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李牧无语地摇头,道:“你现在扯谎的功力真是日益精进,编瞎话说得跟真的似的,让人根本就分辨不出来。”
“真的吗?”李思文得意地笑了起来,笑罢之后,又道:“此事非同小可,一个是前朝皇后,另一个是前朝皇室最后一个男丁,这种事情,须得打起十二分的警惕啊……”
这时王虎从门外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黄绸。一看这个颜色,便知道是长安有旨意来了。李思文不敢怠慢,赶忙皇绸接过来看。
“唔……唉!”李思文看完旨意,把黄绸往桌上一丢,长叹了口气。
“又怎么了?”李牧好奇问道,每次李思文看完信或者旨意,都是叹气,好像对他来说,就没有好事儿了似的。
李思文咬牙道:“这世间的事啊,果然是强求不得。陛下说,酒很好,他很喜欢,非常高兴,所以答应了我的请求,同意你留下做县丞。但陛下又说,因为这酒太好了,他送了一半给太上皇,太上皇喝了之后,念念不忘,还要喝。陛下是至孝之人,为了让太上皇能常常喝到喜欢的酒,命我把酿酒之人送去长安,即日启程。”
说到这儿,李思文的表情已经变得非常精彩,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道:“这让我怎么跟陛下解释啊,牵扯到了太上皇,我要是不让你去,陛下肯定不能饶了我。可是你要是走了,我怎么办啊,这么大的摊子,我……我维持不了啊!”
李牧紧锁眉头,没有言语。他已答应了李思文,留下来帮他,就不会轻易反悔。
沉吟半响,李思文道:“此乃天意,这次我要是再阻拦你,我的心里也过意不去。其实上次我瞒着你写了折子,连着几夜我都睡不着觉。这样也好,你早一日去长安,便可早一日建好作坊。走吧,基础你都已经帮我打好了,我做就行了,多辛苦些,应该不会出问题。”
越说越像自我安慰,李思文喃喃道:“就算有问题,也是给我的历练,我总不能一辈子指望你帮我。”
李牧听他说得可怜,道:“要不你就再写一个折子,跟陛下解释一下,我再留下帮你一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唉,没用的,事关太上皇,陛下虽然贤明,但涉及一个‘孝’字,任何事都得靠边。”李思文走过来,狠狠地抱了李牧一下,道:“陛下旨意中说,让酿酒之人即日启程,你也别耽搁了,快点回家去收拾,交代一下,抓紧赶路,日落前应该能赶到马邑。萧皇后和杨正道你一并带走,到了长安,让陛下定夺吧!”
李牧见他主意已定,也就没再说什么,答应下来,回家收拾去了。李思文送李牧到门口,目送他骑马消失在街角,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王虎,去把你的兄弟们都叫来,备好饮水和干粮,护送李牧和萧皇后一行去长安。”
王虎凝眉道:“我把人都带走了,你怎么办?”
李思文忽然笑了起来,说了一句非常耳熟的话。
“我会据城而守,就算援兵不至,敌军破城,我也要殉城而死,青史留名!”
时间回到一炷香之前,李牧正在屋子里吓唬萧皇后,李思文在门口等着,王虎匆匆赶来,带来了两封书信。一封来自长安,一封来自灵州。来自长安的那封,就是当着李牧的面看的那一封,而来自灵州那封,李思文看罢之后,藏到了怀中,没有给李牧看,跟王虎演了出戏。
第43章 传国玉玺(1)
信是李绩送来的,信中说,找了一个多月的义成公主,有人发现了她的踪迹。那日突厥营破,她收拢了几百突厥残部蛰伏于大漠,后绕过了大军封锁,一路向南,李绩猜测她最终的目的地是吐谷浑。如果真的是这样,她极有可能趁着定襄城空虚,劫掠一番再走,让李思文多加小心。
李思文不是一个傻瓜,如果没看到萧皇后和杨正道,他或许不会太把这封信放在心上。但既然萧皇后和杨正道在这里,那么义成公主来定襄的几率就是百分之一百,她不是为了劫掠,她是为了杨正道,这个前隋皇室唯一的男丁。
几乎是看完信的瞬间,李思文便做出了决定。他跟王虎演的这出戏,是为了让李牧可以心安理得的走。虽然信中说义成公主只笼络了数百突厥残部,但眼下定襄城的防卫力量,连二百人都没有,如果突厥人来攻,肯定是守不住的。李思文身为县令,有守土之责,再说他是李绩之子,家门荣耀绝不允许他做出临阵脱逃之事。李牧不一样,他本来早就应到长安受赏,是在李思文的阻拦之下才留在定襄城当县丞,李思文不允许自己误了李牧的前程,再误了他的性命。
李牧回到家中,正好孙氏还没出门,巧巧也在家,他把事情一说,娘俩都觉得很突然。但皇命难违,圣旨已下,不想走也得走,娘俩赶忙收拾起来。李牧则来到了街西把头的铺子,他得告诉白闹儿一声。白闹儿刚起不久,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粥。见李牧来了,白闹儿还当他是为了昨天的事情,赶紧赔笑脸,他续弦的老婆王氏,也非常热情地招呼着,生怕哪里做得不对了,李牧会寻她的晦气。
李牧懒得扯皮,直接说道:“丈人,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事要告诉你知道。陛下有旨意来,召我入长安,即日启程。我和我娘,还有巧巧,马上就要走了。”他从怀里拿出两张宅契递给白闹儿,道:“这是两个铺子的地契,都送与你。酒会留下一些,售卖得来的钱,你可以自己都留着,就当是巧巧给你的孝敬。以后的生意,待我在长安安顿下来,就会有信儿传回,你等着就是了。根生那边你也不用担心,我已经与县令大人交代过了,他自会照应。作坊里酿酒的家伙,我得带走,等会叫人来拆!”
“这么着急?”白闹儿听李牧说了一长串的话,根本插不上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就突然来旨意了,为什么要召李牧去长安啊?此去是好事是坏事,难不成要当大官了?满肚子的疑惑,也没时间给他问,白闹儿见李牧要走,赶紧把脑袋里最想说的话说出来:“贤婿啊,这套酿酒的家伙,你就别带走了,此去长安千里,舟车劳顿折腾麻烦,不如到了长安再做一套,我给你出钱,这套就留下来吧。”
李牧已经走到门口,闻言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转身走了出去。王氏见状讥讽道:“别耍你那点小聪明了,人家都是要入长安面君的人了,能上你的当?”
“这哪能是上当?会不会说话,我是他丈人,有比这亲近的关系么?还信不着我,哪有这样的女婿!”
王氏低头收拾碗筷,头都没抬:“你也就敢在这时候念叨几句,当着人家的面,连屁也不敢放!”
“用不着你说!”白闹儿恼羞成怒地吼了一嗓子,出门追着李牧去了。但李牧骑着马呢,他哪能追的上,只好去了李牧家,找白巧巧念叨去了。
李牧从街口出来,拐了个弯,来到了工地,叫了几个人帮他搬东西。此去长安,和上次从马邑搬家一样,大件拿不了,但是小件能搬动的都要拿着。他不知道长安的物价几何,虽然现在身上有一百多两银子,但还是节省点为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