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郎中李睦邻的两个十八九岁的徒弟郭孝、刘大寿都拿起了刀枪骑上了战马,他们扬言再也不能被建奴抓住了,一定要跟敌人拼得一死,免得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黄汉有意要锻炼这两个医生门下的学徒,因为黄汉的队伍里缺专业的医务兵,郭孝、刘大寿两人会骑马肯跟后金军拼命貌似将来成为随军医官的潜力值巨大。
跟着黄汉走的这些人都已经被建奴祸害过一次,现在武装了他们,如果再次遇上后金军劫掠,想必他们会有了反抗能力。
黄汉倒是不担心安全问题,一百余铁甲家丁战士,遭遇一个牛录建奴攻击也不会发怵。
再说这样的可能性应该不存在,因为黄汉已知此时建奴或是在围攻抚宁县城,又或是在攻打昌黎,反正主力不应该在遵化附近,只要避开代善驰援遵化的人马,回家路上能够遇到建奴大部队的机会不是太多。
况且黄汉会步步为营,宋鹏飞、袁思明、杨大年等等会带着骑术最好的家丁战士前出队伍二十里探查,发现有可能遭遇大股后金军会提前躲了,或者干脆利用骑兵突袭后逃窜把后金军引开。
遵化离永平府大概四百里左右,虽然所有人都有马匹和马车代步还走了整整五天才到达九里台村。
黄汉带领队伍不仅仅安全归来,还带回了太多物资几百人口,让留守避难所的黄沂州和乡亲们惊愕莫名。
此时已经是正月二十二日,黄汉在路上没有遇到代善带领的正红旗人马,应该是黄汉的回家路线跟正红旗的行军路线完全不同。
历史上的这一天代善在遵化城外娘娘庙山打垮了明军并且把领兵的刘之纶射死在山上。
此时的刘之纶跟历史上那个到处碰壁、士气低落、得不到钱粮在风雪中迷茫的苦逼完全不同。
他有坚城在手钱粮充足,有为国而战的豪情壮志,麾下还有九千士气正旺的发财之师,还会有超过五万老百姓可以发动起来参与守城,这当然是得志猫儿雄似虎。
第六十章:出色又出众
在避难所住了一两个月,郑秀娥已经代入了黄家,她同样为黄汉的安危牵肠挂肚。
过了几天就有大喜讯传来,黄汉安全把郑按察送达京师,郑家老爷不仅没有被问责还得到皇帝褒奖,朝廷论功行赏又给黄家父子加官进级了。
虽然没有见到回家的黄汉和骑兵战士,但是大家都见到了朝廷的封赏文书,郑秀娥更是一字不漏读给所有的女眷听了。
现在避难所的女人们再也没有一人悲悲切切,她们都在叽叽喳喳议论黄汉究竟带着人马去哪儿了?会不会又斩杀了许多后金军得了斩获突然出现?
谁知众人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再次回家的黄汉人马居然翻了倍,带回来了几百人口和一百车、几百驮马的物资。
这是如何办到的?不仅仅郑秀娥好奇,黄沂州和郑孝文等等都觉得不可思议。
避难所里军民都在议论纷纷,后来大家才从送伤员上山的宋鹏飞几个口中得知,兵部侍郎刘之纶部一万明军在黄汉的主导下成功奇袭遵化,并且一举夺城,缴获了无数物资,救下了几万老百姓。
避难所里的乡亲们轰动了,一个正三品大员郑按察已经让他们与有荣焉,现在又来了一个正三品兵部侍郎甘愿接受黄汉献计。
难道黄家大郎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般的人物,不对、不对,诸葛亮一介书生而已,又上不了阵,黄汉应该是赵云、马超、孙策那样能文能武的好汉儿。
所有人都兴高采烈,那些刚刚加入不久的明军也有了归属感,认为有如此智勇双全的主将,兄弟们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太差。
小姑娘们都盼着再次见到英雄归来,郑秀娥不知怎的,经常梦见一位骑士踏着五彩祥云朝她的方向奔驰而来,可是每一次的梦里那骑士都到不了她的面前……
黄汉回家立刻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父亲和自己都升官了,而且是实授官职和虚衘都升了一两级,黄沂州已经是从四品衘的实授把总,这就意味着麾下有三个百总一共三百三十六个战士。
黄汉是正五品东胜左卫千户虚职,实授百总,憨子、黄勇都是正六品百户衘的总旗官,宋鹏飞、杨汉威、杨大年、黄四方、刘奋勇、袁思明等等得到了正七品总旗虚衔,实职由黄沂州委任。
一直在山上帮着管人管物,这段时间热情接待了郑国昌的黄勇忽然得到了官职而且职位仅仅次与黄沂州和黄汉,让所有人都觉得意外。
这其实容易想通,估计是郑国昌瞧着黄勇为人实在有意提携他,反正有斩首功在手,提拔谁都有根有据,给黄勇官身更加有利于黄家这一支小小队伍,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武官升职大多数都是越往上越难,到手一个总旗、百户有七八级真奴斩获就差不多了,但是再往上需要的军功就大不相同。
这一次凭借真奴二十二级,控弦鞑子八级,旗丁十一级的斩获让这么多人得到了官职肯定是因为朝中有人的缘故。
第六十一章:直达天听
至于军中多了一位文官——见习主簿郑孝文,所有人都能够理解。
本来营兵和卫所军中都会有文职,只不过大多数是充当吏员的秀才公,有品级哪怕才从九品也比较少见而已。
但是看看郑孝文的老子是谁,就不会有人少见多怪。
其实黄汉根本不在意其他,他尤其满意郑国昌送来的三十位弓马娴熟的骑兵,当天就跟这些人喝接风酒。
一群粗犷的汉子一起喝了顿大酒,再听宋鹏飞和憨子几个讲奇袭遵化的故事,讲所有人都到手了最少四十两银子。
这些骑兵一个个两眼放光,他们很快就转变了态度,都准备既来之则安之,也争取砍几个建奴脑袋升官发财。
永平府城被攻破,九里台村离府城只有十几里路,正月初五这一天又有几十明军逃到这里,这些人选择往这里奔逃,究其原因当然是那段佳话。
明军认为九里台村有郑按察在,跑到这里就算找到组织了。
黄沂州是大明军官,当然会收拢残兵,但是他很谨慎,逃来的明军中有说不出来历或没有人认识的一概先绑起来再说。
其实这一天根本没有奸细混在明军败兵里,建奴刚刚夺下永平府城,他们忙着抢劫、睡美女呢,哪里顾得上算计一个荒僻山头。
逃来九里台的明军大多数是骑兵,其实遭遇后金军攻击之时也只有骑兵才能够得到逃脱的机会,步兵要靠两条腿跑赢战马谈何容易。
这些永平骑兵有许多人伤势不轻还需要时间修养,现在已经有足二十没有负伤或者是已经养好伤的骑兵被黄沂州收留做了家丁。
这些人能够冲出来并且不溃散主动来寻找组织应该是好兵,骑术也不会差,否则根本逃不出来。
第一批三十人的明军骑兵自从跟随黄汉后就开始脱胎换骨,幸存者都是猛士,黄汉更加认识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收下永平败逃的骑兵打散到几个小旗,假以时日他们也会被这一支部队的军魂感染。
在努力扩充人马的黄汉此时不知道他这个小人物已经简在帝心。
紫禁城平台召对春意融融,当梁廷栋念出夺取遵化第一功臣是东胜左卫试千户黄汉之时,崇祯就有些愕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