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7节作者:
老肃2009 杨坚一听到发生了这个变故,内心虽喜,但亦不无疑惧。辅政幼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离帝王的龙椅只有半步之遥,不过如果搞不好自己也会脑袋搬家的!杨坚谢过五人的好意后,就一再推辞不肯当这个辅政。郑译急的又是搓手又是顿脚。
柳裘就对杨坚进言说:“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天的事情已经这样了,您应该早定大计;老天给与的不取,必反受其咎,如果犹豫延迟,恐怕日后您会后悔的。”
杨坚还是面呈犹豫不决之色,刘昉就开口说:“随公若为辅政,就快一点去上任,如果你不想干,那我可就干了!”
日期:2012-01-12 12:00:38
杨坚这才一口答应下来,对外则宣称接到天元皇帝诏命,要他住进宫中侍奉疾病。这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独自做主,与内侍联合打算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并把宇文仲请到御坐前。
郑译得到宫中心腹密报,立即率令开府杨惠及刘昉、皇甫绩、柳裘、韦謩等人以百米赛跑的速度闯进殿内。宇文仲与颜之仪见郑译等人来势汹汹,颇感惊恐,就想溜走,杨坚一个箭步冲上前拉住宇文仲,不让他走脱。
当天,重病缠身的“天皇帝”宇文赟就蹬腿升天了。杨坚决定对外秘而不宣,严密封锁消息。叫刘昉、郑译假传诏命,宣诏文武百官,皆受杨坚节制,并由杨坚总管朝野内外的军队。
颜之仪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天元皇帝的遗命,拒绝服从诏命。刘昉、郑译等人起草好诏书并分别署上自己的名字后,就逼颜之仪也签上名字。
颜之仪强烈抗议说:“天元皇帝已经升天,继位的皇帝还很年幼,总理朝政的重任应该由宗室中有才能的人担任。现今赵王宇文招年纪最大,他既是宗室至亲,不论德行和才干,理当担负辅政重任。你们诸位备受朝廷恩惠,应当考虑怎样才能尽忠报国才是,怎么可以把天下的权柄授与他姓之人呢!我颜之仪有死而已,绝不能欺骗先帝的在天之灵!”
日期:2012-01-12 12:05:14
可惜,此时的颜之仪孤掌难鸣,再高声的抗议也是无效。刘昉等人也不再难为这个老犟种,就为颜之仪代笔签上名字,然后颁行下去。
北周负责保卫京师和皇宫的禁卫军各部队将领既然都接到了天元皇帝的诏命,于是就都表示愿意服从杨坚的指挥调遣,立刻马蹄铮铮、刀光烁烁,将四门紧闭,全城戒严。
杨坚考虑的比较全面,他担心宗室那些手握重兵的诸王会在地方发动叛乱,就以千金公主将要远嫁突厥为借口,征召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腾王宇文逌等五王入朝商议此事。
接着,杨坚又开口索要天元皇帝的兵符玺印,颜之仪当庭严厉地拒绝道:“这是天子使用的东西,自然有专人掌管,宰相竟然索要天子的兵符印玺,凭什么啊?”
杨坚听了勃然大怒,下命武士将颜之仪拉出宫去砍头。但考虑到颜之仪在朝廷上下颇有声望,于是就发落他去西部边疆,做个一郡太守。
国有大臣,家有长子。帝国的皇帝没有了,可国家总得有个主事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隋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
日期:2012-01-12 12:11:37
在受命辅政伊始,杨坚深感到身边缺少摇羽毛扇的军师帮助给出谋划策,就派邗国公杨惠找到御正下大夫李德林,对他说:“朝廷赐令总管文武大权,治理国家的责任重大。如果没有群才辅佐,是难以成大业的,随公想与您一起谋划大事,望您千万不要推辞。”
李德林原是北齐的臣子,才华出众,他早看出杨坚不是等闲之辈,于是识时务地回答说:“德林虽是平庸之辈,但愿意追随随公,以死相报。”杨坚非常高兴。
最初,刘昉、郑译商议让杨坚出任大冢宰,郑译自己想担任大司马,刘昉又要求担任小冢宰。大司马是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小冢宰则掌管全国司法,而大冢宰不过是国家议院的院长,这两人明显是想借机瓜分天下大权啊!
杨坚一时难以定夺,有些头疼,就把这些情况向李德林一说,然后问:“我究竟怎么安排才好?”
李德林说:“您应该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镇服众人之心。”听了这席话,杨坚不由打心里头冲李德林翘起大拇哥。
这一回,杨坚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
日期:2012-01-14 10:01:57
● 想求富贵的跟我走
一切安排妥当后,杨坚在五月二十三日开始为去世的天元皇帝发丧,拥立外孙宇文衍为帝,也就是北周末代皇帝——周静帝。宇文衍住进天台后,下令废除正阳宫的名称,接着又下令大赦天下罪人,停止修建洛阳宫。
二十六日,静帝下诏书尊称阿史那太后为太皇太后,李太后为太帝太后,杨皇后为皇太后,朱皇后为帝太后。另外废陈皇后、元皇后、尉迟皇后出家为尼姑。又任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只不过是尊号虚名,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
至于对杨坚的安置,李德林为他策划的所任职务基本得到满意的答复,任命为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还下令朝中百官都必须率领下属服从左大丞相的命令。
静帝宇文衍还是个穿开档裤,流着鼻涕的八岁孩子,什么事不得听亲娘老妈的?
等到为天元皇帝办完丧事,杨坚就把静帝刚刚腾出来的正阳宫作为丞相府,得处理国家的日常大事了。
可当时手握各般权力的北周将帅和大臣并未真心服膺于杨坚,杨坚便把掌管宫廷宿卫的司武上士卢贲安排在自己的身边。这天,杨坚动身要去正阳宫办公时,朝中百官都不肯表态去从,那毕竟是幼帝住过的地方啊!
日期:2012-01-14 10:03:35
杨坚一面密令卢贲部署宿卫禁兵,一面召见公卿大臣,对他们明挑,诱导大家说:“想求取富贵的人请跟我一起走!”
公卿大臣们三三两两私下商议,有的表示愿意追随杨坚,有的则装聋作哑,干脆不做表态。
这时,卢贲带着全副武装的宿卫禁兵手持明晃晃的钢刀突然出现门前,公卿大臣们惊恐万分,差点吓得尿裤子。在杨坚软硬兼施之下,朝中百官都被他胁迫着出了宫廷东门崇阳门,来到正阳宫。可守门的禁兵是个傻丘八,挺懂得爱岗敬业,无论怎么说就是不肯放杨坚进去。
卢贲双目圆睁,手按刀柄,厉声喝令他们闪开,吓得守门禁兵直吐舌头,慌忙闪到一旁,杨坚才得以进入正阳宫。卢贲从此专门负责掌管丞相府的警卫,当然他的军衔绝对不会低于少将。
由此,一次不流血的夺政大戏宣告成功落幕,主谋者实为郑译、刘昉等人,而最大利益获得者杨坚也不过是举手投足之劳而已。
日期:2012-01-14 10:22:43
杨坚发布丞相就职演说之后,即为几位帮助自己夺宫的大功臣论功行赏,以为奖励:
拜刘昉为相府司马;
拜郑译为相府长史,治内史上大夫事;
拜柳裘为上开府,内史大夫,掌理杨坚的一切机密大事;
拜皇甫绩为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大将军;
拜韦謩上柱国、封安那公;
李德林为丞相府长史。
一通干部任命名单宣读完毕,郑译、刘昉二人都没有得到企盼中大司马和小冢宰之职,心中不免怨恨过河拆桥的杨坚,从此也与始作俑者李德林结下了仇怨。
虽然成功将天下大权攫取到手中,杨坚却依旧脸色阴云不散,原因是汉王宇文赞赖在宫里不肯出来了!
日期:2012-01-14 10:36:44
汉王宇文赞是宇文赟的弟弟,虽然到了二十岁,仍不学无术,毫无作为。他每天都与侄子静帝宇文衍同帐而坐,讲些不着边际的闲话,就像是只讨人厌烦的癞蛤蟆。
杨坚现在是个有身份的人,不好出马正面与一个癞蛤蟆去掐架,就拜托刘昉摆平这件棘手的事情。
刘昉还真是有才,不过他也是出于自己的内心目的才出招的。他把一些经过精心打扮的美貌歌女进献给宇文赞。哪个男人看到妖娆美女能脑袋不晕,能坐怀不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