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未曾低头——一个混在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之殊死生存》
第6节作者:
咬牙不哭 就这一句话,这小子竟一把把勺子扔到地上,而且把我已经盛好的凉皮也拨拉到地上,并指着我的鼻子骂起来。这时我才发现,对方一身的酒气,明显是借酒撒疯。
这种事其实我遇到过几次了,我并没太在意。光顾我这摊子的,一般来讲,都不会是什么达官显贵。但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群人,本身或许也受着更强势群体的压制,但还是会通过欺负比自己更弱的群体来展示自己的强大。
现在,在这个醉醺醺的年轻人眼里,像我这样一个摆地摊的外地人,就是一个可以让他在女朋友面前展示强大的对象。
日期:2010-01-05 18:58:06
29
我可以读懂他的心态,所以,我无意和他把矛盾升级,在我眼里,即便和他争个我对你错,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只想安稳地做自己的小生意。
我继续陪着笑,低头把木勺捡起来。“我是摆摊做生意的,不是为了吵架的。这样吧,我再重新给你盛一份。”
这小子竟还是不依不饶,说要掀了我的摊子,继而就要伸手。
我实在忍无可忍,终于到了爆发的临界点,我一把把他推开,我指着他的鼻子:“你掀一个试试。”然后,抄起一个马扎。
对方一见我要拼命的架势,刚才骁勇善战的气势不翼而飞,被他女朋友拽着,骂骂咧咧地走了。
谁知过了没多久,我正在摊子前忙活,后脑勺突然被人打了一巴掌。我一回头——这小子竟然去而复返,还带回来了帮手。四五个喝过酒的小青年站在我身后。
几个人一拥而上,桌子被掀了,案板、锅碗瓢盆、没卖完的凉皮——遍地狼藉。我也被他们打翻在地,脸上肚子上挨了好几拳,几个人还往我身上死命地踹。
日期:2010-01-05 19:01:04
30
这时旁边已经围起了好多人,但没有人过来制止。就在这时,一个人突然大喊着冲过来,抡着一个长条板凳,把这群小青年赶开了。我翻起身一看——竟然是那个当初和我争过地盘的卖麻辣烫的大汉。那大汉一边抡着板凳,一边大喊:“你们要把人打死吗?你们要把人打死吗?”
那几个人听见了,可能怕真的把人打坏了,立时作鸟兽散。
那大汉见他们跑了,走到我面前,把我扶起来,看了看我的脸,说:“小兄弟,赶快回去吧,回去上点药。唉,咱都不容易啊。”我这时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知道一遍遍地说着:“谢谢,谢谢。”
从那以后,我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救了我的大汉。我想,他或许是担心那几个小青年会因为他的仗义出手而事后报复吧。但我在夜市也在没遇到过那几个小青年,不知他们酒醒了之后,会否会为欺负过我这样一个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外乡人而感到忏悔。
我走在街上,站在夜市,有时总会想,一个人站在茫茫的尘世间,渺小得像一粒尘埃。这一刻,有人正在品尝喜悦,有人正在承受痛苦,有人正在莺歌燕舞,有人正在艰辛劳作。若这一刻,这些人同时擦肩而过,彼此眼神里会有什么?祝福抑或同情?欣赏抑或理解?无论是什么——大家都会同时走过这一刻。
市场——外卖——出租屋,我在逐渐习以为常的忙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衣服已经开始慢慢加厚,我距离自己的“转个固定摊”的目标越来越近,而大壮却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经常不去上班,总是呆在屋子里写写画画。
日期:2010-01-06 22:57:06
31
“大壮,最近在你们老大那儿混得怎么样?这活儿到底有奔头儿没?”一天晚上,我收摊回来,见大壮又躺在床上愣神,问他。大壮的名言——有本事的当老大,没本事的争取跟个好老大。他还曾给我仔细讲解过:当今社会,红花毕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终生都是绿叶。在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当中,真能靠天赋异禀或者机缘巧合混出头的,更是少之又少。若为了生存的权宜之计——凑合就行,但如果想混得长远点,必须选个好老大。打工仔跟个好上司、好老板和古惑仔跟个好老大是一个道理。
“拼死拼活,搭上青春——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黑暗的。”大壮有气无力地说。
“在资本家手底下就得做好被压榨的思想准备。你也别太悲观了。”
“资本家?这词儿可真美。我老板,充其量也就是个小业主。”大壮坐起身来,“我们那儿,是老板娘当家,业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剩下的,除了我,全是她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了。要不是我还有些医院的货款没结回来,她换人去结不方便,我也早被扫地出门了。我能看到啥前途?”
“人就指着吃剩余价值,你得先剩余了,才有价值。”我说。
“你还别说,我们老板娘开会的时候,还真提过这事儿。她说,别看我初中都没读完,可你们这些大学生,不照样得指着我吃饭?别觉着你们学问大,懂得多,这马克思我也研究过。什么资本家、剩余价值的,我花钱办公司雇你们,要这价值全给你们了,合着我义务劳动?这万一赔关门了,你们拍拍屁股走人,重新找老板了,可我这投资不全砸里面了?弄了半天,这马克思光管剩余价值,不管风险投资?”
日期:2010-01-06 22:59:23
32
听到这,我一乐:“你老板娘行啊,自学成才,还真下功夫研究了。说得有道理啊。”
大壮不以为然道:“光她有风险?我们这一大群跟着她混的没风险?就算她赔关门了,那我们在她这儿搭上好几年的青春,即没挣到钱,又没看到发展前途,还得从头开始,这不算风险?”
“那这些年,你不还长了工作经验了嘛。”
“啥工作经验?溜须拍马看脸色?不说别的,我在她这干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个临时工,我们公司就基本上没签过什么劳动合同。”
“啊?这不是还有劳动法吗?你没去咨询咨询?”
“劳动法?你可真纯情。知道吗,咱这片土地,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啊。”
“大壮,”我看了看大壮,犹豫了一下,说,“我知道你现在干得也挺不顺的。按理说,我现在这样子,没啥资格帮你。可如果你在那儿实在干不下去了,要是暂时没着落的话,你就先和我一起干吧。我估摸着,最多下个月,我就能凑够固定摊的钱了。到时,赚了钱,咱哥俩二一添作五,你要是抹不开面子,你就在家帮我忙活,我去市场。你要是有着落,这话就当我没说。”
“王风!”大壮张了张嘴,显得欲言又止的样子,然后背过脸去,和我说,“哎。谢谢你。到时候再说吧。”
日期:2010-01-07 23:07:22
33
眼见天越来越冷了,等冬天来了,离过年就不远了。到那时,有些打算还乡过年的摊主,可能就此不会再回来了。当赚够了足以回乡发展的资本时,很多人的去留总会被故土难离的情结所左右。“钱都让外地人赚去了”——不同城市的当地人经常会发出这种感慨。为何会发出这种感慨?有人把这一切归于身在异乡,几无后路可退,因此,个人的潜能被最大化激发。我想,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应该是陌生的城市有助于面子压力的释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