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47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另外,组织通过打破“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妇女从精神到肉体上的桎梏,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这种对于当时立交的颠覆,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小的细节。 当时,提出的观念是“男女各占半边天”。 这个观念可能对很多80年出生以后的人们难以理解,但是对我这个70年代初出生的人可是深有体会。 当时,跟女生同桌的时候,女生往往会在中间划道线,表示“泾渭分明”。 然后,男生女生之间很少说话,下了课以后也是各玩各的。 当时,我作为男生,实际上是害怕女生的。 因为,女生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马上“告老师”,打小报告。而且,老师还经常警告,不要搞小团伙,不要包庇“坏人坏事”。 于是,一些打小报告的女生就更加嚣张,让其他的女生也不敢随便有事情不报告。 也就是说,在组织的包办下,在“男女各占半边天”的思维影响下,男生与女生之间就形不成基本的沟通,更不要说达成相互信任了。

  婚姻的基础是男女之间的相互信任。 而“半边天”摧毁了这种信任的基础。所以,从小在这样文化中长大的“好学生”,具有强烈的向组织靠拢的欲望,而在同学中基本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不仅仅是这些好学生的问题,男女之间也就几乎不可能成为朋友。 那么,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当时的社会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比如说根正苗红、思想积极、革命业绩突出、有提升潜力等等。 也就是说,人们的感情因素、信任因素已经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而是把社会的利益评判标准作为对一个人的标准。 最能够反映当时状况的一个现象是,在政治运动中,很多女性相应组织的号召,揭发自己丈夫的饭组织言论,然后坚决跟丈夫划清界限。 然后,让前夫被批斗或者被枪毙。现在,那个时代过去了,但是文化作为一种延续的东西,仍然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上进行着传承。

  好了,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深入思考。 现在,回到房奴的具体问题分析上来。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在一个人不愿意买房的情况下,第一种力量会不会让人当“房奴”? 不会! 第二种力量会不会? 有可能! 第三种力量会不会? 它是核心驱动力! 而一个人当房奴的过程,就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第三种力量的驱动下,在第二种力量的增强下,在第一种力量的配合下实现的。 第三种力量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力量,它包括政策导向、舆论环境、商家策略、朋友影响等等。 一个人有机会当“房奴”,必然是社会文化造成的。 就像在美国,房价普遍很低,比如说某地房屋均价15万美元/套,然后经济分析文章说房价还要跌,然后当地一个华人家庭收入是10万美元/年。 像这对华人家庭,可以说都没有当“房奴”的“荣幸”。 就算是华人夫妇头脑发热,买了40万美元的豪宅(那可真是豪宅了),只要按揭贷款年利率没有达到30%或者50%,也不构成经济负担,当不上房奴。

  第一种力量是最要命的。 那么,光是第三种力量,市场火爆,不会动摇人的意志。 而第二种力量就开始对人起作用了,比如说家里人说要买房子。 有的年轻人因为父母有一些钱,而且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可以先把自己的部分积蓄给了孩子,让孩子“按揭”买高价房,那么有的年轻人会因为不够理性,觉得现在收入还不错,未来也是“一片光明”,买了房子,当上了“房奴”。 而有些女性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坚决要求男方买房子,让自己的女儿嫁了以后有个“安身之处”。 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一般还不会给人带来伤害。 而最给人的心理带来伤害的是第一种力量,女友坚决要买房,不买房就分手! 这让很多男性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面对绝对的两难选择,有的选择顺从买房,有的选择了不买分手。 而不论哪个选择,人们都极为痛苦。 为什么这么痛苦? 因为人们没有从经济系统的角度,鸟瞰全局!

  再扯句题外话,乔治 W 布什(小布什总统)有句名言:“with me, or against me”。 可以说,这就是保守主义的宣言。 那么什么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者大都是“鹰派”,里根作为大家所熟悉的战后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体现出“鹰派”立场强硬,但是政策灵活的双重优势。 那么什么是“鹰派”? 我们知道,鹰是食肉的猛禽,嘴弯曲锐利,脚爪具有钩爪,性凶猛,肌肉非常强有力,大型鹰两脚甚至可以将一头小鹿的脊椎骨折断,可以携带一头几十斤重的羊飞行。而相信很多朋友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鹰眼。鹰的视力极为敏锐,可以看到数公里之外的一种老鼠。 而“鹰派”的特点,就是敏锐地观察到最远处的细微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思考可能造成的一系列最坏后果,并且根据后果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行动。 而这种微小变化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在经济管理里面,又被称为“蝴蝶效应”。 所以,保守派对这些关键的细小变化采取别人看来可能过于强硬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经常就表现成为“势不两立”,不是做我的朋友,就是做我的敌人。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要把婚姻说得这么严厉,或者如此残酷? 其实,世界上最严厉的语言都不能跟婚姻的残酷相比。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女朋友相处得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谈婚论嫁了。 但是,这是最大的错误观念! 男女朋友相处和婚姻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男女朋友是“同甘”,而婚姻是“共苦”,决然不同。 男女朋友做的是加法,双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一起去吃饭、看电影、购物、卡拉OK、泡吧、旅游等等,是增加消费的行为。 而婚姻是典型的经济学,或者说是经济学里的经济学。 在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相互看到的都是缺点,然后持续地在做减法,削减自己的消费,比如说在家吃饭、看盗版DVD或者电视,减少购物,加班或者赚外快,省钱为孩子买奶粉和读书,为买房子操心,为医疗操心,为养老操心,为老人操心等等。 所以,每个婚姻最后往往会走向极端,不是成为互相无法分离的终身伴侣,就是让人心力交瘁的破裂关系,成为仇人的也不在少数。

  在西方保守主义的文化中,因为预见到了婚姻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在法律的力量已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诉诸于教会的道德力量。 在结婚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去教堂,让上帝见证两个人的结合。 而这是整合婚礼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人们并非以快乐来对待的,而是在上帝面前庄重的承诺。 在婚礼上,双方要相互起誓: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们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现在,中国的很多婚礼也开始宣读这段话,以见证两个人的婚姻。 但是,人们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以快乐的方式宣读这段话,谁去真正理解它背后积淀着无数失败婚姻总结出来的最简单的原则和话语呢? 

  另外,婚姻同时意味着相互献身,相互牺牲。所以,在结婚仪式上,牧师会问新郎:某某某,你愿意承认接纳某某为你的妻子吗?新郎回答说:我愿意。 牧师再问:你当以温柔耐心来照顾你的妻子,敬爱她,唯独与她居住。要尊重她的家庭为你的家族,尽你做丈夫的本份到终身。不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并且对他保持贞洁吗?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新郎回答:我愿意。 我某某某愿意承受接纳某某做我的妻子,和她生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愿意终生养她、爱惜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然后,牧师问新娘:某某,你愿意承认某某某为你的丈夫吗? 新娘回答:我愿意。 牧师问新娘:你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当常温柔端庄,来顺服这个人,敬爱他、帮助他,唯独与他居住。要尊重他的家族为本身的家族,尽力孝顺,尽你做妻子的本份到终身,并且对他保持贞洁?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新娘回答:我愿意。我某某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承受接纳某某某做我的丈夫,和他生活在一起。 牧师:请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那么,什么是鸟瞰全局? 我们回到经济关系分析上,来看因为结婚而被逼成为房奴的过程。 成为房奴,往往会牵扯到五个方面的利益体:房地产行业,女方家长,女方,男方,男方家长。 这是个以男、女两方为冲突焦点的博弈过程。在博弈过程中,因为男女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派生出好几种结果。 我就再罗嗦罗嗦,把这几种结果罗列一下: 


日期:2009-12-16 22:34:30

  (继续)
  (我总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时候思维跳跃太快,请各位朋友见谅。 不过,我最后总要绕回来,回到相应的主题上)
  第一种结果: 夫妻一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