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得太久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名声正在慢慢死掉。我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却要面对你们的怀疑和憎恶。曾几何时我还有着和布鲁图一样的好名声,而如今人们却担心我变成和那些勾结塔克文的贵族一样的危害罗马自由的叛徒,变成像塔克文那样垂涎于权力的人。难道我的名誉是如此根基脆弱,以至于你们用我住在哪里,而不是我的为人,来评判我的品格?不会的,朋友们,我的房子不会威胁到你们的自由。既然如此,我就把房子建在地面上,不,我索性把房子建在山脚下,以此表示我永远不会把自己凌驾于罗马人民之上,这样每个罗马公民都可以住在我的上面,顺便监督我这个不受信任的执政官。”
日期:2011-12-18 15:07:38
瓦雷列乌斯立刻命人把别墅的建筑材料全部搬到了山脚之下,他还当场宣布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法律,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条:一是罗马公民对官员的决定有上诉权,由公民大会来决定官员的决定是否合理——这条法律极好的保障了罗马平民的利益;二是任何试图在罗马恢复王政的人都将被处以极刑,并没收所有财产。接着他又举行选举,选出了接替布鲁图的执政官:年迈的卢克雷修斯,也就是卢克蕾西娅的父亲、被驱逐的倒霉的前执政官科拉提努斯的岳父,如此一来,当年卢克蕾西娅在临死前所托付的推翻塔克文暴政的四个功臣就算是都轮流当过罗马的执政官了。
瓦雷列乌斯凭着这一系列的决策,不但洗刷了自己的坏名声,而且重新赢得了民众的尊敬和爱戴,被人们赋予了“人民之友”的称号,第二年再次连任了执政官之职。此后瓦雷列乌斯再接再厉,设立了财务官制度,从此以后执政官不再拥有干涉国家财政的权力,国库被交给了财务官专职负责,以防罗马再出现像塔克文那样腐朽专断的独裁者。
不过瓦雷列乌斯那条“任何试图在罗马恢复王政的人都将被处以极刑”的法律倒是后患无穷,成了日后几百年来罗马的权力家们进行政治斗争所用的最好武器。如果你能证明你所杀死的人是个妄图称王的家伙,那你不但无过,而且有功。问题是“动机”这种东西是非常模糊的,有时往往无法被严格证明,被杀的人中有的是真的想称王建立个人独裁的,比如凯撒,但有的却不是,比如后来在罗马推行土地改革的格拉古兄弟。
瓦雷列乌斯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在公元前503年病逝的这六年间,有四年时间都当上了执政官,而此期间除了另一个执政官提图斯·卢克雷修斯(此人和卢克蕾西娅的父亲虽然同名,但并非同一个人)做过两任以外,其他人都只做过一任,可见瓦雷列乌斯受欢迎的程度。在罗马共和国刚刚诞生的婴儿期,重要的决策基本都出自他之手。
很快瓦雷列乌斯就迎来了他在任时期最大的挑战。塔克文就像所有那些总是无法彻底消灭的反派角色一样,“我还会再回来的”,没过多久他就又从伊特鲁里亚人的城邦中间找到了一个极其强悍的同伙:克鲁希姆的国王波赛那。
塔克文央求波赛那不要让贫穷的伊特鲁里亚同胞过着风餐露宿的流亡生活,当然这种苦情牌并不管用,于是他又打出了一张高明的利益派。他警告波赛那:如果罗马的“共和制”继续被纵容下去,很快其它城邦的人也会纷纷效仿,整个国家的上下级关系都将被搞乱,国王们将被统统赶走!这番威胁让波赛那深感担忧,何况让塔克文做罗马国王却是也符合伊特鲁里亚人的利益,又一场战事一触即发。
日期:2011-12-20 12:43:40
波赛那的来袭让罗马元老院深感恐慌。当时克鲁希姆的国力远比罗马强大,波赛那更是声名在外的统兵能手,可谓是罗马建国二百年来遭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元老院担心民众会因听到波赛那的名头而吓破胆子,为了换取身家性命而向塔克文妥协,但元老们内心深深地明白,用自由去交换安全的结果是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元老院唯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团结所有的罗马民众。他们深知罗马军队在野战中不可能是波赛那的对手,只能放弃城外的农田,固守城池之利。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长期围困,他们把盐业全部收归国有,以增加国库的收入,如此一来,一可以派出使者到沃尔西人和库迈人的城邦收购粮食,二可以用来免除穷人的税赋。元老院声称:只要由富人来缴税就可以了,穷人的任务是把后代养育好。这种政策果然收效,整个罗马无论平民还是贵族,穷人还是富人,都紧密的团结了起来,决心跟塔克文决一死战。即使是在日后被大军围城的苦难日子里,也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向塔克文投降,所有的罗马人对“国王”一词都是极端痛恨。
虽然罗马做了很多准备,但波赛那率领的伊特鲁里亚大军势不可挡,仅靠一次突袭就攻占了罗马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台伯河西岸的强尼克罗丘要塞。波赛那准备直接进攻罗马,但他缺乏渡河的工具,只能从台伯河上的一座木桥上通过。驻守在强尼克罗丘的罗马军队被波赛那打得屁滚尿流,他们正准备从木桥上逃回台伯河东岸时,有一位叫克勒斯的勇士把准备逃跑的罗马士兵给拦了下来。克勒斯对他们吼道:“如果这座桥被敌人占据的话,那罗马就完了,自己的家园被毁了你们还能逃到哪儿去呢!?就算你们要逃,但逃之前一定要把这座桥毁掉!现在我一个人去阻挡敌人,你们不管是用刀砍还是用火烧,总之一定要毁掉这座桥,越快越好。”
克勒斯英勇地站在了桥头阻挡敌人,只有手上的盾牌和宝剑陪伴他。敌人被他的勇气所震慑,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这时有两个曾为罗马立下战功的贵族拉提乌斯和贺米尼斯被自己的荣誉心驱使,掉头到木桥上和克勒斯并肩站在了一起。伊特鲁里亚人发动了试探性进攻,但这三人借助桥头狭窄的地形,靠他们精湛的武艺和大无畏的勇气挡住了敌人。当木桥已经被毁坏得差不多时,克勒斯催促拉提乌斯和贺米尼斯赶紧撤退,再一次独自站在桥头阻挡波赛那人的大军。他用蔑视的语气向对方的统帅提出挑战,问他有没有种和自己单挑,还嘲笑敌人只不过是暴君的奴隶,如今居然想让罗马人遭受相同的命运,实在是可笑之极,这简直就像朝鲜人叫嚣要统一韩国一样吗!
日期:2011-12-20 12:52:42
伊特鲁里亚人的统帅见识过克勒斯的武艺之后当然不敢贸然和他单挑,而底下的士兵们也知道,虽然克勒斯不可能挡得住这么多敌人,但先上的人多半要做炮灰,这种时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大家都在指望别人先往上冲。于是这些人猥琐的站在远处向克勒斯投掷长矛,但克勒斯挥动手中的盾牌,将长矛一一抵挡了下来。伊特鲁里亚人考虑到再这么猥琐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们果断决定一起往上冲——哪怕挤也要把克勒斯给挤下桥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对岸的罗马士兵终于将木桥彻底破坏掉了,克勒斯纵身跳进了台伯河,在罗马士兵们的欢呼声中躲过了伊特鲁里亚人扔过来的一支又一支标枪,回到了自己战友的身边。
罗马人慷慨地赏赐了立下大功的克勒斯,在市中心为他竖立起了一座雕像,还赐给他大面积的土地:只要克勒斯的犁一天之内所能圈到的地,全都归他所有。在之后罗马城被波赛那的大军围困的物资匮乏时期,许多罗马市民都自发地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满足克勒斯的需要,这是他们表达对这位勇士敬意的方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