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
第46节

作者: 斯旺的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彼时的魏总只有50岁左右,他知道大华要上市要做大,在任何一个涉及全公司员工的岗位上都不可以任人唯亲。但是另一方面,魏总又是个重感情之人,当初大华创立时,副董事长所在的国企是大股东,如果没有副董事长的倾力支持,大华不可能走到今天,魏总自己的个人财富及声望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

  现在,副董事长颇有点托付后代的意思,魏总明白自己如果一口拒绝以小辛不能胜任为由,那副董事长一定会心里难受。而他的身后,依然站着国企大股东。思来想去,魏总是这样对副董事长说:“我觉得现在你的孙子才上小学不久,他还需要妈妈全身心的陪伴。工会这一摊子毕竟才刚刚正规化,有许多事要做。我担心小辛一分心,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照顾小朋友了。”
  其实,魏总真担心的是依小辛的资历,她做不下来这份工作,不过话可不能这么说呀,于是他就从副董事长最关心的人说起,分析利弊。
  魏总这一番说可是说到副董事长的心里去了:给小辛安排轻闲又有权的岗位,那是为了小辛对孙子好。如果因为这份新工作,小辛反而不能照顾好孙子,那还不如不动呢。
  看副董事长被说中心事的样子,魏总接着又呈上一颗定心丸:“你让人事系统将小辛报上来做分工会主席,然后我会安排她来做副的总工会主席。这样小辛可以快速地学习,待她完全上手后我们再来安排,你看怎么样?”
  副董事长听完魏总的两步走策略,非常安心。说服了副董事长,魏总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小辛来做总工会的副主席。他知道强势如王晓青,是不会给小辛留下多少发挥空间。小辛不能发挥作用,副董事长在工会也没有多少影响力,工会即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往前走。
  其实,当公司董事会决定要设立工会主席这一职位时,除了副董事长,还有一个来争取的就是研发的谢总,他是为自己的老婆而来。但是因为陈经理的能力实在一般般,魏总当时没有像对待副董事长那样耐心,只是告诉谢总:“小陈我有安排,你不用担心。”所以,当他看到研发系统仍将陈经理报成分工会主席,他满心不悦,觉得谢总听不懂自己的话,这也是他用王晓青来拒绝谢总的原因,因为魏总也清楚王晓青两口子和谢总的矛盾。

  魏总任命了王晓青,安抚了副董事长,拒绝了谢总,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是魏总对自己的要求。

  王晓青因着能力和性格的关系,在大华快速地走上许多人羡慕的岗位。她不知道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做的工会主席一职,已经令许多人颇有眼红之感,不知不觉已经成了不少人羡慕嫉妒和恨的对象。
  大华公司在飞速发展的轨道上狂奔,凭着能力和魏总的大力提携,王晓青成功地坐上了一号车厢,而更多的人则在想办法挤上这一号车厢。
  罗江之前的工作,看上去复杂,其实很单纯。业务员如果有新闻需要支持,或者报社有大的新闻策划需要跟进,那就找人去采访,写下来即可;做编辑,无非也就是组稿,催稿和做版,基本上绝大多数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做久了之扣,也没有必要再像当初的小记者一样满大街跑才能找到新闻。大多数时候,新闻自己会跑上门来。更重要的是,每天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每天看着自己的牍面被印刷出来,还是很相当强烈的成就感。

  就像当时的游戏帝国时代一样,你只要足够勤快,砍点木头,种点庄稼,你就能在游戏里盖上房子,随着收成的增多,你还可以将自己积累的东西拿出来和人交换,慢慢地你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做记者和编辑也是如此,你只要足够勤快,对读者的需求认真回应,总有人会看到你的勤勉。但是,刚到了业务部门这边,罗江有点晕菜,她有点不知道从哪里用力的感觉。
  薜主任给她分了大约20个客户,其中一类客户里就是万州地产;二类客户则集中在龙岗中心区;三类客户更远,基本上还在龙岗中心区以西,罗江做了两三年的地产,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万州地产算得上是深城前三名的,楼盘遍片珠江三角洲,现在正计划进入长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开。万州地产本来和置业导报的关系相当不错,之前有位同事负责,每年至少拿到100万左右的广告费。但是,负责万州地产的同事被置业导报的竞争对手深城特区报的地产部给挖走了,后面薜主任和朱天伟也试图重新再跟进万州地产,却发现新上任的万州地产营销总监罗总对置业导报相当不认同,认为置业导报只不过是一份行业报纸,普通市民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对于楼盘销售帮助不大。

  罗江接手之后,打了好几次电话给罗总,期望能当面见到他,但这个罗总监不是要开会,就是要出差,罗江接手了两三周业务,连罗总监的面都没有见到。换言之,罗总监根本就不愿意给罗江一个机会。
  薜主任给罗江分的二类客户集中在龙岗新城这一块。深城市政府苦于关内的三个福田南山及罗湖发展区域有限,在北边的龙岗开发了龙岗新城;在西边的宝安开发宝安中心区;在东边的盐田大力发展动漫及文化产业。

  但是龙岗新城离罗江所在的福田中心区实在太远,如果没有车,天天打车罗江负担不起;而坐公共汽车,一天跑个来回时间根本就不够用。刚刚接手之后,罗江找了个周末时间,自己坐了一个直通龙岗新城的大巴,在车上晃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总算到了新城。她背着个双肩挎包,穿着双运动鞋子,把龙岗新城在推的楼盘都跑了个遍,发现那里和姐姐所在的宝安中心区一样,除了新开发楼盘,几乎没有配套。

  至于第三类客户,罗江根本就没有财力也没有想法跑那么远,她查黄页了解了一下那几家楼盘的营销中心的电话,找到经理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们如果有什么稿子要发的话可以找她。
  罗江新到业务部门,部门主任老对她却并不待见。这薜主任也算是个自学成材的人。据讲他在内地曾做过公务员,做秘书出身,文章写得不错。不知道什么原因,1996年左右,他从内地辞职,先去了东莞一家报纸做地产业务,做成了那里的地产部主任。朱天伟一开始兼任着广告部总经理的责任,但是报社越做越大,他必须要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帮他负责广告业务。
  两个人在东莞一个楼盘的开业典礼上认识,朱天伟觉得老薜是个人材,但是又觉得他对深圳地产商不熟,心里有点犹豫不绝。
  或许是感觉到了朱天伟内心的犹豫,老薜还没到置业导报时,就让东莞的十几家楼盘在报纸上集体亮相,带来了几十万的广告量,让朱天伟见识了他对客户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了置业导报的另一个营收增长点:做外地广告,至少可以派出一个小组来做珠三角地区的广告。
  老薜最终如愿以偿,来到朱天伟的置业导报做了广告部的总经理,他来了以后,将广告部分成地产部、家居部和珠三角部,开始拓展置业导报的广告业务范围,报社的广告收入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朱天伟自己赚到了钱,对老薜也不薄,老薜除了每年50万的年薪之外还能收到20万左右的年终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