皆是。同时因为高房价又生出一个新的问题。治安乍看之下没什么稀奇,可是你们知道有多少外来人因为承受不了大城市的生存成本,走向某条不归路。


日期:2009-12-18 21:41:40

  篇外一:简单先向房地产经济学家们致敬。其他楼主来跟帖,我也看了他们的主贴,但是说实话留在心里的东西不多。他们喜欢推崇像时寒冰(他很喜欢说,“我曾经在某某书中说道”,感觉他好像不是写帖子,好像在推荐他的书)一样的人,可是我曾经恰恰驳斥过他这样的名人。这个时代很奇怪,好像骂政府的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但是实际上只能作为一个评论家,而不能去真正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们会以各种身份出现,如果人生是场闹剧,那么有人唱红脸就一定有人唱白脸。政府现在就像个厨师,众口难调,总有些人喜欢当美食评论家,但是当大厨“罢工”的时候,美食家却依然可以说三道四。同时,感谢那些在我这里打广告的朋友,谢谢你们看重我。

  晚上回到家,老妈还是提到房子问题,不过她提出一个相当吸引的观点,我还没吃透,先不透露,往后再说。
  我曾经写过中国的专家分成三类,这里不重复,也没意义。只针对房地产来说,无非就两派,缓慢增长型(这就是现在的健康增长的论调)和抑制型(现在民意沸腾要见势收敛)。我不站在任何一派,一来没有资格,二来还是肤浅。从世界的角度上来看,老马是对的;从中国的角度上来看,小邓是对的。晚上的“共同关注”说上海要加快“买租”并重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社会是一个正态分布的社会,或者说橄榄型,两头大中间小。上层是可以自力更生解决的,现在国家抓典型解决温饱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可是谁来关心这个中间的大多数?我们就是被忽视的中间大多数。这就像我们的老师,他会关心优等生和差生,往往忽略了中等水平的学生,而恰恰是这默默无闻的大多数托起了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

  对于中国经济今晚餐桌上有个先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中国经济现在就想一只骑着脚踏车的大象”,可怕的惯性!很难相信一个正在追求市场经济的国家,竟然要计划“制定”保8%的增长!是真正的增长还是文字案头的增长?神和人的区别在于,神是在绝望中创造奇迹,而人却是在奇迹般地创造绝望。每次都能达到这样速度的增长,就像预言一样准确,估计大家都和我一样觉得这像足了候总“八心八箭”经典台词!如此宣传攻势,连外国媒体都喜欢附和,也采信,世界这的变了。


日期:2009-12-19 07:37:45

  说说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其实大家看到很多新闻,但未必会把这几个经济名词联系在一起。先举几个例子,和出口有关的,最轰动的轮胎特保案,大家从这里冰山一角就可以看出口难度加大。接着各省各市发放各种消费券,可是响应的人是少数,甚至还有人花不掉网上卖,看来城里老百姓消费不起来。再看看家电下乡政策,前段时间还说到几个中标企业到目前还没有卖出一台!(顺便说一下国家补贴是很难拿的,程序是不是能简便一点,拜一拜)国家于是开始投资,亲生的孩子也就是国企被快速拔苗助长。还记得油价吗,前半年是跌,后半年涨得离谱,我前几天写总结,一年的时间不管汽油、柴油每吨都涨了1000多!可是阿布扎比这个阿拉伯国家不是卖石油都卖疯狂了,为了补迪拜这个大窟窿,供应充足,为什么还会下跌?再后来国企买了他国的石油勘探权,一场梦终于醒了。

  很多专家都反对国家通过投资来拉动GDP,可是有一个问题他们怎么也解决不了,但是老马N年前就把一切问题参透了——资本无限增值的本质。昨天看到吴英非法集资被判死刑,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房地产让老百姓花钱买房号,原本400套房子卖了1000多号,年底房地产涨价了他却退回房号钱,有的老百姓愤愤地说“我们要利息钱”! 后怕地想想,这样的融资行为恰恰是可以“兵来将挡”那个新出来的50%首付地价。可是你们想想这不是非法融资是什么?国家有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打击这一行为,请快快加速脚步。


日期:2009-12-19 08:07:18

  回到资本、金融、热钱的话题上,老马在他的流亡人生中把一本《资本论》陆陆续续写出来了。说实话,他把人性都说透了,可是真正读透的人不多,每次拿起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这本好书为什么推行起来这么难,后来发现,原来我们讨厌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帝国主义国家的覆灭也是因为他的资本大量积累而不能增值,所以他会大量掠夺别的国家,通过殖民、侵略等等大家不耻的方式,来使他们自身增值。一场战争就是“消费”财富的过程,所以战争过后国家穷了,人民穷了,但是军火商却通过资本转移富了起来。很多人说中国为什么不造航空母舰,我们不穷,但是战争的成本是多少,没有人计算过,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造航母的钱比维修和养护航母的钱少太多了,所以航母的建造成本相对少。可是航母的建造最终目的是用,是打仗还是威慑呢?军事专家给了很好的说法。

  我的投资课老师“大吹”曾说起股市就是博傻论,最后谁没有卖出就让他来承担成本。股市在卖什么,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但是最后我们的账户上都改变,奇怪,我们都不生产,怎么能创造财富。金融看起来是这样一个东西,无根之木,一些天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说透了不过是几个公式,几个参数,通过这些老百姓不懂的东西,杠杆作用,我们手中的钱流动起来。热钱是什么,说透了,不过是有钱人闲下来用不了的钱。可是不让钱增值堆在那里长毛,显然是不可能,所以他一定要找个出口,股市、黄金、期货、期权、房地产都不过是一个载体,一个媒介。我为什么不预测房价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没有什么可以测的,把这几天来的资本流转轨迹看清楚了,难道我们还不能掌握股市、期货、房地产、黄金等等市场的主动权吗?钱就那么多,这里的钱不是说你印出来的钱,而是真正的“资本”,从一堆人手里,集中到另一堆人手里,历史如此,资本史也是如此。


日期:2009-12-19 08:32:43

  篇外二:很多人会说出国、出国、出国,可是这个问题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少数人出国定居是可能的,你觉得整个中华民族都搬到别的地域,可行?别的国家可不认为你这是移民,而是qinlue。同时,还不是回到原点,不过把中国和农村,别国和城市换了个名词罢了,农民进城,和“精英”移民一个道理,变了一个更高的起点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