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他也好了脸色,带着点敬意对杨庭麟说道:“大人且稍等,容末将再去通传。”
而后,校尉疾步入内,直达后堂庭院,听到屋里传来的丝竹之声,想起了门口那文官的焦急,心中忽然叹了口气,站定身子之后,立刻大声禀告道:“报,卢侍郎急信一封,呈于总监大人!”
话音落了之后,屋子里的丝竹声依旧,隐隐地,还有女子媚笑声,粗狂嗓门声,推杯换盏之声。
校尉看了下守门处的两名军卒,咬咬牙,又提高了嗓门,再次重复了一遍,甚至还加了一句“军中断粮,并卢侍郎有计破满清军队”。
大堂里面,主位上坐着一个面白无须地穿大红绯袍的官员,两侧坐着一个个武将装束的大汉,身边皆有陪酒侍女,大堂中间另有几名女子在跳舞。靠门处则是几个乐师,正在吹拉弹唱。
当门外重复几次禀告声,且一次比一次声音大了之后,屋子里终于听到了。门口的乐师先停,舞姬也停了下来,在喝酒的那些武将同样停了下来,看向主位那位。
这人,自然是统领明军主力的总监高起潜了。他其实早就听到了,此时见大堂里面的人都停下,而外面又响起了禀告声,这让他眉头一皱,似乎很是恼火。
看他的样子,似乎外面天塌了都不想理会。可此时堂下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似乎做得太过也不好,就只好脸色阴沉地让人去拿书信。
没过一会后,高起潜的手中便拿了卢象升的书信,也没有什么顾忌,就在这饮乐场所看起了军机大事。而大堂上武将们,则都是鸦雀无声,静待总监下文。
刚才他们都听到了,说卢象升有计策可以破满清军队,要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惑,不知道高总监是否还会按兵不动?
12 他也配学楚霸王
“哈哈哈……”阴柔的狂笑声,忽然在大堂内响起。
堂下众人看着高起潜在笑,都有点不知所措,卢侍郎的急信,能有什么好笑的?
其中有几名将领看高起潜笑得欢,虽然不明白,可也挤出笑容跟着笑了起来,笑得莫名其妙,却表现出了狗腿子的潜质。
可忽然之间,高起潜却猛然收了笑声,双手一揉,把那封卢象升的书信揉成了一团,随手一丢,而后冷声嘲笑道:“他也配学楚霸王!”
听到这话,那些跟着勉强笑的将领,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总监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
在他们还在发愣的时候,就听高起潜对外面吩咐道:“咱家这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粮,至于援兵,呵呵,咱家会伺机而动的!滚!”
加上一个“滚”字,那这“伺机而动”就有问题了。在座的都不是傻子,心中一下就明白,看来高总监对卢侍郎的态度,依旧和之前一样。
县衙的门房内,杨庭麟正在烤着火,听到脚步声传来,连忙站了起来,也不顾外面寒冷,立刻迎了出去。果然看到那名校尉返回了,不过看其脸色,他的心中顿时一咯噔,感觉有点不妙。
那名校尉看到杨庭麟殷切盼望的样子,想着军国大事如此,可里面却在吃喝玩乐,根本没有施以援手之意,作为一名武人,心有同感,带着点歉意抱拳说道:“这位大人请回吧,总监大人明言,无多余钱粮,至于,援兵,则伺机而动。”
一听这话,杨庭麟立刻明白了这话中的含义,可他还不甘心,便追问情况,想要了解细节来佐证自己的判断。
那校尉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凑近杨庭麟的耳边,低声说道:“总监看完书信后有说过一句,他也配学楚霸王。”
杨庭麟听了,稍微一愣,随后立刻明白了过来
原来卢侍郎所谓的妙计,乃是要学楚霸王的成名之战,也就是古时的巨鹿之战,用自己所领之军来和满清军队决战,一如当年楚霸王向几倍于己的秦军发起攻击,最终带动其他义军(高起潜所部)完成击败秦军(满清军队)的战术。
这么一想,还真是凑巧。
卢侍郎的军队就在巨鹿,鸡泽离巨鹿也就六十里,骑军转瞬即至,而满清军队也在这左近。这巨鹿,完全可能成为两军之决战战场。而卢侍郎之勇力,就算逊色于楚霸王,估计也差不了多少吧。
满清军队和当年的秦军,虽然同样有着优势兵力,可这仗真要如卢侍郎所想得来打,也未尝不可以一战。可这个前提是,至少高起潜所部要前移,要去巨鹿就近策应,让满清军队心有顾忌才行。可如今,总监很显然还是想按兵不动!
想到这里,杨庭麟就急了,还想让校尉帮忙通传,他要面见高总监,想要通过他的口才来说动高总监。
“大人,您就别为难末将了。”那校尉苦笑着说道,“刚才两次通传,末将已经恶了里面,实在是不能再去了!”
杨庭麟一听,知道自己不可能见到高起潜了,不由得大恨。手握重兵,却不思报国,任由满清军队肆虐,生灵涂炭,宦官误国、宦官误国也!
他重重一跺脚,转身就走。自己没能完成大人所托,实在惭愧,可不管怎么样,都务必让大人明白这边情况才行!
只是片刻之间,他便已翻身上马,冒着严寒重新绝尘而去!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也在担心着,不知道卢象升那边的战事怎么样了?可惜窃听种子太少了,否则在卢象升身上放一颗,就能随时知道那边的情况了。看来只能多做一些系统给的任务,这样窃听种子多了,以后就会好办多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转头看向身边的一名轮值太监,稍微打量了一会。
这名太监正当壮年,但却微弯着腰,神态非常恭敬地候着。神情之间,隐隐还有一丝惶恐。
这个太监,就是后世有名的和崇祯皇帝有上吊交情的王承恩,此时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感觉到皇帝看过去的目光,王承恩立刻弯腰候命。
只听崇祯皇帝声音淡淡地问道:“跪了多久了?”
“回陛下,已有半个时辰了!”王承恩立刻恭敬地回答道。
崇祯皇帝一听,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估计也差不多了。便依旧语气平淡地吩咐道:“让他们都进来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一声。
转身间,看了下随侍在边上的几名小内侍。他实在没想到,就是这几个小内侍,引发了这么大的事情。幸好自己没去内书堂,否则搞不定也一样跪外面了。
这些想法,一闪而过,王承恩亲自出了殿门传旨去了。
没一会,八个冻得在打颤的太监,带着一股寒气进入暖和的大殿,都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崇祯皇帝盯着这八个掌印太监,冷冷地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朕如此罚你们,是不是让你们受委屈了?”
宫内十二监掌印太监,有八个跪在这里。
“奴婢不敢。”八名掌印太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奴婢有罪!”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点点头道:“知道就好,内书堂乃是宫内宦官的新鲜血液之来源,且以后大都是要在宫内担任要职的。如果内书堂就已经被乱七八糟的事情给污染了,朕何以相信以后宫内的奴婢能当好差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