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27节作者:
麻辣摇滚 曹操一向以为,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得到什么东西,必须自己动手去抢,而不能靠他人赏赐。抢来的东西远比赏来的东西来得可靠。这是他的一个人生经验。
为了向刘备传达他的这个人生经验,曹操再次蠢蠢欲动。
他要出兵了。
目标是徐州。
兵没出成。
荀彧拦住了他。
因为他感受到了某种危险的迫近,尽管曹操毫无知觉。
荀彧是个谋士。
大谋士。
作为大谋士的一个特征是荀彧的眼睛。
他的眼睛很特别。特别在看问题的角度上。
荀彧看问题不像一般人,只看到正面。
一般来说,荀彧看问题是不看正面的。他只看侧面与后面。
这叫见常人之所未见。
那么这一次荀彧看到了什么呢?毫无疑问,他没有看到刘备,也没有看到徐州。在他眼里,他们都是问题的正面,是不值一看的。
荀彧看到的是兖州。
还有吕布。
他们才是问题的侧面与后面。
曹军一旦再征徐州,兖州必定有失。因为吕布亡我之心不死。所以兖州一定要留兵。留兵多少合适?留兵多则徐州攻不下,留兵少则兖州有失。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到时候徐州未得,兖州又失,是谓彷徨失措。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兖州没了,徐州攻下来了,但这种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现在的徐州不是陶谦的徐州,而是刘备的徐州。是民心可用的徐州,是士气可用的徐州。总之,是铜墙铁壁的徐州。这样的徐州,能攻下来?即便能攻下来,是否可以守得住?这一切都是大问题啊。
曹操胆战心惊了。
为荀彧的这一番见解。
他不得不绝望地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必自己动手去抢而白得的东西,而这竟然是刘备装B后的一个胜利成果,曹操的心里那真叫一千个不服气一万个不服气。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极度渴望发泄,渴望为集结起来的部队寻找一个突破口。那么,曹操能如愿以偿吗?
日期:2008-10-30 12:27:02
干嘛要有底线?
突破口依然是吕布。
只能是吕布。
因为打吕布没有后顾之忧——刘备这样一个小心谨慎之人。现在是只求自保,哪还有攻人之心。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仁慈的人大多进攻欲望不强。不管什么东西,一定要他人送到他手上为止。即便这样,到手的东西也要一推二推三推,实在是推无可推再半推半就地收下。
这是仁慈之人的一个特点。
刘备就是这样。
他不敢突破自己。
因为,一旦突破自己,他就不是刘备了。在依靠一颗仁慈之心得到一些东西时,他注定要失去另一些东西。
对于这些失去,刘备安之若素。
曹操算准了刘备的安之若素,所以他向濮阳进发了。
这一次,他一定要拿下吕布。只有拿下吕布,才能拿下刘备。这是一个正确的进攻秩序。
因为吕布和刘备,是两个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一个是豺狼,一个是兔子。不与豺狼争食,而直接将豺狼当食物,曹操的人生,可谓凶悍无比。
吕布也凶悍无比。
他站出来了。
独自站在濮阳城外,迎接曹操的千军万马。
不错,吕布也是这样的人,自信人生二百年,中流击水三千里。他奶奶的,谁怕谁啊!
陈宫却还是怕怕。
不是怕曹操,而是怕吕布。
因为他绝望地发现,在经过短暂的谦虚谨慎之后,吕布同志又开始骄傲自满了。谁的青春有我狂。帅哥吕布当风而立,睥睨曹操的千军万马。
也睥睨陈宫的苦口婆心。
陈宫一向以为,打赢一个人是容易的,打赢一支军队是很难的。不错,在一对一的较量中,吕布是不输曹营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吕布一个人打得过一支军队吗?
打赢一支军队,武功是最靠不住的。
计谋也不大靠得住,因为曹军中多计谋之士。
靠得住的是大局观和气度。
只有这样取得的胜利才是完全彻底的胜利。
吕布有大局观吗?
吕布有气度吗?
没有。
所以陈宫对吕布苦口婆心,希望他不要做一个勇士,要做一个统帅,做一个有大局观和气度的统帅,做一支军队的灵魂人物。
吕布依旧要做勇士。
因为吕布觉得,只有先做好勇士,才能做好统帅——要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嘛,要身先士卒嘛。仗是怎么打出来的,不是靠耍嘴皮子耍出来的,而是靠人头落地砍出来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吕布的生存价值就是做勇士。和陈宫比计谋吗?那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所以,只能比武功。吕布要以自己的绝世武功豪迈地告诉陈宫——
在这个世界上,武功有时候比计谋更重要。因为武功里有计谋,武功其实就是最大的计谋。
但是意外发生了。
曹军里来了个陌生的对手。
许褚。
许褚是新近加盟曹操的一个勇士。和吕布一样,他的生存价值也是做勇士。
他们打了个平手。
吕布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遇到过和他打成平手的对手。
许褚也觉得不可思议。和吕布一样,在此之前他也没有遇到过和他打成平手的对手。
两个人打不下去了。
打不下去的原因是收不了场。虽然说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收得了场,但此仗例外。
例外在他们的观念上。在这两个武功盖世之人的头脑里,格斗的结果无非只有两个:胜利和失败。
如果不能胜利,他们或许可以接受失败,但他们绝对接受不了平局。他们以为,所谓的平局就是人世间竟然存在着另一个武功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这样的发现让他们气馁。
必须死去一个——他们只追求独一无二。
却又不能死去一个,因为俩人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这是平局的意义之所在。
就这样,在尴尬的平局当中,两个孤傲之人徒劳地攻击对手却毫无结果,这样的感觉于他们而言简直是生不如死。
曹操出手了。
他要打破平局。
作为打破平局的一个重要举措,曹操让典韦等五员大将上场,他们和许褚围成一个圈子,六打一,一定要让吕布死翘翘。
吕布的眼睛睁大了:不会吧,老大,这也太无耻了。拜托,做人有点底线好不好?
曹操笑了。
他是不会给吕布底线的。因为他不是刘备,他是曹操。既然天上不会掉下个徐州城给他,他干嘛要有底线?
一切为了胜利,而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此时的曹操两眼圆睁,要看一场胜利是如何在他手上实现的。
日期:2008-10-31 10:52:09
选择性失明
吕布只得逃了。
世上的事往往是这样,有底线的打不过没底线的。因为后者无所不用其极。
但吕布却逃不回城里。
濮阳城城门紧闭。城头,站着一脸坚毅的田首富。
田首富原本打算给吕布开门的,条件是他战胜对手。
上一次,吕布就战胜了对手,所以,田首富给他开门了——田首富总是这样,给胜利者开门。因为他不想失去自己巨大的财富。
不错,濮阳城可以失去。毕竟这座城池不是自己的。事实上,这座城池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古往今来,濮阳城头坐过多少主人啊,他们都走了,唯独城池还在。
所以田首富对濮阳城不感兴趣,他只对自己的财富感兴趣。当然,他也明白,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财富感兴趣。比如吕布。
比如曹操。
田首富不能剥夺他们对自己财富的兴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讨好他们,以阻挡他们对自己财富的兴趣。
接下来,他要讨好的这个人是——曹操。在田首富看来,曹操的破城已是指日可待。
不,指时可待。
因为曹操无所不用其极。
田首富对无所不用其极的人比较敬佩,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所以,这个黄昏,注定不属于吕布,而属于曹操。
所以,在濮阳城头,唯一有资格坐下来和曹操把酒临风的是田首富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因为田首富于曹操,功莫大焉。
他把城门打开了。
曹操却不想与田首富把酒临风,他只想把他咔嚓了。
曹操不喜欢反复无常的小人。
在先前,田首富帮助吕布设计请君入瓮,紧接着又关门打狗,让他印象极为深刻——
和恶劣。
现如今,田首富先是紧闭城门,赶跑了吕布,又大开城门,请曹操入城。曹操不知道,哪一个田首富才是真实的田首富。
郭嘉却以为,两个田首富都真实,因为他们都属于一个田首富。
跟着欲望走的田首富。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种人,一生只跟欲望走。欲望的方向就是人生的方向。所以他们的一生没有朋友,没有是非,没有底线。虽然有时候高朋满座,四周都是他称之为朋友的人,但他心里知道,这些人并不是自己的朋友。虽然有时候坚持底线,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样子,但随便给点压力,底线马上就断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