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生活!》
第7节

作者: 老支书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桐华一边打开一个大的黄纸包,一边问,“孩子们你们猜猜这里面是啥东西?”
  孩子们紧紧盯着黄色的纸包,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奶奶又说,“噔噔的噔!看看这是啥?”赵桐花把黄纸揭开来,大家一看是山东产的板栗糕。
  大人孩子都是眼巴巴地看着。

  张光明的大女儿张文雅,瞧见弟弟妹妹正要伸手去接时,她就喊了一声,先别吃哩!
  弟弟妹妹们看着这位大姐都愣住了。
  张文雅她就给弟弟妹妹讲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弟弟妹妹们就明白了大姐的意思,就让大人们先吃。
  张茂源呵呵地笑着说,“那干脆就等一等光明回来,咱全家一块儿吃吧。”
  他看到每个纸包上,都印着谢谢品尝四个字就说,“你看这包装上的字,就能看出山东是礼仪之乡,颇受孔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啊!”在场的大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张茂源懂得没有好的家风是不行的。
  于是他那浑厚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这些呀都是光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薅的中药材,换了点钱给咱买的呀!真是辛苦他了……
  他说到这儿时,张光明就笑呵呵地走进了屋门。
  小孩子们饿极了,看见张光明来了,都高兴极了,纷纷拍着小手兴奋地小声说:“可以吃饭咯!可以吃饭咯!”
  “吃吧吃吧,在家里还讲究个啥呀?”直爽的贾俊叶立刻说。

  张光华立刻了妻子的衣裳,意思是让她住嘴。
  张光明一进门就说:“老支书和公社干部,分别给我交代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儿,我刚把俩公社干部送走就赶紧来了。”
  他刚一坐下,父亲赶紧说,“我看大家都等好大一会儿了,饿了吧?
  我的大儿子来了,老二两口子在北京工作,咱们张家人就到齐了,咱一家人难得团圆呀!”

  弟弟妹妹们都看着大姐张文雅的脸,她摆摆手意思是还不到吃的时候。
  大人们一个个先给二位老人敬酒,可把二位老人高兴得笑嘻嘻的心中乐开了花。
  张光明给每一位大人的杯子里,倒了一杯妈妈酿的高粱陈酿。
  他说:大家举杯,为母亲的生日来庆祝庆祝吧!

  大家一饮而尽。
  小孩子们调皮地用像一个酒杯模样的酒心糖,代替酒,也干杯表示庆祝。
  贾俊叶让孩子们先吃菜,个个孩子都摇摇头。
  张茂源笑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对了,我们家是重德重礼崇善之家。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传统啊!
  有好吃的东西呢?得让长辈们先吃,这是感恩,也是对长辈的尊重,这是德,也是礼。”

  贾俊叶听了公公说这句话,她的脸刷地就红了。
  张茂源又接着说,“孩子们做事呢?要多做善事啊!”孙子和孙女们都郑重地点着头。
  父母都拿起筷子说,“大家开始吃吧。”
  他俩一动筷子吃,儿女们才拿起了筷子,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拿筷子,却眼馋的看着桌子上的板栗糕。
  大人们赶紧拿给孩子们吃。
  张茂源关心的是村中的大事。
  他百般叮咛大儿子说:“光明啊,你看咱村,有不少的村民们动了逃荒要饭的念头,你可一定要为村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致富啊!

  你一定要带领村民们苦干,尽早挖掉穷根才行啊!你可不能辜负老支书的重托,更不能辜负全村人对你的期望啊!”
  大儿子他郑重地点头答应着。
  慈母说:“是啊,你爹说的对呀。
  大儿子你可得想办法,让咱牧野花村的村民们跳出穷坑。
  要不然村里有多少妈妈生了娃娃因为没粮食吃,奶水就少的可怜。那娃娃吃不饱,就会导致体弱多病。你看看村里有多少夭折的幼儿呀!”
  张光明听妈妈说的话后,心情无比沉重,他郑重们地点点头。

  老爸和老妈一番和风细雨的嘱咐,张光明听了顿觉自己肩上的重担重啊。
  他更觉自己一定得负重涉远,自己一刻也不能懈怠呀!那我就得先治理乱象,制定摘穷帽计划,打个挖穷根的攻坚战。
  可是接下来的事,令他这位新支书非常的蹙额棘手。
  午饭后,宋永喜要主持召开最后一次班子成员会议,也是托付重任的会议。

  张光明和宋永喜先来到大队办公室。
  宋永喜看着张光明郑重地说,“光明我得交代你一件事。”
  “那您老就说吧,我保证照办!”
  “光明啊,你在山东培育出的棉花新品种,又取得了大丰收,再一次被省里拍成科技片了?是不是呀?”
  “您老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呀!”他在心中疑惑,“我并没有跟家乡的人说过这件事呀。”
  他想到这儿时,就不由得问:您老怎么会知道呢?
  “上午,是邱卫民临走时跟我说的。”张光明这才明白了。
  “光明你现在既然回到家乡了,也得为家乡人民,精心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棉花新品种啊!

  得早点让咱村的群众们,有吃有穿才行啊!”老支书又回到正题说。
  “我一定会的,您老放心吧!”老支书一听我张光明说这句话,就露出满意的笑脸。
  村委干部们一个个走进了破旧的小办公室里。
  老支书让班子成员们,向新支书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
  老支书说:“张光明从小就爱天天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他会预测天气;他还懂得气象学中一些奥妙。
  你们呢?都要按照党的路线走!
  你们要听新支书的安排,他不但对农业方面有所建树,而且还对天文气象学有所研究。
  他出版了《农业与气象学》、《农作物与土壤的关系》……这些书籍,夜晚抽空你们都看看吧。
  老支书神色严肃,非常认真地把一枚公章,郑重地交到了张光明的手中,就意味着把一副重担,正式传递给了他。
  老支书还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后,对他的接班人释然的一笑。
  老支书说:“我这就可以放心地去医院治疗我的病了。
  伙计们,你们开始谈工作吧。我就告辞了。”
  他说完,就如释重负地走了。
  大伙都站起来,目送着为村庄操劳一辈子的老支书,望着他那病恹恹的背影,心里都很难过。
  张光明他想到自己来时,看到庄稼苗半枯萎的情况,此时心焦起来。
  他告诉班子成员们:“咱们要赶快采取挽救措施,要不然村民们对生活无望,就会出去逃荒要饭呀!
  那咱们村干部可就有负罪感了。
  要是那样的话,怎能对得起乡亲们哪?”
  村干部都带着惭愧的表情点点头。
  “那各自就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可不让群众们失望啊。”村干部们又表示同意。
  张光明又继续说:“咱们每日还要尽力干,给群众起个带头作用。
  咱们就让咱村一年变一个样,像大姑娘似的,越变越好看,好不好啊?”
  大家都笑着回答:“好!”
  张支书笑着宣布会议结束:“散会!”
  也就是从此日起,这位新上任的牧野花村党支部书记,就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们正式踏上筑梦的坎坷征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