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6节作者:
老肃2009 第二年,宇文邕再度攻打北齐,打破邺城后,杨坚因战功进位为柱国,接着与宇文宪一起大破北齐国的任城王高湝于冀州。在周武帝眼里,既然相术大师来和都说杨坚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可以镇守一方;如果用他当将领,将会无坚不摧的。于是就将杨坚外放,去做定州的总管。
定州在今天的河北省北部,一直是北齐的北疆要地。定州城的西门因为防范邻居突厥人的原因常年关闭,以致门轴都锈死了,北齐的开国君王高洋称帝后,国力增强,开始不把突厥人正眼看了,定州的父母官就上奏请旨打开西门,以方便老百姓出行。高洋不许,还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到时候有圣人来时就会打开它的。”
杨坚一到定州就命令将西门打开,当地人无不惊异,纷纷奔走相告:“圣人来了,快去看圣人啊!”
宇文邕听说这个造神运动的事件后,立马下旨将杨坚调到亳州去当总管。
定州是天高皇帝远地方,在这段日子里,杨坚开始发展下线,网罗羽翼。一个叫庞晃的人向他建议:“燕地代州一带历来是出精兵的地方,现在如果招兵买马,夺取天下不算个事儿!”
杨坚摇摇头,他觉得这样的时机还没有到,不能打草惊蛇,提前暴露自己的企图。但杨坚所结纳的能人是越来越多,在他的周围渐渐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小集团。
宇文邕是一位很强势的皇帝。接下来,普六茹坚是如何潜伏并走向成功的呢?
日期:2012-01-11 12:07:16
● 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杨坚堪称中国历史第一幸运男。
就在杨坚潜心蛰伏,秘密结社之际,北周武帝宇文邕忽身染恶疾,很快全身糜烂而驾崩了。
北周武帝一生中除统一中国北方,另一件大事就是灭佛。其灭佛一事,被佛教徒视为佛教浩劫,竭力攻击,说他的死是报应,是佛祖对他的惩罚。但从当时历史发展来看,周武帝的灭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和后来者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宇文邕一死,不光宇文赟乐得差点背过气去,杨坚也兴奋地吃起饺子。
随着宇文赟成了新皇帝,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也摇身一变成了北周皇后。借着皇帝老丈杆子的这根竹竿,杨坚在朝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征拜为上柱国、大司马,正式进入可以决策国家大事的中央政治局。
大象初年(579),杨坚升任大后丞、右司武。看到宇文赟大力削藩,杨坚忍不住高兴地对大将军、汝南公宇文庆说:“天元皇帝实在是不肯做积德的事儿,看他的相貌,寿命也长不了。另外,各个藩王势力都很微弱,叫他们去各自的封国,没有深根固本、不可动摇的长远之计。羽毛都被剪掉了,怎么能飞得远呢!”
日期:2012-01-11 12:09:27
这个宇文庆是被天元皇帝杀害的宇文神举的亲弟弟。像这样的人,才正是杨坚需要的搞政变好帮手。当时诸如内史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等人,也都是跟杨坚无话不说的亲密战友。
没干几天,杨坚又当上大前疑,这算是天元皇帝的首辅了。每次宇文赟外出巡幸,都派杨坚留守京城。当天元皇帝颁布《刑经圣制》后,明眼人都会看出其法过于严峻苛刻,杨坚遂以“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之由进谏,虽然宇文赟不纳,却为自己在朝野赢来一片喝采声。看到老丈人在声望上频频得分,女婿宇文赟颇以为忌。
后宫的首席皇后杨丽华的性格温和得足以将寒冰融化,而且没有女人特有的妒忌心,后宫的其他皇后及嫔妃都喜欢并敬重这位好领导。
宇文赟是个喜怒无常的人,看着杨坚的女儿也有如此爆棚的人气,心中大为不爽,就无故责备她,想强加给她罪名。有一次发怒时对杨皇后说:“我一定要将你家灭族!”但杨丽华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言语态度没有服软的表示,气得宇文赟爆跳如雷,逼令她自杀。幸亏杨坚夫人独孤氏闻讯后,跑进宫向女婿叩头求情,直到磕得头上鲜血淋漓,才救了女儿。
日期:2012-01-11 12:22:21
这边饶过结发之妻,宇文赟又传令召见杨坚,他吩咐左右佩刀武士:“一会儿看到普六茹坚如果脸上变色,就当场砍死他!”
杨坚来到宇文赟的“天庭”,神色自若,言语从容,根本没有给佩刀武士动刀子的机会。宇文赟只好胡乱说上几句话,把手心攥了一把冷汗的杨坚打发走人。
杨坚见自己已遭到天元皇帝的猜忌,心中老是忐忑不安,一连多日眼皮乱跳。看来自己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了,先到外面避避风头,暂时离开京城这个政治斗争漩涡。想到这里,杨坚就把读太学的老同学郑译请到家里,对他说:“我早就想出朝镇守一方,这你是很清楚的,希望你能够为我留心这样的机会。”
郑译是周太祖宇文泰之妹平阳公主过继来的儿子,早年当过太子宫尹,专门辅弼宇文赟。但他经常怂恿太子爷胡闹,被武帝除名为民。宇文赟身边一日没有郑译就快活不起来,于是偷偷找他一起出去玩耍。郑译情商比较高,很会说话,他问宇文赟:“殿下何时拥有天下啊?”登时说得这位太子爷心花怒放,日后把他当为自己的第一心腹大臣。
日期:2012-01-11 12:34:22
可眼下杨坚这么一席话,郑译显然又在这一瞬间高度狂飙出自己的情商指数,他回答说:“随公您德高望重,天下归心。我也奢望前程远大,您托付的事尽管放心!我很快就向皇帝启奏的。”
其实宇文赟也想早日荡平天下,成就一番伟业,就打算派郑译带兵进攻南朝陈国的军事前沿南陈。郑译眼珠一转,以自己未经战事为借口,请求朝廷再任命一位能指挥打仗的元帅随军同行。
宇文赟问:“你认为派谁合适?”郑译回答说:“如果要平定江东,不用朝廷懿戚重臣做统帅,难以镇抚,请命令随公普六茹坚随军前往,担任寿阳总管,负责前线军事。”
有郑译这个心腹做监军,想必杨坚也蹦跶上不了天,宇文赟立刻痛快地答应了郑译的请求。
大象二年五月,宇文赟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令郑译调遣军队与杨坚到寿阳会合。
杨坚一接到这个圣旨,高兴得像中了大彩,马上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可谁知这时,偏偏突然得了脚病,疼得连车也坐不得,无法远行了。
天啊,这可怎么办是好?
日期:2012-01-12 11:49:07
● 夺宫最惊魂
有道是“祸福相倚”,杨坚无法远离京城避祸,正在家里看着伤脚恼火呢,突然喜从天降——天元皇帝要死了!
宇文赟不过二十二岁,正值青壮,怎么说驾崩就驾崩啊?
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剐骨钢刀。一个人如果嗜酒如命,身边再加上一堆年轻绝色的美女,日夜纵欢,就是铁打的身板也经不起这般折腾!
有歌为证:
“朝亦醉,暮亦醉,日日恒常醉,政事日无次。”这是一个叫杨文佑的贴身侍卫在天元皇帝宇文赟的酒席前载歌载舞时所唱的歌词。歌词实话实说,但忠言逆耳,忤逆龙鳞。随着宇文赟的一声怒喝下,“歌谏”者杨文佑当场被重杖活活打死。
大象二年(580)五月十一日这天,玩虚了身子骨的宇文赟在一命呜呼前,把最信任的两位近臣小御正刘昉和御正大夫颜之仪召到自己的卧室,想向他们托付后事,但他因病发音困难,不能再说话,最后指着儿子宇文衍一头栽倒在龙床上,眼珠上翻,只剩下倒气的份儿了。
日期:2012-01-12 11:52:38
刘昉是博陵望都人(今河北望都县),一向以狡黠谄媚见长,内心颇具野心。他看到静帝年纪幼小,而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声名显赫,自己声望不足,更不能当出头的椽子!当下他心升一计,忙找来领内史郑译、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謩和御正下士皇甫绩秘密开会,打算邀请杨坚辅政。
其中以郑译的表现最踊跃,他首先提议说:“随公是众望所归啊!”其他几人也举手一致通过刘昉的提议。于是“刘昉牵前、郑译推后”,五个人立马就跑到随公府去报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