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高房价(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
第37节

作者: aaffjj123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炒房客不是终端消费者,是二盘商,是倒卖火车票的黄牛,是倒卖辣椒的,身份相当于“开发商的销售助理”,归根到底是卖家。炒房客的1000套“非自住房”相当于1000张火车票,1000吨辣椒,最终需要卖给终端消费者。

  今后,在普遍开征房产税,而且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关蚊子的住房最终需要卖给有效自住刚需。
  我们化复杂为简单,透过迷雾看真相,终于看到了开发商的软肋。哦,自住刚需才是真正的上帝。
  3、“高考录取线”的确定。
  2011年度,假设清华北大“年计划招生量”是4万人。分数超过85分的有8万人,分数超过90分的有4万人,分数超过95分的有2万人。根据这种“考生的学习能力及其人数”,清华北大会将“高考录取线”定在90分。
  如果定在95分,完不成招生指标,老师们就会“饭没了秀”。

  日期:2011-12-30 09:21:15
  4、开发商定价的秘密。
  2011年度,某二线城市,假设开发商【年计划销售量】为4万套。自住性买房者中买得起1万元的有8万人,买得起2万元的有5万人,买得起3万元的有2万人。根据这种“有效自住刚需的人数”,2011年度将【房奴录取线】定在2万元。
  如果定在3万元,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就会“奖金泡汤”。
  5、推下台阶的故事

  2002年以来,因为政俯和银行支持炒作使得想买的人数增多,所以【房奴录取线】呈现0.3万元......1万元......1.5万元......2万元......的不断提高的态势。因为盖房利润率高,所以开发商【当年计划销售量】呈现1万套......2万套......3万套......4万套......的不断增大的态势。
  最终结果就是被外商和移民族高位出逃,卷走越来越多的美元外汇。于是,2010年以来的调控越来越严格,导致有效自住刚需更加稀少,进而导致开发商完不成【当年计划销售量】,所以2011年底开发商不得不下台阶去扩大消费圈,去掏更多人的口袋。
  日期:2011-12-30 09:36:22
  第七章第8节【自住性成交稀少价】后,“日本杯具”可能重演,所以高层不得不支持降价普及。
  1、已经出现【自住性成交稀少价】
  过去,因为没有银行按揭,没有赚钱效应,【房奴录取线】曾经定在0.3万元。随着政俯、银行支持炒房,【房奴录取线】一路提高,2011年提高到2万元。如果2013年达到3万元,“有效自住刚需的人数”就剩下2万人了。3万元就是【自住性成交稀少价】。
  2、珠峰顶部的故事

  如果房价上涨到3万元 * 90平米 + 装修、家具、家电8万元 = 总房价278万元。278万元 * 按揭百分70 * (1 + 按揭年利率7%) / 按揭20年 = 体现家庭每年积攒能力的【房奴录取线】提高到10.41万元,即家庭年收入达到20.82万元。
  在某二线城市,这么高的收入还是无房族,只有2万人。
  一旦达到4万元,就进入了“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顶部”,海拔8000+米,那里高处不胜寒,没有食物(没有开发商炒房客的衣食父母),不可久留。
  山再高也有顶。当自住刚需用18辈祖宗的钱都不能接下开发商和炒房客的最后一棒时,房价就会因为严重供过于求而见顶大跌。当“多吃空”维持不下去的时候,“多杀多”就开始了。“死了也不卖”的日本炒房客至今仍然亏损6分5,在冰天雪地里替人站岗20年了还遥遥无期。
  4、高层站在“沙盘”前惊呆了。

  如果达到4万元就进入了“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顶部”,就会“日本杯具”重演。爬得越高摔得越痛,涨得越多跌得越多。高层会历史留骂名,所以最恐惧的是高层,于是锲而不舍地进行调控,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提高首付,限贷,限购......。
  日期:2011-12-30 09:38:52
  5、2011年的房价有多高?
   李白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滚下台阶的故事
  利益集团大炒房,实际上是利用多数人的愚蠢和弱点来赚钱。人类固有的从众心理,贪婪心理、好逸恶劳心理、急躁情绪,成为利益集团猎杀散户的武器。
  降价普及是从南京中山陵回家,如果能够悠闲自得地慢慢地走下来,当然是政俯最愿意看到的情况。

  可是,一旦熊市来临,人类固有的恐惧心理、怕吃亏的心理就取而代之,房价会以摔倒滚下来的形式出现,然后2万个有效自住刚需追涨去吃“便宜货”,等到这2万人吃饱了,开发商再走下来掏低一个档次的有效自住刚需的口袋。所以总体上看,是波浪理论的“乡”状态。
  7、价格趋势。
  有效自住刚需的人数与时间成反比。
  房产税与时间成正比。
  住房合理价与时间成反比。
  日期:2011-12-30 09:54:38
   第七章第9节 不要理睬炒房客的泼冷水,只要你达到本市平均家庭收入水平,你最终一定会拥有自己的住房

  1948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拥有自已的土地和住房,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一二年后他拥有了。
  1960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穿着机织新布衣和能吃饱饭,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1970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当工人吃皇粮和每天有吃到肉,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1975年,结婚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有一个小青年,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1980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穿的确良衬衣,听三用机,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1985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在做生意开作坊当万元户,在用钢筋水泥盖二层楼,结婚三大件是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1990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骑摩托车,手拿大哥大(砖头模样的单功能手机),看到少数幸运者在上大学,花大钱买城市户口,看到大城市在炒股,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妈妈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2000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少数幸运者买家用奔腾二电脑在家上网,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老奶奶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2005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人家在开小轿车,羡慕极了。没上过学的老奶奶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可是,没几年,他拥有了。
  2011年,有一个小青年,看到人家在城里买房,羡慕极了。炒房容泼冷水说,面对现实吧,你这辈子可能永远也指望不到。
  日期:2011-12-30 10:13:44
  二、扫把的故事

  目前,全国可能有1亿套【非自住房】,有6000万套的闲置房,每年还在增多,不要说清洁工,连蚊子的房子也盖好了。房产税就是扫把,最终会将这些房子扫进自住刚需的手里。而且,扫把越晚到来,闲置房就越多,一旦下跌,房价会更低。所以,只要你达到本市平均家庭收入水平,你最终一定会拥有自己的住房。
  三、异性相吸的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