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历史:人体设计与进化之谜 事关上帝与科学》
第10节作者:
青史银钩 这一通病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能源,因为很多动物跑死的时候身上仍然存留着大量脂肪,被追杀的肥猪端上桌的时候仍然是肥猪。
那么根源在哪里呢。
在于散热性能不佳。
在热量的保存与散失方面,动物存在着两难选择。
首先,它们需要保存热量,这是活下去的本钱,对于恒温动物更是如此。而同时又要注意散发热量,不然稍一动作就会被热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极熊,北极熊的行走永远是慢腾腾的,就因为它的皮毛保温性能太好,稍一加大运动量,立即会把自己热中暑,甚至直接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
凡是迫不得已,需要长距离奔跑的动物,首先就要处理好散热问题,随便瞎跑是要送命的。不同的哺乳动物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狗,它们主要靠大口喘气,太热的时候会把舌头伸出老长来,这样散热效果就会更好;猫的舌头不长,所以它们主要在晚间凉爽时活动,或者与主人一道呆在空调房间里;没人疼爱的羚羊则把小静脉作为散热器,就像是卡车的散热管一样,通过血液交换而迅速降低动脉血的温度。
同时,这些动物还会相当注意控制运动的激烈程度,除非遇到生命危险,一般不会狂奔不已。为了追逐水草而长距离迁徙的角马会经常休息,一来是为了吃点草补充能量,一来是为了散失热量。
没有动物能摆脱热量平衡约束。
人类,当然也同样如此。
日期:2011-12-27 16:38:37
¤¤¤¤¤¤¤¤¤
¤¤¤¤¤¤¤¤¤
¤¤¤¤¤¤¤¤¤
¤¤¤¤¤¤¤¤¤
人类在很多方面都大大低估了自己的身体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如狮子强壮,不如豹子跑得快,不如猫那样灵巧,甚至连狗都不如,因为嗅觉比不过人家。但现在人类学家已经在重新考量这个问题,事实上人类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骄傲的本钱,比如长跑能力,人类在自然界中就独占鳌头。
大约在两百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非洲草原撒开双腿开始了长跑运动。他们腿很长,远远超过了其他灵长类动物,所以迈开的步伐也很大。又宽又硬的膝关节和强健的腱肌都是其他猿类所没有的,这些设备没别的用处,就是为了跑步,特别是跟腱,平时走路时都用不着,跑步时却离不开它。
人类还有一个肥大的屁股,而这屁股也是有道理的,那不只是为了自己坐着舒服,黑猩猩也经常坐着,但它们的屁股就不大,更不肥。肥大屁股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那发达的臀肌上,这对跑步至关重要,可以平衡躯干,防止身体前倾,不至于跑着跑着一头栽倒在粪堆里。
所以,人类是天生为长跑而设计的动物。
为什么人类要长跑呢?
这问题现在应该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在那个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草原上,没有哪种动物会主动把自己送到人的嘴边,而且那时的人们还不懂种植,不会养殖,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途追杀。
为什么是长途追杀而不是短程追杀呢。
因为短程追杀不是人类的专业,在非洲大草原上早已云集着众多高手:狮子,猎豹,鬣狗还有狒狒等,都是短程猎杀专家,特别是狮子,成败只在一击之间,一击失手,则当即罢休,根本无意远追。因为它明知自己根本跑不过草食动物。
所以长途追杀是早期人类的最佳选择。
因此,它们被人类学家称为狩猎猿,两百多万年前就已具备了跑马拉松的实力。狩猎猿的追击是很可怕的,它们不偷袭;不隐蔽;也不下陷阱,当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更不使用什么像样的武器,刀枪棍棒都是后来的发明。它们只有一招:不急不慢的持续追赶。
猎物在这种持续追击之下,不能吃草,无法喝水,没有片刻休息,一直处于惊恐之中,而越是惊恐则越消耗能量。
除了成为人类的美餐,它已别无选择。
现在非洲桑人仍在采用这种捕猎技术,美洲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也深谙其道,方法很简单,就是死追,有时会盯着一头鹿追上一天一夜,有时可能会带上点干粮,一旦开始就穷追不舍,则中途不换人,不喝水,不休息,直到把猎物追服了为止。
也就是说,长途追杀是有效的。
要证明人类有过狩猎时期,这个相对方便,比如在大约200万年前的化石中,人类的遗骸附近已发现很多动物化石,这表明人类已开始屠宰动物,而且,此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增大,这只能得益于肉食营养的增加。这些肉食不可能有人送上门来,只能来自于狩猎。当然,也有可能来自于肉食动物吃剩的残羹冷炙,但是抢夺剩饭的竞争者实在是太多了,人类在这方面根本不具优势。你可以想像一下,你首先必须赶走狮子,然后还要对付成群的鬣狗,它们是剩饭的有力争夺者,此外还有天上盘旋的秃鹫。
与其和它们争一顿饭,还不如自己去追杀来的更安全。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回到正题上来了,人类这么能跑,难道就不担心身体过热吗?特别是非洲的阳光那样的毒辣。
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要提防身体过热。
所以人类拥有所有动物中最为精良的散热设备:脱了毛的皮肤。
人类脱毛是为了在追捕猎物时更有效的散热,这就是散热理论的核心思想。因为脱毛的目的是为了狩猎,所以又称“狩猎假说”。
日期:2011-12-27 20:52:04
插曲
文化进化
在探讨人类的生物进化的同时,另一批学者开始研究人类的文化进化,因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动物成长为文质彬彬的现代人,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文化也与动物本身一样,也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比如我们中国,先是百家争鸣,各种人发生了各种声音,每种理论都在表述着自己的治国理想,后来儒家文化成为统治文化,而儒家文化在出现之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儒家文化进行不断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儒家文化,和当时孔子提出的理论,已经相差很大了,有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但这种文化却越来越适应人们的需要。现代中国仍然批判性的接受了儒家文化,这正是文化进化的一个典型例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生物进化一样,我们每个人也同时在经历着文化进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文化进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比如在二十年前,电脑还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东西,而现在却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网络用语就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
我们要想更好的生活,不仅要适应环境,也要适应文化。
日期:2011-12-28 10:52:07
¤¤¤¤¤¤¤¤¤
¤¤¤¤¤¤¤¤¤
¤¤¤¤¤¤¤¤¤
¤¤¤¤¤¤¤¤¤
要想了解人类的皮肤在散热方面有什么特色,先看看它的结构,你会发现确实与众不同。
在不使用风扇的天然条件下,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有效手段就是出汗,哺乳动物大多具有三种出汗途径,那就是分布在皮肤上的大汗腺、小汗腺和皮脂腺。大汗腺和皮脂腺都与毛囊相通,出汗时含油量大,所以把毛发搞的油光鉴亮,如果出汗太多,油脂太重,甚至会把毛发粘在一起,头油较重的朋友对此应该有印象,所以散热效果一般。对散热最重要的是小汗腺,它们密集的分布在皮肤下,直接向体外开口,主要分泌盐与水分,可以带走大量热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