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房市50个故事+50道计算题+50个预言)》
第48节

作者: aaffjj123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二、房市愚公买拐的故事
  有一个住着13亿位5000岁的“愚公”的“孔家店村”,他们大多信奉“温良恭谦让”,他们中有许多人姓“范”,赵本山的老搭档范伟的范。  不要以为他们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举世闻名的“赵本山卖拐的故事”和“房奴愚公移山的故事”将永世流传。这二个故事不仅发生在戏台上,在实际生活中天天发生着。被忽悠还兴高采烈地帮人家数钞票,已经成为一种爱好,一种习惯。

  有一天,叫兽和炒拐客来到“孔家店村”,敲锣打鼓,来来回回大喊:“鸡来了,鸡来了,印钞鸡要来洗劫了,村里会连续20年鸡飞狗跳,鸡犬不宁,拿起钱包快跑啊。”
  开发商堵在村口,摆摊向急于到“王屋山”躲避灾难却走路一拐一拐的“愚公”们,源源不断地卖出“用钢筋做的拐杖”。
  “愚公”们掏出二代人的积蓄,拿着“金光闪闪的金包铁的拐杖”,兴高采烈,连声谢谢,往“王屋山”上跑去。
  穿过时间隧道。20年后,在“王屋山”月供不断的“愚公”们之中,一些富翁变成了负翁。
  穿过时间隧道。20年后,不为所动的“智叟”们,紧握自己的现金,仍然在“太行山”挖山(投资)不止,每年获得8%的投资收益,纸币购买力安然无恙。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日期:2011-12-17 12:16:11
  第十一章第4节补印人民币的故事。刻舟求剑的经验主义会害死人
  一、过去30年,因为社会制度大变革而补印钞票。这种历史一去不复返。
  1949年以前,老百姓灾难深重,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外族入侵,战火纷飞,“三座大山”垄断土地住房,普通老百姓10代人也买不起像样的住房。这是大逆不道,最终“被改变”了。

  1949年,把“蒋剥削”赶到台湾,把“帝剥削”赶出中国。“蒋宋孔陈”带走黄金美元,带不走房子。毛诗词有:“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进行“土改”,打倒地主富农,免费分地分房。有10套房子的,留下1套够住的,无偿交出9套。没有房子的,每家免费分配1套。土地也是这样。也就是说,1949年把农村的富人的头发都理光了。

  城市里绝大多数人的房产存款从1978年从几十元起步。1978年前,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禁止剥削,土地、住房、商店、厂房、矿藏、森林、公路等资源处于“没有市场,极少交易,极其低价”的不正常状态。香港的房价已经近10000元的时候,广州三等地段的楼面地价还不到100元。单位需要土地,正俯无偿划拨,一分钱也不需要。普通工人家庭,月工资30几元,居住30平米的住房每月交房租1元多。于是,房价得了“低血压病”,是超低价的计划性民生产品,需要流通的钞票少到像“百年一遇的干旱的云南土地”。这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被改变”了。

  1978年以来,“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禁止剥削→到允许剥削”,“从禁止住房买卖→到支持炒房“。以二线的某市为例,房价由不到100元涨到1万多元,上涨100倍以上;房租涨200倍以上;土地一亩由几千元涨到几百万,涨500倍以上。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价值增多几十万亿元,当然需要补印许多人民币。印钞票矫枉过正,“低血压→到高血压”,住房变成奇高的期货产品,需要流通的钞票多到像“百年一遇的泛滥的长江洪水”。这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最终必然“被改变”。

  日期:2011-12-17 12:28:54
  二、过去30年,因为资产过分低估而补印钞票。这种历史一去不复返。
  原来个人不能开工厂开商店办公司,雇工是剥削要坐牢,整汽车卖东西犯投机倒把罪,企业公司商店全部是公有的。三十年来,民营企业“从基本没有→到满天繁星”,市场总市值增多几十万亿元。这需要补印很多人民币。这种历史不会重演。
  原来矿藏不能交易,矿市从无到有,全国矿藏的市场总市值增多几十万亿元。这需要补印很多人民币。这种历史不会重演。
  原来股票不能交易,股市从无到有,全国股票的市场总市值增多几十万亿元。这需要补印很多人民币。这种历史不会重演。
  三、过去30年,因为人民币购买力过分低估而补印钞票。这种历史一去不复返。

  三十年来经济大发展,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鸡的屁”年增长率平均超过10%,从197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08年的30万亿。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印钞机需要印很多人民币。
  1978年之前。因为旧中国的底子一穷二白,因为西方搞经济封锁,自己搞闭关锁国,与国外在人员、产品和货币的联系极少,因为搞阶级斗争耽误经济生产,生活水平很低,因为实行半供给性半福利性分配,因为农民的生活还处于“自种粮食,自己织布,油灯过夜”的旧模式,1978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所以人民币需要量很少,人民币购买力过分低估。

  1978年全国平均月工资28.6元,基本没有其他收入。1976年以前,老毛的工资最高,也只有402元;35岁左右的县长每月全部收入不超过70元。10年文丨革丨里搞得人人自危,基本上没有红色灰色收入,奖金也没有。1977年,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1984年,家庭资产达到1万元的称为万元户,在一个县也只有二三十个家庭,连一些县级干部也达不到万元户标准。

  那些渲染“通货膨胀将使得富人变成穷人”的人,许多是在30+年大通胀中由大穷人变成大富人,由几百元发展到买入10套8套也是付全款。1978年,国营企业一位工龄10年的车间班组长的属于汗水钱的家庭储蓄难以超过0.2万元,只可以买入10几部自行车。2011年的国有企业一位工龄10年的车间班组长的属于汗水钱的家庭储蓄超过20万元很正常,可以买入600部自行车。

  三十年来,生活大提高,逐步取消凭票供应,暗补变明补,工资和社保向国际靠拢,人民币需要与国际接轨,以二线的某市为例,大约地说:猪肉由0.8元涨到18元;大米由0.14元涨到2.5元;到2010年底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0平方米,民生方面增多的货币流通量就有几十万亿元。这需要补印很多人民币。这种历史不会重演。
  日期:2011-12-17 12:44:16
  四、印钞厂的主力【改革开放补印钞票的印钞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虽然货币具有银行乘数效应,央行向社会增发1元,在实际上会产生几元的作用,虽然市场总市值与钞票增发总量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但确实需要补印几十万亿元钞票。到2011年9月,货币累计发行78.8万亿元。30+年来,货币增发100倍以上。其中,【改革开放补印钞票】占到很大的比重。
  、

  五、“成熟期”的故事。
  你的身高从出生到25岁长高几倍,进入“成熟期”后,今后还能长高吗?
  20+年来,股市从100点最高涨到6124点,61倍,进入“成熟期”后,现在才2400点。
  成熟国家,例如美元、英镑,通货膨胀率高么?
  美国的房价进入“成熟期”,几十年的房价收入比都在3到5一带进行“低位窄幅震荡”。
  六、刻舟求剑的经验主义会害死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