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劳狄主要的政治对手并不是提出了平民大会法案的沃雷罗,而是该法案的铁杆支持者:保民官拉特里乌斯。沃雷罗一般就事论事,不对政敌进行人身攻击,拉特里乌斯可就不是这样了,小克劳狄甫一上任,拉特里乌斯就立刻指责他跟他的父亲一样是疯狂压榨平民的暴君。他在部族大会的前一天更是当众宣称:元老院所选出的并不是执政官,而是恐吓、谋害罗马人民的刽子手。只不过拉特里乌斯乃一介武夫,并不擅长言辞,说到这里便突然语塞,一时想不出要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澎湃汹涌的激情,于是在若干分钟难堪的沉默之后,拉特里乌斯用表决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蹩脚的讲话:“公民们,我不擅长演说的艺术,但明天请你们见证我的行动,我将誓死让这议案在公民大会上通过!”
日期:2012-01-08 11:47:01
第二天,保民官们在公共广场上召开了部族大会,贵族们也早早到场,准备打响一场阻击立法的战争。拉特里乌斯命令那些还没轮到他们投票的人先把地方腾出来,但年轻的贵族死死的霸占住了广场,试图阻碍投票的进行,恼怒的拉特里乌斯立刻命令他的侍从去逮捕那些不听话的家伙。小克劳狄见状也站了出来,他谴责拉特里乌斯滥用职权,因为保民官并不像执政官那样可以管束所有人,他们的职责只限于维护平民的权益,何况就算是执政官也不能把人撵出公民大会。
拙于言辞的拉特里乌斯被小克劳狄说得张口结舌,愣是讲不出话来,在磕巴了半天之后他狂怒地命令手下立刻把执政官从广场上赶出去,而小克劳狄也毫不示弱,派手持法西斯的侍卫官前去逮捕犯上作乱的拉特里乌斯。这时的罗马已经出现了两个完全对立的政治体系:平民们有自己的部族大会和保民官,贵族们则有百人队大会和执政官,现在两边都要逮捕对方,也不知道究竟谁的权力比谁大。而平民们和贵族们当然是各自站好队伍,暴躁点的直接冲到第一线动手动脚,剩下的则提供口水支援,一时间场面变得极其滑稽和混乱。
日期:2012-01-08 11:51:14
好在罗马的政治体制倒还有那么一点优越性,那就是执政官有两个人,一个发疯了另外一个还可以稍微制衡一下,要是执政官只有小克劳狄一人,那这事儿恐怕真的是没法收拾了。另一位执政官提图斯·昆图斯(Titus Quinctius)好说歹说,总算说服贵族们把脾气火爆的小克劳狄架出了会场,这才制止了一场大规模的群殴。他呼吁人们冷静下来,先休会片刻:一小段时间的休息不会剥夺人们的权利,相反可以让人们重新拾回自己的智慧。昆图斯向人们保证:罗马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贵族只不过是人民的仆人,而执政官则是贵族的仆人。
昆图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平民冷静下来,又费了更大的力气才让小克劳狄冷静下来。贵族们缩回元老院进行了一番内部研究,觉得平民大会这玩意是怎么也挡不住了,再斗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妥协一下表个姿态得了。尽管小克劳狄大骂这些人是懦夫、是使贵族丧失国家控制权的罪人,但他以孤掌之力,终归难以回天,只能坐看平民大会从提案正式变成了罗马的法律。
公元前471年,第一个由平民大会选出的保民官诞生了。不过作为对保民官权力的限制,竞选产生的保民官从两个变成了五个(过去只有两个是选出来的,这两个人往往会再指定三个),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否决同事的决议,这倒是符合罗马共和制度的一贯精神,就是没有人能拥有不受制衡的权力。尽管如此,这一年对平民来说仍是获得了阶段性胜利的一年。
日期:2012-01-09 08:52:45
野蛮与温和
在罗马人忙着内乱的时候,沃尔西人和艾奎人正在他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而且这些人打着非常美好的小算盘:罗马平民应该会脱离组织来投奔他们。后来他们听说罗马的内乱已经平息,于是掉脸撤出了罗马。
罗马人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一点小小的报复是在所难免的。昆图斯率军杀向了艾奎人的老巢,而小克劳狄则负责对付沃尔西人。
小克劳狄由于平民大会的诞生,觉得自己有负元老院交给他的对付刁民的神圣使命,内心感到了深深的挫败与屈辱。他在罗马城里的时候还要忌惮一下保民官,率军离开罗马之后终于可以好好的解放一下了,于是把自己的怒气完全撒到了那些平民士兵的身上,没事就把人家往死里整。
这种态度显然会激起手下士兵的逆反心理,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慢慢吞吞,小克劳狄要是叫他们急行军,这些人马上就会表演蜗牛步法,能无视的命令也尽量无视掉。等到阳奉阴违的习气逐渐蔓延开来之后,这些士兵更是公开抗命,完全不感到恐惧或羞耻。即使是强硬如小克劳狄这样的人也不得不对眼前的情况感到恐慌。他转而跑去欺负手下的百夫长,指责百夫长们没有以身作则,所以才导致军纪败坏,还大骂这些人是“保民官”或者“沃雷罗”(很明显,设计了平民大会的沃雷罗的名字在小克劳狄这里是个贬义词)。
日期:2012-01-09 08:55:13
沃尔西人对罗马军队里的这些小龃龉也是了如指掌,他们希望小克劳狄手下的士兵会像当年卡索·费边手下的士兵那样临阵脱逃。事实上小克劳狄现在的状况要比卡索同志糟糕多了,卡索的手下只不过是拒绝战斗,小克劳狄的士兵恨不得把指挥官千刀万剐杀之后快。罗马士兵的底线是,只要营寨不丢掉就行了,所以当两军交战的时候,罗马人一触即溃,飞快地逃回了大本营。等到沃尔西人打到军营门口,罗马人又把对手好好的教训了一番,但是他们却拒绝追杀敌人的残兵败将。
这种消极怠战的态度引起了小克劳狄的极大不满,他召集了所有的士兵前来开会,决心用最严厉的手段杀鸡儆猴。不幸的是,除了军官以外,没有任何人到场,而那些到场的军官也纷纷劝告小克劳狄千万不要试图检验自己作为指挥官的权威有多大,因为这权威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部下对指挥官的服从程度。那些毫无战意的士兵们则在营寨里吵吵嚷嚷着要求从沃尔西人的领土上撤军,丝毫不顾敌人已经打到营寨门口的事实,如果克劳狄一意孤行的话,军队哪怕出现哗变都完全是有可能的。这仗眼看着是根本没法打了,小克劳狄只好灰溜溜地选择了撤退。
日期:2012-01-09 09:00:37
第二天清晨,罗马的军号手吹响了撤军的号角。这在沃尔西人听来简直就是进攻的号角,他们开始猛攻那些乱哄哄的罗马士兵的后翼,罗马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杀搞得方寸大乱,没有人理会指挥官重新组织战线的命令,每个人都自顾逃命,场面活脱脱的变成了《大逃杀》。
罗马人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和被丢弃的武器,争先恐后地逃到了一处安全地带。气急败坏的小克劳狄立刻把散兵游勇集合了起来,对士兵们进行了最严厉的处罚。每一个丢弃了军旗的旗手、抛弃岗位的百夫长和领双薪的老兵都被当场斩首,剩下的逃兵则按“十一抽杀令”,每十个人中间抽签抽出一个杀掉。
在小克劳狄惨败给沃尔西人的同时,另一个执政官昆图斯却是和手下的士兵相敬如宾。罗马人只要一团结,那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昆图斯把艾奎人给揍了个满地找牙,获得了极其丰厚的战利品。他把掠夺来的财物分发给了士兵们,并且对他们的勇气进行了高度赞扬,这种精神上的褒奖甚至比物质奖励更让人愉悦。昆图斯对士兵们的友好使得这些士兵对元老院和贵族的仇恨度也一并降低了,毕竟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指挥官是通过百人队大会选出来的。
这一年的两场战争就这样在截然相反的结局中结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