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
第7节

作者: 过河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沈一贯瞟了钱梦皋一眼,呵呵笑道:“郭正域这厮倒是好福气,生了这么个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且我观此子性格,与郭正域全然不类,郭正域性格迂腐,不知变通,生个儿子却是如此心机玲珑,真乃异数。要看清一个人有时只要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这个郭致远的眼睛,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
  “年轻时候的我!我能够感受到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勃勃,只要他有野心,就能为我所用,因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一切都可以出卖,包括他的父亲!……”沈一贯眯着眼睛精光闪烁不停。
  说到这里沈一贯突然语调一转,阴测测地道:“当然此子毕竟年轻,此时下结论有些为时过早。那小子有一句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就是我们必须找到妖书案的真正元凶,否则会越来越被动!那小子信心满满,姑且由他试试看,若能办好,说明此子确是堪用之才,值得招揽,若办不好,再拿他父子开刀不迟!”。
  郭致远从沈一贯府邸出来还感觉有些双腿发软,这大明首辅可是相当于现代的二号首长,那种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的威压端的是十分骇人,别看郭致远在沈一贯面前自信满满,但那都是他为了保住小命装出来的样子。
  在历史上,这妖书案是一桩不折不扣的谜案,最后随便抓了个替罪羊不了了之,所以郭致远在沈一贯面前夸下海口要在三日内侦破“妖书案”,心里其实却是一点底都没有。

  郭致远用力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去找那牢头张承,这种底层小吏,往往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或许能从他那里打听到一些线索也不一定。打定主意,郭致远就雇了一辆马车急匆匆地往监牢赶。
  马车还没到监牢门口,就正好看到张承行色匆匆地走了过来,郭致远连忙掀起马车帘,叫住张承,张承一见郭致远大喜过望,快步走了过来,压低嗓门道:“郭公子,小人正要去寻你呢,大事不好了,我收到可靠消息,锦衣卫又抓了一个江湖郎中与一个和尚,现正严刑逼供,要逼他们两人招认郭侍郎是‘妖书案’的幕后主使呢……”。
  郭致远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历史上沈一贯就是抓住名僧达观(即著名的紫柏大师)和医生沈令誉严刑拷打,逼他们诬陷郭正域是‘妖书案’的幕后主使,多亏两人皆是有风骨的义士,宁死不从,达观更是因此被拷打致死,才没有让沈一贯的阴谋得逞。看来沈一贯果然是老奸巨猾,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暗地里却仍然在紧锣密鼓地构陷郭正域,自己必须得抓紧时间了。
  不过这张承如此热心,专程来告知自己这消息,看来确是对自己起了投靠之心,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有劳张大哥了,不过这消息我已知晓,这两人都乃义士,不会屈打成招的……”。
  张承暗暗心惊,他打听到的这消息可是绝密,千辛万苦用几坛好酒和十两碎银才从相熟的锦衣卫口中套出来的,这郭公子却早已知晓,看来果非常人,自己算是跟对人了,连忙恭敬道:“能为公子办事,是小人的福气,岂敢称有劳,只是小人无能,没能真正帮到郭公子……”。
  郭致远连忙摆手道:“张大哥切莫如此说,我正有事要张大哥帮忙,张大哥消息灵通,我想请张大哥帮我打听打听最近这京城可有发生什么怪异之事?……”。
  给郭致远这一夸,张承顿时觉得骨头都轻了几分,拍着胸脯道:“公子,不是小人夸口,若说到这小道消息,小人确有几分本事,公子随我来就是……”。
  郭致远也十分好奇这张承有何渠道打听小道消息,就付钱将那马车打发走,跟着张承左绕右绕来到一个小巷子,就见几个贼头鼠脑的闲汉正围成一团大呼小叫地赌骰子,见到张承都大惊失色,撒腿就跑,连地上的骰子都没有捡。
  “回来!”就听张承威严地厉喝一声,那几名闲汉就乖乖地又折了回来,点头哈腰道:“张爷,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跑啊,怎么不跑了?”张承冷哼一声道。
  那几名闲汉越发惶恐了,尴尬地道:“张爷,我们哪敢跑啊,怎么跑也跳不出您的手掌心啊,刚才那是尿急了……”。
  郭致远在一旁瞧得暗暗好笑,这可真是一物降一物,这几名闲汉面相凶狠,但见了张承却像老鼠见了猫般,而张承在自己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但在这些闲汉面前却是架子端得十足。
  张承耍够了威风,这才睥睨着几人道:“今日且饶过你们,你们速去打听最近这京城都发生了哪些怪异之事,我就在前面的茶楼等你们的消息,我给你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我若得不到我要得不到我要的消息,仔细我剥了你们的皮!……”。
  那几个闲汉听说张承只是要他们打听消息都松了一口气,忙不迭道:“张爷,您放心,不用一个时辰,消息一准送到……”,说完就如兔子般四散而去。
  张承这才转头对郭致远赔笑道:“公子,这几人是京城所有破落户的头,这京城内但凡有一点动静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我们且去前面的茶楼稍坐,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果然在茶楼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一个闲汉急匆匆地寻来,递给张承一摞厚厚的纸条,就毕恭毕敬地退走了,郭致远不由暗暗感叹,这些市井之辈当真不可小视,这样的办事效率只怕后世那些专业的情报机构都办不到吧。

  不过当他看到纸条上写的那些消息后就忍不住摇头苦笑了,这些消息当真是“无奇不有”,比如“城西的王老头家的母猪一胎生了十二头小猪”,“兵部刘侍郎家的小妾跟马夫私奔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上面的毛笔字歪歪扭扭更是看得郭致远头晕脑胀。
  张承见郭致远看得直摇头,就连忙讨好地道:“公子,这么多条消息看起来是比较费力,不如让小的也帮公子分担一二……”。
  郭致远想想也好,要不然这么厚一摞纸条还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呢,就将纸条分成两摞,与张承一人看一部分,速度果然快了很多,眼看手中的纸条越来越少,却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郭致远都有些想放弃了,这时一旁的张承却突然轻笑一声道:“这个赵士祯就喜欢鼓捣这些危险玩意,这下惹出祸事来了吧,真是自讨苦吃!……”。
  赵士祯!郭致远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这位赵士祯可是明史上大大的名人,著名的火器研发专家,不仅模仿西方火绳枪制造了密鲁铳,还自主研发迅雷铳等新式火器。以一介布衣受到万历帝的赏识而进入内廷,但因“生平甚好口讦,与公卿亦抗不为礼”,仕途极为坎坷,活到近五十岁才做了个从七品的中书舍人。
  明朝中书舍人分为中书科舍人、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5种,均为从七品官职,相当于现代中央部委的秘书职,但武英殿中书舍人是中书舍人里面最卑微的,多从事宫廷画师、工匠等杂务,并无太多实权。而赵士祯就是武英殿中书舍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