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
第18节

作者: 过河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对于朱常洛的这个提议陈矩心情也十分复杂,一方面如果他能查破此案无疑将大大提高他在万历帝心中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妖书案涉及国本之争,朝中各派势力都十分关注,自己夹在中间很可能顺得哥情失嫂意,搞得里外不是人。
  “哦!”万历帝眉毛一扬,对朱常洛这个提议也是十分讶异,万历虽算不得什么明君,但他在位三十年,绝不是糊涂之人,早已看透妖书案的本质,作为最大的获利者,太子无疑有重大嫌疑,他刚才让朱常洛举荐也不无试探之意,如果朱常洛举荐亲太子一系的大臣来主理妖书案,他只怕就要起心思了,但太子举荐陈矩却是让他大感意外,因为陈矩是他的绝对心腹,不可能因为太子举荐就偏向太子,难道说太子真是出于一片公心,妖书案真的与他无关?

  想到这里,万历瞟了一旁不动声色但却被微微颤抖的拂尘出卖了心情的陈矩一眼,微微一笑道:“厂臣,你可愿替朕分忧啊?”。
  陈矩连忙诚惶诚恐地跪伏在地道:“万岁有命,老臣自当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只是老臣昏聩,恐有负万岁重托……”。

  万历对陈矩的表态很是满意,点了点头又转头对沈一贯道:“沈爱卿,近来你为妖书案连日操劳,确是清减了不少,只怕有人要说朕不体恤老臣了,不若就将这妖书一案交由厂臣主理,爱卿意下如何啊?……”。
  沈一贯一听太子举荐陈矩就知道坏了,陈矩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又是东厂提督,论权势并不比他这首辅差多少,又是万历帝身边的心腹,自己要是反对不仅得罪了陈矩这个实权派,也会令万历帝不喜,而如今万历帝这样问,就说明万历帝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只是照顾一下自己的面子才做做样子征询下自己的意见。
  所以沈一贯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但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拼命挤出几滴老泪,哽咽道:“圣上如此体恤老臣,老臣感激涕零,陈公公处事公正严明,必能查破妖书案,可担此任!……”。
  散朝之后,众臣皆散去,沈一贯也满脸失落地离开了,唯有朱常洛显得不急不慢,随意地在宫里漫步,不一会儿陈矩就从后面追了上来,低声道:“太子殿下留步……”。
  朱常洛早已料到陈矩会来追自己,轻笑一声道:“还没向陈公公道贺呢,父皇让陈公公主理妖书一案,必定手到擒来,不日就能查破此案!……”。

  陈矩来追朱常洛就是想知道朱常洛举荐自己到底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苦笑着摇摇头道:“太子殿下说笑了,这妖书一案岂是这么好破的,锦衣卫以及五城巡捕衙门倾巢而动,遍查全城亦一无所获,太子殿下这是要将陷老臣于两难之地啊……”。
  朱常洛要拉拢陈矩,自然要把人情做到家了,压低嗓门道:“公公乃父皇身边心腹之人,我又怎会为难公公呢?要破这妖书案其实并不难,我再向公公举荐一人,郭侍郎有一子,此子心机玲珑,十分不凡,公公不烦见见此人,必能查破妖书案……”。
  “郭侍郎之子?”陈矩皱了皱眉头,惊道:“郭侍郎曾为太子殿下讲官,太子殿下可是要老臣替他开脱?但妖书一案,郭侍郎有重大嫌疑,兹事体大,老臣可不敢徇私呢!……”
  朱常洛收起笑容,正色道:“公公误会了,郭侍郎虽曾为本宫讲官,但他若果真是妖书案主谋,本宫绝不会为他开脱半句……”,说着又装作十分悲切的样子朝南拱了拱手道:“本宫举荐公公主理妖书案,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本宫见父皇为妖书案茶饭不思,心甚焦虑,恨不能替父皇分忧……”。

  “沈相为人如何,公公心知肚明,妖书案不过是他排除异己的工具罢了,故恳请公公出手,公正断案,我心昭昭,可表日月!至于这郭侍郎之子确实不凡,公公一见便知,如何处置,全凭公公之意,本宫绝不再置一言!……”。
  见太子说得如此凝重,陈矩也有些动容了,他虽只效忠万历帝,但太子毕竟是未来的天子,他也不敢轻视,连忙惶恐道:“太子孝悌贤良,天下皆知,是老臣失言了,太子举荐之恩,老臣记下了,定当鞠躬尽瘁,早日查明妖书案真相!”。
  “那就有劳陈公公了!”朱常洛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笑,这样一来,他就把自己从妖书案中摘得干干净净了,至于郭致远,他若能过得了陈矩这关,自然皆大欢喜,如果过不了,陈矩自会收拾他,东厂要让一个人消失多的是办法。
  “嗯,郭侍郎之子,一个懵懂小儿真有这么厉害吗?他和这妖书案到底有何关系呢?那就且见一见吧!”向太子告辞后,陈矩甩了甩手中的拂尘,喃喃自语道。
  郭致远正为如何解决妖书案而头痛不已,这找替罪羊实际上就是为妖书案编造一个假“真相”,但这假“真相”并不好编,首先要能自圆其说,不能有太多破绽,又要能让各方势力都接受,特别是要让万历帝接受,而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帝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另一方面郭致远虽知成大事者心一定要心狠,但真要将一个无辜之人卷入这妖书案中,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思来想去也只能按照历史走了,历史上成为妖书案替罪羊的人叫皦生光。
  这皦生光是何许人呢?他就是一个落魄的秀才,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虽是秀才,却没有半点读书人的觉悟,专靠“刊刻打诈”为生。当时有个富商为了附庸风雅,曾经委托皦生光代纂诗集,皦生光故意在诗集中放了一首五律,其中有“郑主乘黄屋”一句,暗示郑贵妃为自己的儿子夺取皇位。那富商根本不懂,便刊刻了诗集。皦生光立即托人讹诈那富商,说他诗集中有悖逆语。那富商情知上当,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出钱了事。

  更可笑的是皦生光居然胆大包天又拿着诗集去讹诈郑贵妃的哥哥郑国泰,郑国泰胆小,加上朝野上下舆论都对郑贵妃不利,也只好出钱了事,就这样皦生光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把自己的小命也给搭上了。
  皦生光虽然可恶,但罪不至死,历史上他被抓后,沈一贯还想把“妖书案”往郭正域身上引,但皦生光却表现出了最后的骨气,在酷刑下始终没有牵连他人。所以郭致远也并不想害了他的命。

  这种事郭致远当然不会自己亲自出马,又悄悄把张承找来秘密交待了一番,给了他三百两银票,让他依计行事。张承办这种栽赃的戏码是办溜了的,胸脯拍得山响,拿了银票自去按郭致远的吩咐布置不提。
  布置好一切,郭致远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让王喜给自己泡了一壶好茶正准备喝,就听门外传来一声幽幽长长,阴阳怪气,尖锐如同粉笔在黑板上乱滑发出的声音,“郭侍郎之子在家否?陈公公传见!”。
  郭致远只得苦笑着站了起来,知道肯定是朱常洛把自己卖了,不过他对见陈矩倒是不怎么抗拒,这样反而省了自己许多功夫,连忙快步迎了出去。
  一个干瘦干瘦的中年太监大刺刺地站在门口,手中的拂尘不停甩动显得十分不耐烦,郭致远连忙递了几张银票过去,赔笑道:“劳烦公公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