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王朝》
第33节

作者: 宋元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瞻基却仗着朱棣喜欢他,丝毫不怕,应道:“孙儿只是在宁波一地随意折腾了一下,一年两次南洋,两次北地交易,每年获利就百万两以上,如果皇爷爷授权孙儿,以倾国之力,不要说五百万两,就是一千万两,孙儿也有信心。”
  朱棣楞了一下,看了看朱瞻基,又看了看朱高炽,书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每年获利百万两以上?”
  “是!”
  “那我向你拿了一百万两,只是你一年的获利?”
  “是!”
  “那你干了四年有余,手里还有三百万两?”
  “白银两百万两,固定资产百万两,另有黄金二十余万两。”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拍腿哈哈大笑了起来。“我只知你四年获利百万两以上,以为把你掏空了,你竟还有如此丰厚的家资。朕为北征之资苦不堪言,却不曾想,朕身边就有一个邓通。”
  朱瞻基毫不犹豫说道:“孙儿愿意拿出所有活资,支持皇爷爷北征。”
  “好,好,有孙如此,朕喜不自禁啊!”

  对于在现代社会就当上了世界首富的朱瞻基来说,钱的多少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只要不影响他对资源的分配,他根本不在乎自己有多少钱。
  在这个时代,金也好,银也好,都是不能吃喝的死物。
  他身为太孙,手里掌握的资源根本不是一个有钱人能比得上的。
  比如说,明朝海禁,其他人都不能做进出口生意。现在除了郑和那一帮人,就是他一个人能做这些生意,要是不赚钱才怪了。
  他以前是年纪小,只能小打小闹。真要让他控制住了国家的整个海贸以及对外征略,每年一千万两,甚至五千万,一亿都有可能。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贸易保护,想要占领各国的经济市场,对朱瞻基来说,简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因为他有整个大明在背后作支撑啊!他拥有的资源,能控制的资源,比后世的美国还要多的多。
  而且现在可没有什么国际规则,就是完全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也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哪怕就是种族灭绝,只要有好处,也没有任何人来指责他。
  这个时代,他就是自由的,只要他的能力够强。
  朱棣的确高兴,朱瞻基能一下子拿出两百万两白银,二十万辆黄金,这就是将近四百万两白银,足够他打一场大型战争了。
  不过高兴之余,他也有些好奇,问道:“根据锦衣卫给我的线报,你这几年获利不过百万两,如何来的这五百万两白银?”

  朱瞻基笑道:“以货易货,的确获利只有一百多万两,但是孙儿另有两处来钱渠道。其一,孙儿由济州岛将马运到日本,获利甚丰,其二,日本银贵金贱,一两黄金不过兑换六两白银。我大明却金贵银贱,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八两白银,这里面就有三成的利。而孙儿与徐家,张家开设的龙凤银楼,售卖的金银首饰又能多两成利,这就等于多了五成利。皇爷爷只看到了孙儿每笔货赚的钱,却没有看到孙儿在交易中间,只需要控制一下黄金白银的进出,就获利多于贸易。”

  朱高炽有些不赞成地说道:“此乃商贾之举,基儿身为太孙,却不宜与民争利。”
  朱瞻基反问道:“父王,此民是指何人?”
  朱高炽说道:“当然是于银楼购买金饰银饰之民。他们省吃俭用,一文两文积累起来,才能买的一两件首饰……”
  “父王难道不知,我龙凤银楼相比其他商户,售价都要低几分吗?我乃让利于民,何来与民争利?”
  他一下子有些懵逼了。“果真如此?”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龙凤银楼售价变异,金银饰货真价实,成色更好,所以三年来已经开遍了江浙一带与京师,若我售价更高,何至于让人都乐于来龙凤银楼买?”
  对于一个完全不懂经济规律的老古董来说,如此简单的事情他都想不明白,也不愿意去想。“但是基儿你身为太孙,却行此商贾之事,不妥……”
  朱瞻基笑了起来,说道:“父王你是受儒家荼毒太深,行事何来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大小便利之分。”

  朱棣却觉得相当愉快,他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像现在一样,与儿孙一同像个朋友一样聊天。
  自从当了皇帝,他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也就是从这个孙儿身上,才能体会到身为人的乐趣,身为父,身为爷的乐趣。
  而且,现在听到孙子教训儿子,他也相当愉快,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有些太迂腐了。
  朱瞻基看了看守在楼梯口的王彦和金阔,说道:“金太监,你带王太监去楼下守着,顺便商量一下为皇爷爷抽调资金之事。”
  王彦看了看朱棣,见朱棣摆了一下手,连忙跟金阔下了楼。他知道,朱瞻基让他们离开,自然是有些话不愿意他们听到。
  自宋代以后,宫廷里就少了一个史记官,或者说再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
  不会有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跟着皇帝,把他一言一行都记下来,连跟女人上床做了几分钟也记下来。
  朱棣换了一个舒适的姿势,躺在朱瞻基让人打造的摇椅里面。这个摇椅下面垫着厚厚的棉花,上面再盖一个薄被,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夜,也不觉得冷。
  这是朱瞻基特意让人给他打造的,这个礼物也让他相当满意。
  这个时候,他也来了一点兴趣,想知道朱瞻基把人打发走,到底是想说些什么。
  这个孙子屡有惊人之举,他已经习惯了他每次带来的惊喜。
  四周再无其他人,朱瞻基才又说道:“我纵观史书,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皇帝。”
  朱棣一下子睁开了半眯着的眼睛,而朱高炽受惊颇大,差点一下子从椅子上掉了下去。
  但是朱瞻基仿佛没有看到一样,继续说道:“从秦皇统一中华,自立始皇帝,后经一千五百余年,有数十个朝代在中华大地诞生又覆灭。为了皇帝这个宝座,这一千五百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与阴谋诡计,只是为了登上权力的巅峰。皇帝自诩天子,受命于天,统管全国,予取予求,夺人生死,但是这一切,都只是权力的一面。”
  “秦皇是皇帝,万众归心,二世也是皇帝,却成为赵高,李斯的傀儡。汉武帝能驱逐匈奴,汉献帝却只能成为人质。唐太宗能被草原尊为天可汗,宋皇帝却只能向辽称弟。由此可见,皇帝的权力大小,不在于这个位置。”
  朱棣坐直了身体,炯炯有神地盯着朱瞻基问道:“那基儿认为,在于什么?”
  “下位者劳力,中位者劳智,上位者劳人。孙儿认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不全面,因为这里面还缺少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为表,对资源的控制,一为里,对信息的控制。”
  “何为资源?”

  “金,银,粮食,布匹,军械,技术,包括人,都是资源的组成部分,皇帝能够控制这些,才能让所有人遵从命令,做任何事都如臂使指。”
  “何为信息?”
  “信乃通信,息为消息。掌握了全国的消息与渠道,不为人蒙蔽,不为人左右。才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让所有人为己所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