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底战略》
第16节

作者: 月光之都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让一个青年妇女怀抱婴儿,从路边的垃圾桶里挑拣米饭往嘴里送。不知内情的路人看到这一幕,往往同情心被彻底打到底线,急着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而实际上,垃圾桶里的米饭是预先放好的道具,整个场景不过是乞丐为了博取同情心而演出的哑剧。

  随着报章的逐渐揭露,这种方法又显得老套、不灵了。不过乞丐团伙还会研发出更新版本的竞底高招,争取市民同情心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在一个竞底社会,连乞丐们的乞讨策略也染上了竞底色彩。
  西方有个动人的故事说,一个穷困的艺术家出于同情又没有钱,为一个盲人乞丐写了一个牌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是我看不见。”引得路人纷纷给钱,这么轻松的钱,深圳的乞丐们是无缘挣到的。
  美国好莱坞著名的星光大道上,也有不少乞丐,但他们不用竞底的方法来乞讨,而是把自己打扮成里根、布什、梦露的模样,吸引游人前来合影,然后接收小费。
  这种商业模式能在中国的乞丐中推广吗?人们愿意会与街头的赵本山、葛优们合影而解囊吗?
  案例:中国人为什么“仇富”

  毋容置疑,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仇富情结”。
  有人将此归结为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红眼病。
  但比尔盖茨长期富可敌国,中国人尽管对微软强势颇有微词,但从来不仇比尔盖茨的富;在NBA打篮球的姚明、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年纪轻轻就腰缠亿贯,中国的年轻人很羡慕他们,视其为学习榜样,很少有人仇他们的富。
  因此这样看来,中国人并不仇富。
  那么为什么社会又普遍存在仇富情结呢?因为中国有相当的富人都是以恶性竞底的方式聚敛财富,他们掺杂使假(如制售毒奶粉的三鹿、蒙牛,制售毒鸡蛋且隐瞒不报的大连韩伟喀喀哒集团)、巧取豪夺(如德隆的唐万新)、官商勾结(如上海首富周正毅)、巨额偷税漏税(如富士胶卷)、极度盘剥工人血汗(如大量的黑煤窑)、污染环境(如吆喝脑白金的史玉柱)……,民众正是不满这类富人的恶性竞底行径。

  而缺乏认真分析精神的媒体则笼统地将之归为“仇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在不断地竞底,民众也就这样仇了五千年的富。
  在任何乱世,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均贫富,马上应者如云;吃大户,分浮财,仿佛成了这个民族的嘉年华会。而这种狂欢的后果往往导致文明的大倒退,仇富成了富人们难以释怀的梦魇,他们不惜花高价办理他国的护照和绿卡,为自己购买一份心理上的保险。
  只有改变竞底的生存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仇富情结资深的土壤,构建一个稳定的和谐社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不同:当一群人在观看表演时,如果某人把脚踮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些,这是微观经济的有效;但如果大家都把脚踮起来,则谁都不会比原来看得更清楚,这是宏观经济的无效。
  在一个竞底社会,虽然每个人的竞底行为都是理性的、高效率的,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和无效。

  所以虽然说中国人聪明、勤劳、勇敢,中国人却不富裕!这就是典型的有效率,没效果!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一个人踮起脚来看得更清楚,那是“聪明”。一群人踮起脚来,既没法看得更清楚,但还不得不拚命踮起脚来,那是“不智慧”。
  所以有句俗话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彼此竞底!
  既然竞底战略有如此多不如人意之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走竞优的道路,而非要苦苦挤在竞底的独木桥上呢?这个严肃的问题,使人想起了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这个韩国人创造的美丽童话,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宣称:各位,红海的竞争太过惨烈,大家何不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呢?实际上,这套说词等于:既然竞底(红海)太酷烈,大家为什么不去竞优(蓝海)呢?
  这个问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晋朝的白痴皇帝——司马衷的黑色幽默,当时天下饥荒遍野,大臣前来报告:民众没有饭吃,大批饿死。司马衷颇感诧异地问“既然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以任正非干事的魄力,做决策的眼光,他绝不甘于只拧毛巾,他也渴望发现属于自己的蓝海。但华为作为中国最顶尖的、最具有拼搏精神的高科技企业,按任正非的原话讲,“十八年来,华为没有一项原创发明”,这实际上就表明了真正高水平的竞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蓝海战略发明以来,究竟有多少企业找到了自己的“蓝海”?恐怕和没饭吃,转而吃肉的人一样多。所以说,韩国人发明的蓝海战略,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而已。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才会忽悠。

日期:2008-11-21 20:18:24

  四、竞优的难处
  既然竞底有如此多的局限性,那么中国人为何不竞优呢?
  竞优是《竞优战略》的主题,在此不多涉及,只举一个案例,说明竞优的难处,以衬托竞底的长处。
  案例:竞优之难,难于上青天——銥星悲歌
  銥星的故事,一开始就充满竞优色彩。摩托罗拉的一位工程师准备去加勒比海度假,但他太太担心那么偏远的地方通信有问题,因此浪漫之旅没有成行。富于想象力的工程师由此产生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台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通话的手机,那该有多好?这个伟大的想法得到了摩托罗拉的赞赏,最终促成了銥星网络的诞生。
  1991年,銥星公司组建,计划用77颗低轨卫星(后减至66颗)组成移动通信网,以元素周期表排第77位的金属铱来命名这一计划。

  这项史无前例的高科技,赢得了众多有识之士的赞赏,甚至精明的比尔盖茨也产生了投资铱星的念头,銥星公司的股价飞速飙升,接着美国、俄罗斯、中国的火箭分别承担了铱星的发射任务。
  依托于强大的美国高科技和资本实力,銥星的竞优按计划全面完成。1998年5月,布星全部完成;11月,铱星的全球通信业务正式开通。
  中国两院的数百名院士,一致把铱星手机评选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但是且慢,中国人有一句很流行语,通常用于掩饰领导拍脑袋鲁莽决策的失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这句话正好可以用在銥星项目上。
  铱星决定上马的1991年,移动通信还不普及,手机卖到天价的三万元;而到了1998年,GSM系统发展极为迅速,绝大多数有购买力的人口稠密地区,都开通了地面GSM系统,与之相比,基于卫星的铱星GSM系统,就显得成本过高,通信费昂贵,通信容量不足,手机丑陋笨重。
  眨眼之间,铱星还是那个铱星,却从高科技宠儿变成了市场弃儿。人们不再谈论铱星的辉煌和成功,而忙于发表高见,总结铱星的失败和教训。

  2002年,铱星公司破产倒闭。
  五、竞底的长处
  从铱星的案例和大量的竞优成败事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与竞优相比,竞底有如下优点:
  A、风险的可控性。
  中国人长期处于平稳的农业文明中,本性不喜冒险,他们常常像驼鸟一样,不愿相信“不冒险是最大的冒险”,宁愿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地饱受煎熬。

  李志强用较次的原器件,替换较好的;要求打工妹们长时间加班;巧立名目克扣他们的工资……,他为此承担的风险,比为市场开发一款新的电话机要好控制得多:如果加班时间过长,克扣工资过多,打工妹们会威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么按照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李志强完全可以通过协商从底线适当往回撤退,从而平复打工妹们的不满情绪,但如果一款新产品不受市场欢迎,那他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对象进行协商。

  中国的原创新产品为何如此之少,这是一个重大因素。大多数生产商只愿意跟在已被市场证明成功的新产品后面模仿,以力避风险。
  所以有些志得意满的中国企业家,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实际上,这种“创新”不过是对原创产品的一种低质、低价竞底而已。
  B、投入的资本最节省。
  克扣工资和延长加班时间只不过是李志强的两项政策,其本身并不消耗资源,因此往往成为老板遇到困难时第一个跃入脑海的最自然、最经济的竞争手段。
  案例:用肉体取代机器:深圳比亚迪如何利用竞底起飞
  深圳比亚迪是一家成长十分迅猛的年轻企业,已渐渐成为深圳另一家电子业巨头“代工之王”富士通的对手,2008年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和入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