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1-26 23:44:41
看着桌子上的这篇打印出来《商业计划》,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1 项目的地理位置比较好
2 人流量大
3 人员结构同质化严重
4 年龄层次紧缩
5 项目成本同比偏低
6 盈利模式成熟
既然《计划》写的还可以,那么怎么去完成呢?第一步是什么呢?如何安排完成时间进度表呢?
我们必须先厘清一个“业权归属”问题,这个问题不分析清楚,《计划》能执行成功一定是运气好。而这个问题判断清楚的话,我们就很自然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是什么了。
什么时“业权归属”呢?就是我们写的《商业计划》中的主导势力是哪一方?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合伙人?
如果这个《计划》的“业权”属于他人,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和“业权者”沟通,让他明白自己在整个《计划》中的位置。从而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只有在大家都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后,我们的“执行体系”才算是构建了起来。有了“执行体系”我们才算拥有将《计划》变成现实的工具,否则,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如果这个《计划》的“业权”属于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要先把自己能完成的部分抓紧完成。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使我们在步骤上占了先机,在和其他合伙人博弈的过程中将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回到我写的《计划》中,对我来说放弃“业权”是不可能的,放弃“业权”还不如不做。可是要取得“业权”就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实现。
把“业权”的重要因素写在我书房的黑板上:
1 合适的经营场所(*)
2 合法的经营权(?)
3 充足的资金支持(X)
显然,能够完成1、2、3点的话将毫无疑问地取得“业权”。
经过分析我觉得在这个项目中“*”是我能够搞定的,“?”是不确定的,“X”是无法或不愿意完成的。
第一点和第二点比较浅显,大家也都明白,我就不多说了。
关于第三点大家会问:“‘无法实现充足的资金支持’还可以理解为能力不及,但是‘不愿意进行充足的资金支持’怎么解释呢?”
我的理解是:理论上对于一个可持续盈利的项目,只要它的盈利能力大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就会有社会资本愿意介入。
而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产业的年盈利在7-10%左右。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不缺资金的社会,逐利资本到处都是。在这种环境里,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其他方面,资金问题总有人会来解决的。
这样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是否取得“合法经营权”成为能否拿到“业权”的关键!
日期:2012-01-28 01:43:13
这样做就不会使自己在资金、地点与具体经营之间纠结、彷徨。不会因为选错了切入点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些项目会输在比隔壁同业晚开1个月的时间上。
上面讲过,我对于旅馆业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开过酒店式公寓,对于这些证照之类的东西并不陌生,我知道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叫阿伟,他对于这种办证的事情很在行,有许多生意都是通过他把“证”办下来的,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和阿伟合作过好几次,但除了知道他以前是个公务员之外我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他每次都把事情办得很好,规定时间,规定内容,一定完成。社会上有很多像阿伟这样的“中介”,他们在自己领域内有非常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人脉关系,他们就像是深林中的叶绿素,虽然看不见但确实是利用阳光(关系)将二氧化碳(资本)变成氧气(权利)的重要元素。有时候觉得这个社会和森林真的很像啊,竟然连“叶绿素”都有!
和阿伟约在古道茶馆见面,这是我经常会客的场所。环境优雅,气氛温馨,关键是它有从地下车库直达的电梯。
见到阿伟,简单寒暄后,我简单向他说明了希望在漳州招商港开网吧的
想法,想听听他的意见。他很直接地说:“厦大半年内开学,现在开确实是
个不错的时机。但毕竟不在本地,操作上有点难度。”
“你大概多久能够确定?我们合作这么久了,我什么人你清楚,尽快告诉我,好安排。”我委婉地透露如果他不行我就找别人的意思。
“两天吧,我晚上就去问,明天一天人家回复我,后天应该能够答复你。”他想了一会儿,沉稳地说道。
“嗯!可以,等你电话。”我喝了口茶,说道。
又坐了一会儿,阿伟走了。
同一天,我在同一个茶馆的不同包厢见了3个“中介”,虽然大家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但一个星期以内全部会有可靠的答复。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去了好几家网吧实地考察了一番,还登报纸面试
了几个有经验的年轻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以及自己的考察结果,我对网吧
经营情况有点粗浅的认识,对营业收入有个大概的估算(之前我对网吧营收
不是很了解)。
一周后,我收到了阿伟明确的答复:那些文化、公丨安丨、消防等证件可以办下来,花费大概在16万左右(虽然一开始说是两天,但中间他向我提出一些我自己都没确定的问题,所以延期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一开始压缩时间很重要!)。收到消息后,我跑了几趟漳州通过阿伟和文化局等部门的主管见了面,得到了比较明确的答复后,一件大事终于确定了下来。
下面的工作就简单很多,因为网吧的所有证照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那个文化局主管的《网吧特许经营证》,一旦这个证件能够搞定,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租场所、装修、注册公司等问题很快就进入了轨道。下一步就是找资金方合伙人了。
这个项目我找了4个人谈合作,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我事先约了文化局领导吃饭,因为我帮了他的一个忙(关于朋友子女入学),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那天下午,我先把4个朋友找来,带到我正在装修的场地上看进度,顺便周围转了一圈,主要在学校周边包括教学楼及学生公寓等地。
晚上,我们5个人和文化局领导一起吃了顿饭,领导人不错,免不了说些‘感谢帮忙’的话,我自然回敬‘以后还要您照顾’的词。大家都是明白人,天南地北地乱侃,就是不说要做的事情。
我想,这些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已经足够我的潜在合伙人去判断我的实力了。同时,通过这些运作,我的议价能力已经大幅提高。
我开出的合作条件也很不错:
1 合作方出设备款外加20万。
2 双方共同出任财务人员。
3 合作方在收回投资前且不大于两年的时间里享有80%盈利。
4 合作方股份占比为35%,当满足(3)后合作方股份占比再下降5%。
这四条约定看上去很明显地照顾了投资方的利益,除了第一条是规定投资额以外,第二条和第三条都是对投资方非常有利的监管和分配条款。财务人员有自己人就不怕钱跑了,享有大部分盈利更是令投资人的信心和资金回收有了切实的保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