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之王》
第36节

作者: 小糖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哎呀,这不是还有事儿么。”这些日子以来,俩人也混的熟了,李思文这人没有什么架子,有事相求的时候,反倒李牧更像是县令,他是县丞。“前几日不是送出去三坛酒么?我爹和卫国公都有回信了,我爹得知咱俩合伙做生意的事情,难得夸赞了我。卫国公那边,则是送来了五个银饼,足足五十两银子,要买二十坛酒,怎么样,这个买卖做得吧?”
  “五十两,二十坛,每坛二两五钱……”李牧算了一下,比他最初的定价五钱要贵五倍,这买卖不亏。他看了眼李思文,道:“这买卖我接了,但可说在前头啊,现在还没正式合作,这酒是我自己出料出工,钱可不能分你。”
  “我差你这几个小钱啊!全都给你!”李思文爽快地说道,顿了一下,又道:“我爹那边,也要十坛,这十坛……”
  李牧也爽快道:“就当我这个做晚辈的孝敬,不要钱了。”
  “这样就不好意思了。”李思文嘿嘿笑道,忽然神色一收,正经道:“贤弟,不扯这些没用的事情了。我把你留下来,是想跟你说点事。”
  李牧见李思文罕见地正经,不由也认真了起来,问道:“什么事?”
  李思文叹了口气,道:“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酿酒那天,我去你家找你,后来喝醉了的事情吧?”
  “这才过去几天,当然记得啊!”
  “唉!当日醉酒岔过去了,其实我去找你,是有事要跟你说的。”李思文满面愁容,道:“我爹来信训斥了我,说我要当定襄县令是胡闹,说什么边城重地,岂能用我这个黄口小儿镇守,陛下的旨意他不能反驳,但他可以管自己的儿子,待他大军回返之时,就要我上书辞官。”
  李思文蹲了下来,双眼无神地看着西方的晚霞,叹道:“我就想不明白,我爹为什么就不肯相信我一次。今天他来信夸我,我本来还挺高兴,但是刚刚我忽然想到,他夸我或许不是因为这酒,而是因为我终于找了个营生,要是我肯回到长安跟你做这贩酒的生意,才是真可了他的心愿吧。”
  这种家务事,李牧能说些什么?他不知如何安慰,只好拍拍李思文的肩膀,道:“我能帮你点什么?”

  李思文笑了笑,道:“你已经在帮我了,你看现在,城墙快修葺完了,流民也在安置,各种事物井然有序。我相信,等我爹大军回返之时,若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必能认可我了,若他还是执意要带我回长安,我也没办法,子不能违父命,到了那时,我便与你一起在长安逍遥,做个纨绔少爷,跟你一起厮混,定也不会觉得无聊。”
  李牧点点头,道:“这么想就对了,凡事尽力而为,就算做不成也不会后悔,现在不是还没回长安么,做好每天的事情,就算回去了,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李牧说完,抬头看了眼天色,道:“我得回家了,马上日头就没了,巧巧在家该等急了。”
  “去吧,有媳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李思文也站起身,对李牧挥了挥手。
  就在俩人作别之际,忽然小广场传来了争执之声,李牧和李思文都听到了,俩人对视一眼,并肩走了过去,旁边的捕快见状,也都跟了上去。
  “何事喧哗?都住口,站到两边,县令大人在此,自有公断!”捕快们上前,把争执的双方分开。李思文和李牧来到近前一看,争执的双方竟然都是妇孺,左侧一方是一个老妇和一个小孩,右侧一方则是在工地负责做饭的一个婆子,再看地上,有半个窝头,左边小孩手里还抓着半个。李思文挠了挠头,问道:“可是这孩子偷了食物?”

  右侧那个做饭婆子跪在地上,道:“回禀大人,这孩子今年十岁,按大人定的规矩,不哭不闹,可以领饭吃。按规矩,老身给他一个窝头。但这孩子吃了一个窝头,非得再拿一个窝头。问他为啥,他也不说。老身负责放饭,管的是官家的粮食,哪能随便给,于是老身就没给,没想到这孩子抢了就跑,咱只好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这儿,才知道这孩子是要给这个老妇吃。大人您说了,免费的粮食不养懒惰之人,我看这老妇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无病无灾,气色看起来也很好,不像是不能劳动的人,她若是帮忙摘个菜,这窝头也就给她了,但她什么都没做,这窝头便不能给她吃,这可是大人您定的规矩啊!”

  “唔……此言,有理。”李思文点点头,又看向左侧的老妇。这个老妇,白发如雪,看上去许有花甲之龄,但整个人的气色,却不像是那么老的人,而且从她的模样上,依稀可见昔年神采,她年轻的时候必是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李思文不禁有些纳闷,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哪里来的如此气质高贵之人,这样的人,又是怎么沦落到连饭都吃不上的?
  “这位老妇,你是没听到本官说的话么,你既有手有脚,又没病没灾,为什么不参加劳动啊,我知你年纪不小,干活恐力不从心,不求你干多干少,总要有个好态度吧,人家说得也对,这免费的粮米不养懒惰之人,你什么也不干,怎好意思吃饭啊?”
  听到李思文这样说,老妇登时臊得脸通红,不敢面对众人的目光,期期艾艾了半天,声若蚊蝇道:“本……我、我不会干活。”
  “本?”第一个字虽然声音轻,但李思文离得近,还是听到了。心里不禁一动,这自称‘本’的人,还不会干活?能是什么身份?本王?本帅?本宫?
  本宫?!李思文忽然想起父亲来信中提及的一件事,再看这老妇,眼神顿时变了。
  第40章 不欢而散
  “此事本官自有评断,来人,先把这老妇和孩子收押。”李思文不动声色下了命令,李牧在旁听到了,觉得有些过分,刚要说话,看到李思文使眼色,知道他这样做必有缘由,便没有开口。周遭围观的百姓见县令真的惩治懒惰之人,心中更加畏惧,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可偷懒,否则真没有饭吃。

  人群散去,李思文把李牧拉到一旁,道:“我爹信中提及过一件事,突厥大营被攻破之后,颉利逃走,他的妃嫔也都四散。其中有一人,乃是前隋义成公主,突厥几番对中原用兵,都是此人撺掇挑事,陛下深恨之。卫国公追击颉利,陛下便命我爹寻她,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牧皱眉道:“你觉得这位老妇是义成公主?不对,你应该是认错了,我在突厥大营时曾远远望见过颉利的妃嫔,没有白发之人啊!”
  “我知道她不是义成公主。”李思文道:“义成公主的年纪,约莫四十岁上下,这老妇已两鬓斑白,绝不可能是她。我是通过这义成公主,想到了另一个人,前隋炀帝皇后萧氏。当年江都之变炀帝遇害之时,萧后带着幼孙杨正道被宇文化及控制,后窦建德杀宇文化及,萧后便落入了窦建德手中。窦建德安置在了武强县,想利用杨正道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义成公主听闻这个消息,写信威逼窦建德,把萧后和杨正道接到了突厥,就安置在这定襄城。卫国公攻破定襄之时,还特意寻找过这对祖孙,但是没有找到。我观那老妇气质高贵,不似寻常百姓,再看她和那个小孩的年纪,又与萧皇后与杨正道相符,便想起了这件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