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58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了,人世间的事,讲究的师出有名。袁绍打曹操,也要师出有名。
  因为曹操现在是丞相,是皇家威权的代言人。曹操想打谁,那是替天行道;袁绍想打谁,却要颇费思量。
  便让书记陈琳写战斗檄文。
  战斗檄文不好写啊,它难就难在要将自己比作正义的化身,把对手视作跳梁小丑。只有写到这个程度,打起仗来才能信心满满,真把自个当作正义的化身了。
  陈琳一挥而就,一文成名:“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客观地说,陈琳写的这个战斗檄文已经涉嫌人身攻击了。不仅骂了曹操,还骂了曹操的祖宗十八代。但陈琳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写。
  因为——解气。
  作为大汉官场几经浮沉的人物。陈琳素有才名,在灵帝时就已是资深主簿。到了献帝时代,陈琳的战斗檄文都已经写油了。所以,陈琳写的每一篇战斗檄文都遵循这样一条原则:
  辱骂与恐吓才是战斗。
  我就骂你曹操了,怎么着吧?
  没把曹操怎么着,相反,倒把他的头风病治好了。
  当时的曹操正卧病在床——他得头风病已经好几天了,头疼欲裂。就是在这样的当口,陈琳版的气死人檄文传到了许都,传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看完之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见过会骂人的,没见过这么会骂人的。
  冷汗过后,头风顿愈,曹操呵呵一笑,开始点评此篇檄文之不足:文笔是不错,武略差了一点。
  因为会骂人并不是正义的化身。就像搞政治的人骂人不带脏字一样,曹操觉得,陈琳还是嫩了一些。他轻轻地把这篇檄文以一个优美的角度扔到墙角,一时间很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感觉。
  孔融却是忧心忡忡,他认为袁绍势大,不可与战,还是讲和算了。
  孔融总是这样,行谨小慎微事,做四平八稳人。原因却不是胆小,而是他看到了袁绍的强大。
  因为袁绍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等都是智谋之士;田丰、沮授都是忠臣;而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的像高览、张郃、淳于琼等都是世之名将。这简直是文韬武略的梦之队啊,仗还怎么打?
  荀彧也看到了袁绍的强大,但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袁绍的不强大。
  作为顶尖谋士,荀彧看事看人喜欢正反两面都看。荀彧以为,只有这样去看,才能把人事看透。不错,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这些人是很牛,可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这几个人,谁看谁都不顺眼。他们在一起,所起的作用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时间一长,袁绍集团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则逞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皆碌碌等辈,怕他个鸟!

  曹操豁然开朗。是啊,怕他个鸟!人世间的事说到底都是鸟事,“不怕、不悔”才是正途。他决定出兵。兵分两路。一路由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引军五万,打着丞相旗号,挂羊头卖狗肉去徐州攻刘备。另一路曹操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

日期:2009-10-27 07:52:33

  出来混,就不是为了和平
  黎阳。
  泾渭分明的黎阳。
  引而不发的黎阳。
  一切都被荀彧不幸言中——袁绍集团内讧了。从八月到十月两个月时间里,袁绍手下的谋士将领们只干了一件事。

  勾心斗角。
  许攸看不惯审配领兵,沮授又恨袁绍不用他的计谋,所以各不相和,不图进取。要命的是袁绍自己也心怀疑惑,不想进兵。这仗打得无趣。准确地说是没打起来。曹操等得不耐烦,叫弟兄们先盯着,自己竟回许都过冬去了。
  在徐州战场,刘岱、王忠则开始了猜拳游戏。
  猜拳的目的只有一个:谁先进兵。刘岱说,你先去。王忠说,你先去。刘岱说,他奶奶的我是主将,怎么先去?王忠说,那这样,我们一起领兵去攻。刘岱说,好了好了,抓阄好了,谁抓着谁去。
  于是这场战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由王忠打了头炮。因为他不幸抓着了“先”字。

  王忠很快就成了关羽的俘虏。因为要论武功,关羽实在比他强出了好多。
  事实上,关羽是可以让此人停止呼吸的。但他没有。关羽活捉了王忠——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关羽的武功,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刘备的焦虑与担心。
  他不敢得罪曹操太深。
  难得的是,张飞这一回也善解人意。在接下来某个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张飞智勇双全地活捉了刘岱。
  刘备跟已然成了俘虏的刘岱、王忠摆事实讲道理,希望他们回许都好好转达他刘某人的善意。刘岱、王忠一听自己可以死里逃生,忙信誓旦旦地拍胸脯,声称愿为世界和平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曹操却不想和平。
  曹操以为,出来混,就不是为了和平。当然,真要和平,也不是不可以——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唯一的条件。
  他要拥有天下。人人都臣服于他。只有在此条件下,曹操才真心希望世界是和平的。
  是充满爱的。
  但此时,毫无疑问,他的心里没有爱,只有恨。
  他把刀架在这两个回来报信或者说求情的人脖子上,随时准备让他俩离开人间。

  孔融拦住了他。
  孔融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解气,而是权衡利弊。孔融说,此二人本非刘备敌手,如果杀了他们,恐失将士之心。
  因为,大部分将士都不是刘备敌手,他们会物伤其类的。
  曹操认可了孔融的判断。
  这是一种悲伤的认可。曹操本来想豪情万丈,一举拿下刘备的。没想到战事竟这般不顺。当然,既便如此,曹操的万丈豪情也没有消失,他要亲征,让刘备死翘翘。

  孔融再次拦住了他。
  不错,曹操亲征是很可怕,可现在时节不对。天寒地冻的。孔融建议不如先派人招安张绣、刘表,等来年开春再打徐州比较好。
  曹操一声叹息,为老天的不合时宜。
  张绣没想到自己一夜之间成了绩优股。
  左边是曹操的特使刘晔盛情邀请他加盟曹操共图大业,右边是袁绍的特使呈上书信要招安他。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此二人,究竟谁的明天会更好呢?坐在襄城内愁眉苦脸的张绣茫茫然不知所之。

  他拿不定主意。
  谋士贾诩替他拿定了主意。贾诩拿主意的方式比较粗暴。他当着袁绍特使的面将其呈上的书信撕得粉碎,然后叱责他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容的人,怎么可以容天下人?
  袁绍特使面红耳赤地走了,张绣则目瞪口呆——他理解不了贾诩的决绝。
  张绣以为,世间事留有余地比不留余地要好,因为可以周旋,可以给自己以退路。但是贾诩却认为,世间事不留余地比留有余地要好,因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贾诩的人生观是:给自己以退路的人,注定首鼠两端,成不了大事。
  张绣不解。他说,现在袁绍在兵力上比曹操强,手下谋臣武将很多,我们选择曹操,是不是一个错误?另外,曹操先前和我们有仇,他到底能不能容我等呢?

  贾诩摇头,为张绣的患得患失。
  和鼠目寸光。
  贾诩说,看一个人的强大不能看现在,要看将来。同样,看一个人的强大也不能看兵力,要看人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叫名正言顺。我们从了他,那叫明媒正娶;另外,袁绍强盛,我们以少从他,他必然不以我为重,这样,我们就很鸡肋。曹操虽弱,意外得我,那重视程度肯定超过袁绍。至于曹操先前和我们有仇,他到底能不能容我等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为什么不是问题?张绣不解。
  因为——贾诩忧伤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仇恨,只有永远的欲望。人人跟着欲望跑。曹操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大家都别装,将自己装成圣人。
  张绣听了,一时默然无语。但是默然之后是默许。他,同意降曹了。

日期:2009-10-27 18:21:59

  谁的青春有我狂
  几天之后,已然降曹的张绣成了扬武将军,贾诩则被封为执金吾使。这听上去很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当事人却不觉得黑色幽默。因为这样的时代,幽默是生活的常态,一本正经反而不正常了。
  曹操继续志存高远。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刘表。
  降服刘表。
  像降服张绣一样降服刘表。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刘表不是张绣,他比张绣牛逼多了。不动一兵一卒仅凭口舌之利让刘表归顺曹操,非非常之人不可为。
  祢衡就是非常之人。

  很多年前他就是非常之人,很多年后他还是非常之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