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
第10节

作者: 天和余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于医易同源天和余韵的观点:一些错误,是会伤害人的身体的:比如香蕉可以通便,但是对于阴结的人则反之,很多便秘病人都只听一般,然后就去吃香蕉,结果大便更不通了。对于那句“广东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认为和中医思想是反向的,中医认为有些病,就是因为饮食的嗜好导致的。对于那个变通的标准是:周易说,易,是容易,是变易,是不易的说法认为太笼统,不着边际,太哲学了,听着有道理,但是具体的说法,很多时候说的人都会弄不清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比如有些规律,是几千年才变化的,您非要它几年就变,其实也是破坏规律了。不认同周易是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黄帝内经才是,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温病条辨。黄帝内经如果就传说来讲的话,其起源早于周易千年。周易是周朝的书籍,黄帝是五帝之气的,黄帝之后还有夏商两朝,然后才是周朝,就历史断代来说,黄帝内经的理论形成,早于周易很多年。黄帝内经里已经把阴阳变化说的很清楚了,周易只是进一步延伸,比如这个图出自类经,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书籍,主要是注释黄帝内经的,其实从这个就可以看出,黄帝内经里包含的内容,其实已经叙述了阴阳变化理论了。中医是一门较真的学问,不该这么哲学化,医易同源的理论是存在的,但是要注意一个关键:就是这个理论的发起者张景岳先生说的是医易同源,而非此二者是一个东西。大医习业的第一句强调,学医的人必须学《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随后才说要再学习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其实这已经为我们列出学习道路来了。但是易学的道理,在黄帝内经里已经包含了,如果绕开易经不读,未必不是一个好医生,而读了已经,也未必是一个好医生。就中医的学习来讲的话,已经仅仅是参考书,未必是必读书。当然,学中医读易经,可以提高对阴阳的认识水平,这是肯定的,我觉得有些观点应该建立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不该夸大。


日期:2009-9-11 23:02:00

  关于医易同源猫 め的观点:我觉得大家讨论的话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是一个QQ群,QQ群的作用就是这样,大家可以发言,然后可以比较,可以筛选言论,最后总结。我觉得天和你应该站出来指出哪些大家可以记住,哪些大家应该忽视,给大家一个确认就行了。其实我引用一句我父亲的话吧,我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人的身体需要什么,你自己会有感觉,当你想吃什么的时候,说明你身体在缺乏这种东西的物质,你按你的欲望吃了,就是补充了需要了。大家应该都有发言的权利,但听哪句,看你自己的需要,就像你身体的需要一样随着感觉走。广东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世界并不全由中医决定的,按实际变通才是最正确的。而变通的标准是:周易说,易,是容易,是变易,是不易,就是这个道理吧。这个说法并不笼统,是基本规律,是条大路,而你走路中间还是路边上,因人而异。周易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周易的精髓在于自然,平衡,是黄帝内经的老祖宗,周易之精妙,在于其道,医之道不离易之道。连山 归藏 周易 只是易的几个版本而已。易的发展,经历发伏曦、神农、黄帝三个阶段,所以呢,易出生更早,而周易就是易发展过来的,周易里的占卜,只是易的副产品而已,真正的精华并不是这个东西啊,而是其阴阳理论。对于大医习业列举所需学的经典,认为这不是因为哪个重点学习才放前边或后面,而是本着由易到难的思想去劝学,并不是说周易在中医中就不重要,而是它太深奥难懂,才放在后面学。


日期:2009-9-11 23:56:00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第十六段【妖物论治】
  离魂镇喝了汤药后,大便倒是好了一些,喝完后过了一小时便上了次厕所,只是他的身体依旧虚弱,且脉象变得更为奇怪,让我很摸不到头脑。
  于丹梅见我皱着眉头,便递给我瓶饮料,道:“怎么了?大神医被难住啦?”
  我苦笑了下,道:“基本理不清头绪,按说大便通畅一点后,他的情况应该有所好转,可是现在却不见好,真是叫我痛苦了。”
  我说完朝李梦然看了一下,她也是一脸无奈,似乎也是没见过这类病症一般。我叹了口气,走出了病房,想出来散散心。

  我坐在医院科室外的长椅上,用手摸着身上无形的经络之气,一点点感觉着,其实我这人感应能力极差,对经络之气,向来是感觉不到的。
  但经络的妙处就在这里,看不到,摸不到,甚至有些人连感觉都感觉不到,但是它偏偏就可以起到神奇的作用。令人很是无奈。
  我摸着摸着,便摸到了胃经水谷之气上传于头部的颊车穴,这个穴位很有特色,它是胃经与头部的连接点,起到的作用很大,一般针灸都可以用到。
  我摸到它时突然一愣,一个想法从头脑中蹦了出来。
  兴奋之下我居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周围的病人、护士见了我的样子,都很是奇怪,我忙歉意的笑了笑,朝离魂镇的病房走了去。
  离魂镇的父母见我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便问道:“怎么?有办法了?”

  他们见离魂镇的便秘被我治好了些,也对我有了点信心,此时已经把我当做医生了。
  我对他们道:“有了个想法,不过要按一下您女儿的下颌角附近,可以吗?”
  离魂镇的父亲笑了笑,道:“没关系,您按吧。”
  我听了后,便在离魂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的部位摸了一阵,忽然觉得一阵凉风从这个穴位流出。
  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这个部位正是颊车穴的所在,但其实颊车穴只是它的诸多名字之一,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名字,便是……鬼床穴。
  人身上的无数穴位中,有几个是负责与天地神灵鬼怪沟通的。平时有神气守护,所以人虽然可以感觉到妖物,却又可以不被这些妖物伤害。
  但如果一个人身体虚弱,或是妖物过于强大。人的神气就会被破开,妖物就会乘虚而入。造成妖物鬼祟之类的疾病。
  我收回手,看了看手指,发现已经有些被寒气伤害的颜色了。李梦然见我神色有异,便凑上来问道:“怎么了?”
  我怕离魂镇的父母担心,便道:“没什么,她好像有点体温低,我去给她要个温度计吧,对了,温度计应该去哪里拿?”

  李梦然见我有意将她叫出去,便笑了笑道:“连路都不认识?我带你去好了。”她随即跟了上来,走出几步后,她又回头对离魂镇的父母说:“阿姨,多给她喝点温水,帮她暖和下肚子。”
  离魂镇的父母点了点头。

日期:2009-9-12 12:01:00

  问诊妙言录之饮食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