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最危险的地方相遇,又在最危险的时候分离》
第57节

作者: 留下的密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显然旁人不这么看,他去财政部,财政部的朋友还要问他:“升了副社长,总得给你多一点薪资吧?赶紧从锦鱼里那破地方搬出来,堂堂一个知名记者,整天跟泥腿子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谈竞只得苦笑:“已经在找房子了。”
  那位朋友将救济站的支出收入大概找出几分来,一边整理一遍道:“早该搬了,你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至于这么抠唆么……喏,你要的表,救济站就是个无底洞,再多钱贴进去也不够填饱那些蝗虫。”
  谈竞接过那些表格,看到用于救济的谷米只占整体支出的25%,除去10%的医疗救济外,剩下所有都用于“国际救济”。
  “滨海经济果然发展了,”谈竞故意说,“居然都有余财来进行国际救济,我们救济了谁?”
  “救济了一批高官,”那人嗤笑一声,“还有一批东瀛大人。”
  谈竞终于听到他想听的内容,不动声色地提起心来:“怎么,东瀛大人也要来着我们救济?民国已经富到这种程度了?”
  “谁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年来中国的日本人越来越多了,”那人嘀嘀咕咕地说,他领了当局给的饷,只管当好自己的差,才懒得关心这些有的没的。
  “谈记者好好给我们写篇文章,”他笑嘻嘻道,“让我们救济站也被上头关注一次,多拨点钱来,大佬吃肉,我也能跟着喝口汤。”

  谈竞浏览那几张表格,将他需要的数据抄到采访本上。财政部的朋友拿了一个秘色瓷的杯子喝茶,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其价格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财政部职员能供得起的。
  “我需要一些内幕消息。”谈竞低声说,“听说汪先生准备筹建南京中央银行,正式发行货币。”
  那朋友吸溜着茶水,嘿嘿一笑:“就猜你要来找我了,有个好东西给你看。”
  他放下杯子,从办公桌一角取出一张纸币交给谈竞:“专门为你弄来的。”
  那是一张一元法币,正面显眼处印着国父孙中山的头像,谈竞一眼就发现这张纸币上没有加钞票印刷公司的名称,想必是一张假币。
  朋友瞅着他笑:“翻过来看看。”
  谈竞不明所以,将纸钞翻过来,背面印着一副对子,说“欢迎参加和平,保障生命安全”,头上五个大字:军队归来证。
  “汪先生的大作,”那位朋友道,“南京没有建军权,汪先生现存的武装力量全部来自之前临时政/府和维新政/府的旧部队。”
  谈竞立刻明白了:“招安?”
  朋友点点头:“这是发往重庆的招安令。”

  谈竞将那张钞票夹进采访本里,另摸出钱包,抽出了十张一块钱:“多谢你这条消息。”
  “哟,这消息值十块?”那朋友咋舌,“那我还有一条消息给你。”
  谈竞想了想,默默取回五块钱,然后抬眼看着那朋友。朋友惊讶地看着他,一边摇头一边发笑:“好,谈惜疆,你将来不做记者,去做生意也赔不了。”
  他动手将码在桌子上的十块钱收走:“新成立的储备银行,领导是周佛海。”
  谈竞往桌子上放了一块钱:“这消息可值不了五块,储备银行的外汇储备金是什么?”
  “还能什么?美元?”朋友轻笑一声,“储备金是日元,汪先生手上没钱,连白银都没有,他的储备金是红口白牙问日本人借的。”

  “日本人不会这么好心,”朋友道,“听说储备银行在上海的原址,外滩15号的老中央银行会和南京总部同期开行,他们正在招募员工……我一个亲戚在里头,才打电话叫我过去。”
  谈竞看着他:“你要不要去?”
  “没想好,过去能有个亲戚做照拂,但这边好坏是当局的职员。”
  如果他去,那么谈竞在储备银行就有了一个线人。这人对日本人没什么感情,但对革命党也无甚情感——这就是个一心要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人。
  “在这边没什么发展,”谈竞道,“你坐不到财政部部长。”

  “我去了储备银行,也做不到银行行长。”那人笑了笑,“你支持我去银行?”
  “有亲戚的话,有机会能做到科长处长,”谈竞道,“搞不好还能去总部。”
  那人皱起眉,像是在思索谈竞的话。谈竞已经抄完了他想要的数据,拿手在纸上点着:“我昨天去了一趟救济站。”
  那人一惊:“你去那地方干嘛?要写文章,也不用往那地方跑吧,还收救济站出什么事了?”
  谈竞张了张嘴:“现在上头给救济站拨了多少钱?”
  “一点点,这种只进不出的项目,没裁掉就不错了,”那人叹气,“钱是一天比一天少,有时候还拖欠……”
  谈竞“嗯”了一声:“那么救济站如果被裁掉,你打算去哪里?”
  那人悚然一惊,发觉谈竞的话是对的,救济站不是长久谋生之处。
  “我得走了,”谈竞收好采访本,在他肩上拍了拍,“等你到了上海,不如打听一下储备银行借了日本多少钱做储备金,发行什么样的货币,对外汇率是多少……这些消息不要说十块钱,十块大洋都够了。”
  那人也跟着站起来:“我看你不是为我考虑,而是为你的新闻考虑。”
  谈竞笑起来:“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不对,也可以不采纳。”
  谈竞还要再赶去育贤学院见卫婕翎,救济站每天下午五点半放粮,最迟四点四十就要从育贤学院启程赶去。摄影记者还在社里,他借了财政部办公室的电话打回去,通知他五点十五在救济站见。
  滨海的秋老虎过去了,如今的节气虽临近深秋,但正午时还是会觉得热。谈竞在街边吃了一份生煎馒头,灌半肚子凉茶,正在跟老板付钱,身后忽然一阵喧哗,他转身的时候只看见一片人仰马翻,人群大喊着“抓小偷”,他没头没脑地跟着跑了两步,才发现是自己停在路边的自行车被偷了。

  谈竞捂着心口,那自行车还是他入职潮声日报社时,岳时行送给他的欢迎礼物。虽然是从别人手里收来的旧车,但好坏是个世界名牌,如今想买同品牌的新车,至少要二百多块银元。
  谈竞不能没有自行车,一辆车是贵,但对于一个时常跑新闻的人来说,到底还是方便不少。谈竞又去借电话往社里拨,跟岳时行打听他还认不认识倒卖旧车的人。
  岳时行在电话里哈哈大笑:“怎么去一趟救济站,还把车救济出去了?”
  谈竞沮丧地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丢辆车倒还罢了,要紧的是那车是社长以前送的。”

  “我可没钱送你第二辆,”岳时行警觉道,“你嫂子前头说,要给你侄女混一张外国文凭当嫁妆,我的存款都用于此道,没闲钱在你身上造了。”
  谈竞哭笑不得:“只是问你打听车贩子,又没说……你不送,要不借我点钱,一次性付全款的话,可以便宜几块银元。”
  岳时行断然拒绝:“也没钱借给你,我的钱都被拿去存你侄女的嫁妆,我还想问你借烟钱。”
  谈竞问:“你想把贤侄女送去哪里?要是日本,我可以拜托我老师帮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