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历史:人体设计与进化之谜 事关上帝与科学》
第23节作者:
青史银钩 日期:2012-01-12 21:06:12
¤¤¤¤¤¤¤¤¤
¤¤¤¤¤¤¤¤¤
¤¤¤¤¤¤¤¤¤
¤¤¤¤¤¤¤¤¤
我们的建议是不加,不需要更高明的知识,你只要看看夜宿的鸟儿就知道了,因为长着翅膀,晚间是绝不能躺着睡觉的,只能蹲在高高的架子上。以人类的体重,要想扑翼腾飞,双翅展开起码要二三十米长,翅膀上的肌肉要比大腿还粗,为了拖着这么大一副翅膀,人类不得不节省其他部位的能量用于长出更多的羽毛,当然,这些羽毛中会有大量的寄生虫,你不得不把脖子长的更长,这样好用舌头舔到羽毛为羽毛涂抹油脂以减少寄生虫并且防水。尽管如此,你仍然难以飞行,因为你的头颅太重,在飞行时容易向下附冲,这时你不得不减少脑袋容量,此外,还要大幅度控制大腿肌肉,减少身体各部位尺度,为了在空中飞行时不被冻僵,你最好还要披上一身的绒毛保暖。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变成了一只大鸟。
这就是想做天使的代价。
日期:2012-01-13 09:42:27
¤¤¤¤¤¤¤¤¤
¤¤¤¤¤¤¤¤¤
¤¤¤¤¤¤¤¤¤
¤¤¤¤¤¤¤¤¤
现在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总体设计:两腿在下,躯干在腿上,胳膊长在躯干上,脑袋长在最上方。其他的设计方案基本不合适。
你可以拿着这个设计方案和自己的身体对照一下,然后就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这一最佳设计竟然正是我们现在的样子。
是的,你不必总为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事实上它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是自然选择数亿万年试错的结果,比任何理论的设计都要实用,而且耐用。随意重新设计自己的身体,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糟糕,而不是更加如意。
人类身体所有伟大之中最伟大之处不在于有四肢,也不在于有眼睛和脑袋,而在于只靠两腿直立行走。
放眼海内,雄视环宇,如人类这般特立独行的动物并不多见。历数各种哺乳动物,能像人类这样双足行走的更是少之又少。新闻中出现的个别会直立行走的狗是不能算数的,它们生下来的后代仍然是四脚着地。黑猩猩可以勉强做到直立,但持续时间不能过长,所以也只能算是玩票而已。
只有人类是专业的两足直立行走动物。
如果其他动物都不直立,就说明直立肯定有风险。但人类终于直立了,说明直立肯定有好处。这正如很多事物一样,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只赚不赔的买卖在生物界极其罕见。本章会分别探讨人类直立行走带来的优势与劣势。
现在第一个问题是,既然其他动物很少直立,而人类是从其他动物演化而来的,所以,从四足行走到直立行走之间,必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那么,这一伟大的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日期:2012-01-15 11:25:38
¤¤¤¤¤¤¤¤¤
¤¤¤¤¤¤¤¤¤
¤¤¤¤¤¤¤¤¤
¤¤¤¤¤¤¤¤¤
一,何时直立
判断人类何时直立并不太难,这可以从化石上找到坚实的证据,直立行走的动物和四脚行走在骨架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外行都能看出来。
直立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足弓,体检过的都知道平足不宜参军,这正说明了足弓的重要性,它为直立行走提供弹性,除了走路省力气,还可以保护大脑在高速行走时不受太严重的震荡,否则跑着跑着变成了脑震荡也不是好事。足弓还可以证明早期人类放弃了攀爬树木的生活习惯,因为脚骨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适应攀爬。其他灵长类动物都没有足弓,这是现代人的典型特征。如果你看到古老的化石脚骨有足弓,基本可以证明它们是直立行走的。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骨盆,事实上它就是一个骨质的盆,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包括胎儿都是放在这个盆里的,但它又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盆,还起到了人类骨架枢纽的作用,上面承接着脊椎,下面连接着大腿。可以想像,因为直立行走,所以人类的骨盆必然与四足行走的动物有很大不同,它必须更强壮,以支撑得起上半身的重量。为了适应双足交替行走的方式,所以骨盆不能太宽,否则双腿间隔拉大,当一条腿抬起来时,另一条腿就会站立不稳而倒在地上。四足动物没有这种担忧,它们还有另外两条腿帮忙,人类就不行了,所以骨盆必须作出相应变化,同时降低重心,行走时更容易保持平衡。正因如此,所以人类的双腿间隔较小,可以并拢,形容少女大多用亭亭玉立一词,说明两腿并的漂亮。而猩猩不行,它们都是锣圈腿。
直立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膝盖骨,这块骨头并非人类所独有,牛、马等四腿行走的陆生哺乳类动物都有,所以这些畜牧都能直立,但它们不能只靠双腿直立行走。人类的膝盖骨因此而必须承担更大的重量与冲击,所以要变得更大更硬更结实。你只要看到这样与众不同的膝盖骨化石,基本可以断定有人直立。
所以,要想知道人类何时直立行走,考古学家的任务就是到处挖化石。
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其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很多人有一个错觉,以为现在人类学家们已经挖出了很多人类化石了,实则不然,那些躺在棺材里的都不是化石,它们只具有历史意义,很少有人类学意义,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化石,时间又太迟,不具追溯的研究价值。现在被人类学界确认有研究价值的一百万年以前的化石,只有区区六具,而且还不完整。
由此可见此事何其不易。
日期:2012-01-15 11:48:58
¤¤¤¤¤¤¤¤¤
¤¤¤¤¤¤¤¤¤
¤¤¤¤¤¤¤¤¤
¤¤¤¤¤¤¤¤¤
关于直立的第一个证据来自大名鼎鼎的露西,从骨骼上看,露西可以长时间直立行走,因为露西的足弓很明显。所以,从1974年起,人类学家相信我们已经直立了三百二十多万年了,这正是露西的考古年龄。露西的发现还为“人”的概念确定了一个金标准:直立行走。在这之前,大家都相信使用工具是人类的标准,当发现很多猩猩甚至是乌鸦都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以后,这一标准不得不作出调整。
按照这个标准,露西就是当时所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所以,尽管它只有十二岁,仍然被尊称为人类的祖母。这并不是戏称,从露西的骨盆判断,她应该是生过孩子的。那时的人性成熟极早,而且完全没有避孕概念。
这说法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05年,才发现了年龄更古老的化石,这次是个男人,这个男人是露西的老乡,发现地点仍然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令人惊奇的是,化石身高达到了一米五,甚至有可能是一米七,这远远超出了考古学家的预期,毕竟露西的身高才刚刚超过一米,所以这个男人被称为大个子。这个大个子拥有一双长腿,骨盆更像现代人,这说明它可以像现代人一样熟练的双腿行走,他把人类直立的时间提前了四十万年。
为了表示尊敬,人们把这个老男人命名为“露西的祖父”。
但这还不是最早的直立时间,仅仅是几年以后,也就是200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连续发表十一篇论文来表达他们的惊喜,科学家们从埃塞俄比亚的一堆库存化石中找出了新的线索,他们拼凑出了一副完整的女性骨骼化石,并把这个女人命名为阿尔迪(Ardi),为了确定阿尔迪的化石年龄,研究人员已经足足花了十几年时间,现在他们给出了结果:440万年,足足比露西早了120万年。
关于阿尔迪的研究位居《科学》2009年十大突破榜首,由此可见科学界和人类学家对她的重视。与露西不同,阿尔迪并不孤单,在相同地区已发现和她骨骼相近的化石多达三十多具,只不过大多破碎零散而已,但这仍然构成了一个坚实的证据。
阿尔迪的身材很小,脑容量与黑猩猩相似,只有现代人的五分之一,但阿尔迪也是直立行走的,只不过脚是平足,所以不能远距离奔跑,但无论如何,她的手已经腾了出来,此外我们实在不能对她有再高的要求,直立行走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了。
为了再现阿尔迪的生活环境,研究人员在当地努力收集了十五万件动植物化石重建远古场景。结果表明,阿尔迪的生活环境并不单调,那是一个森林覆盖的平原,里面有猴子、羚羊和孔雀。这一研究成果带来了新的麻烦,特别是大片森林的存在,与以往的预期很不相同,所以不久,由阿尔迪带来的惊喜很快被一场重新暴发的争吵所淹没。
这争吵的核心涉及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称作为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