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明》
第36节

作者: 大人物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下山?去哪里啊?大人难道不知永平府已经落入敌手?”
  “什么?这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
  “犬子前天就发现后金军围了永平府,昨天晚上火炮、火铳声响了小半夜,今天没有动静了当然是已经被后金军拿下。”
  乍闻噩耗,郑国昌顿时觉得浑身无力差一点摔倒,还好有儿子郑孝文在身边扶着。
  能够做到封疆大吏的没有傻子,一个个都是人精,郑国昌马上意识到自己有麻烦了。
  接下来该怎么向朝廷衮衮诸公解释,为何永平府被包围之时,他这个最大的官员会在一座偏僻的荒山上悠哉游哉?
  他蓦然又想起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想起永平府街谈巷议的那段佳话,心里有了主见,他看向黄沂州的眼光更加柔和了。
  郑国昌不傻,知道他家正如黄汉所说已经逃过一劫,黄家是自己一家子的救命恩人,态度当然转变一百八十度。

  他是朝廷命官有守土职责,根本不可能投降建奴,势必与永平府共存亡,儿子老妻、女儿哪能落入敌手,当然也得舍生取义。
  想到此处,郑国昌汗水直滴。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对黄沂州拱手道:“黄大人,老夫有四子都已成年,这是嫡出的次子孝文,不知你看着可满意?”
  黄沂州被这番不着边际的话搞得云山雾罩,他讶异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见?”
  郑国昌笑道:“老夫想和黄大人攀个亲戚,想让孝文给你当义子跟黄汉结为兄弟,你看如何?”
  黄沂州彻底晕了,文官士大夫谁会跟一个粗鄙武夫结交,况且自己的地位跟郑国昌相比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他喃喃道:“这如何使得,我黄家高攀不起啊!”

  “使得、使得,你黄家一飞冲天也未可知,黄大人既然不反对就这么定了。孝文快来给义父磕头,哈哈哈……”
  郑国昌万历三十五年金榜题名,宦海沉浮足二十年,如今高居庙堂,眼界是有的,他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也有让儿子和黄汉多多亲近的意图。
  这个时代父亲的话就是最高指示,郑孝文见父亲要求他磕头认干爹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立刻跪下磕头。
  黄沂州被郑国昌前倨后恭搞得头大如斗,地位悬殊人家要攀亲戚黄家又不损失什么,由得他吧!
  最后郑国昌亲亲热热拉着黄沂州唠嗑,两人好好喝了一顿大酒。

  回到避难所,满脑子疑窦的郑孝文把今天的经历原原本本跟妹妹讲了。
  小萝莉郑秀娥听得俏脸煞白,她问郑孝文道:“哥哥,如果城破之时爹爹、母亲和你我都在永平府的家中结果是什么?”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凶多吉少。”郑孝文答道,随即他就明白了妹妹的意思,惊讶道:“啊!原来是黄汉那个愣头青误打误撞救了我们一大家子啊?”
  “误打误撞?哥哥居然是这么认为?”

  “妹妹你是说这其实是黄汉的谋划?”
  “这可说不好,只是我们一家子来这里过年的起因就有些可笑,现在细细想又觉得那个黄汉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让父亲来此。”
  “照此说来那黄汉深不可测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哥哥你要好好跟人家结交。”

  “那是自然,人家对我们有救命之恩呢,哥哥我当然会知恩图报。对了,你以后恐怕要改口,父亲让我跟黄汉拜把子结为兄弟,你以后恐怕要叫黄汉一声哥哥。”
  郑秀娥想起那日偷偷掀开车帘的惊鸿一瞥,蓦然涨红了俏脸,那个威猛的骑士形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至今还常思量难相忘。
  哪个少女不怀春,郑秀娥多么希望自己那没有见过面的郎君也能如此有男子气,她小小心里把黄汉的造型代入了她即将成亲的良人。
  这个时代的大家闺秀基本上都是在十二三岁,甚至更早就会把亲事定下,十之八九都是门当户对,郑家也不例外。

  跟郑家攀亲的是滦州知州杨濂家,如果不出意外郑秀娥会在今年秋天嫁给杨家嫡长子杨彦召,杨大公子是个秀才相公,据说颇有才气,已经十八岁,想着参加今年秋闱得个举人功名双喜临门。
  郑国昌很看中黄汉,如果自己的爱女没有早在四年前就定下婚事,为了报答救下一家子性命的大恩情,黄汉大有可能抱得美人归。
  这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如果没有黄家救命之恩的前提,一个士大夫而且是正三品文官,不可能下嫁嫡女给一位赳赳武夫,哪怕是从五品千户也不行。
  第四十四章:疾驰
  要跑一趟京城?这倒是没什么了不起,后金军其实一直都没有能力切断京城和地方上的联系。
  京师不断向外发出六百里加急,虽然也有点儿背的信使被拦截,但是基本上还是能够保持联络通畅。
  信使既然能够出入京师,黄汉拥有几十号人马,只要小心戒备,送郑国昌赶去京城也不应该太难。
  永平府距离京师四五百里,官道由于经常修缮在大明属于比较好的路况,在有马换乘的情况下一天疾驰二百余里应该不在话下。

  黄汉答应道:“送大人回京没问题,只不过大人如果乘马车就会比较危险,速度也无法保证,要是大人也能够策马疾行,卑职保证两天内赶到京师。”
  郑国昌表态道:“年轻人莫要小看老夫,骑两天马老夫自信还受得了。”
  这就完全没问题了,黄汉有五十几人,路上遇到的后金军只要不是百人队以上都可以跟他们拼一拼,遇到鞑子百人队根本不怕,因为鞑子的装备差强人意,比打建奴容易许多。
  后金军在京师城下意图讹诈大明朝廷,谁知倔强的大明不跟任何敌人城下之盟,摆出一副有本事你就来攻城,咱们在城下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后金军远道而来,根本没有攻城器械,要攻击有军民近百万,这个时代的世界第一大城、雄城,那是痴人说梦。
  红歹是没辙,京城他不敢攻打也自认为打不下来,好处又讹诈不到,怎么办?
  好吧,大明皇帝不肯给辛苦费,咱们大金军自己去取。

  于是乎,强盗们离开京城抢劫周边州府县城,现在主力刚刚拿下永平府城才过了一天。
  建奴、鞑子都很忙,夺下如此大城,收获何其多也,府城里官宦就有好几十家,富贾豪商不下于百家,殷实人家也不少,强盗们估计需要最少三天时间进行洗劫。
  永平府城里的文武没有不战而降,知府张凤奇、推官卢成功、中书舍人廖汝钦、退休副将焦延庆、守备赵国忠等等文官武将都竭力抗敌最后力战而死。城中还有诸多士子率领家丁殊死抵抗,最后慷慨殉国。
  黄汉答应了郑国昌的要求一刻也不耽误,即刻开始动员,让家丁们检查装备、夜里给战马加料喂饱它们,做好出发准备。

  当天晚上从永平府城方向逃来了两骑,马上骑士都伤得不轻,郑国昌的家丁认识这俩人,一人是推官卢成功的家丁名叫卢凯军,另外一人是守备赵国忠的亲兵赵十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