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之王》
第33节

作者: 小糖
收藏本书TXT下载
  “酒里有毒!快传太医!”高公公尖声叫了起来,忙不迭就要往外跑,李世民瞪他一眼,喝道:“瞎叫什么!哪来的毒!闭嘴!”
  “啊!”高公公忙跪伏于地,道:“吓死老奴了,没毒就好,惊了圣人,老奴死罪。”
  “出去!”李世民摆了摆手,高公公匍匐在地上,倒退着出去了。
  “嘶……这酒果然够霸道!”李世民一直忍着,此时才吸了口冷气,拿起筷子夹了两口菜压了一下。长孙无忌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道:“臣着实没想到此酒霸道至斯,呛了嗓子,请陛下恕臣失仪。”
  李世民自己又倒了一杯,看着这酒,赞道:“那小子果然没有撒谎,这酒之浓烈,远超胡人的三勒浆,三杯倒,所言不虚。朕自恃善饮,此酒却也不敢多喝啊!”
  长孙无忌道:“陛下若是喜欢,让李思文把酿造此酒的人送来长安伺候陛下,也就是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为君者岂能因一己之喜好,让百姓舍家撇业,千里迁徙。这酒虽好,但不过口舌之欲耳,不可为此大动干戈。”
  长孙无忌点点头,小心地饮下剩余的半杯酒,却是没有再倒了。李世民喝完第二杯,又到了一杯喝了,三杯下肚,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通红。他的这坛酒,是李牧勾兑过的,没有李思文他们喝的头道酒度数高,但也有五十度左右,初次喝高度酒,李世民喝了三杯还没醉倒,说明他的酒量了。

  喝了三杯,李世民意犹未尽,但他却没有再倒了。他看了看酒坛中剩余的量,把门外的高公公叫了进来。
  “去找一个上好的瓷坛,把这些酒装起来,送到太极宫去。就说朕得了好酒,特意孝敬太上皇,太上皇若心情高兴,明日朕去请安。”
  “诺、”高公公应下了,小心地抱着酒坛出去。李世民看了眼长孙无忌,笑道:“辅机,朕这个做儿子的,有时候真的是很为难啊!”
  “陛下贤孝,已是天下人的楷模,相信假以时日,太上皇定能解开心结,宽待陛下的。”
  “唉!”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道:“宽待……朕就不指望了,只希望父皇能原谅我……罢了,提这些旧事作甚,天色已晚,辅机就歇在宫中,这些奏折,明日再看吧!”
  “诺。”长孙无忌躬身退下。
  第36章 太上皇
  长孙无忌出得殿门外,自有一个小黄门引着他去歇息的地方。走到了半路,长孙无忌左右看了看,见无人注意,把小黄门叫住了。从袖子中拿出了一串铜钱,递了过去,道:“这位小公公,我有一事不明,还望解惑。”
  “哎呀,这可折煞奴婢了,国舅爷想知道什么,问奴婢就是了,奴婢怎敢收国舅爷的钱!”话虽这样说,小公公的手却伸了出去,拿钱的动作可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入了宫中,已非全人,这辈子也不可能出得宫墙,所剩的,便也只是这黄白之物了,外庭的人想打听写内庭的事儿,少不得要贿赂一点,也算是这宫中的一个潜规则了。像长孙无忌这等人物,不给钱小黄门也不敢不答,但毕竟答话全凭一心,你不给钱,我便说不知道,或者说假话,谁也没办法。为了得到真消息,就连长孙无忌也不例外,全都得拿钱。

  长孙无忌自是明了这些规矩,笑道:“小公公不必客气,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想知道,今天拿来的酒,是李思文从哪里买来的,宫中只有一坛?实不相瞒,这酒味道甚好,我想买一些,宴请宾客使用。”
  “这可不好办呀,确实只有这一坛,刚才就是奴婢从尚食局搬过来的。这酒的来历么,确实是李小公爷进贡的。据说是定襄本地的一个酒铺酿造的,掌柜的姓白,家传的技艺。当地都称他家的酒为‘白酒’,奴婢知道的就这些。”
  长孙无忌已经得到了想知道的,点了点头,道:“那便多谢小公公了。”
  “好说,好说。国舅爷请。”小黄门应了声,伸手示意了一下,便又走在前面带路了。

  李世民会在半夜吩咐人送酒去太极宫,是因为他知道,此时太极宫,必然也掌灯。他的老父亲,李渊太上皇,此时肯定也没有睡觉。李世民半夜不睡觉是为了看奏本,而李渊不睡觉,则是忙着纵情欢乐。他年事已高,男女之事早已力不从心,但男人的欢乐,并不在这一件事上。他忙活是忙活不动了,但他还可以看,还可以听。丝竹之声一响,年轻的妃嫔们身姿摇曳,款款温柔,再饮上几杯美酒,似醉非醉,半梦半醒,微醺之际,便好似活在了仙境之中,可以暂时忘却凡尘了。

  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李渊新纳的两个妃子,来自江南,尤擅歌舞。加之性情聪慧,懂得哄人,把李渊哄得非常开心,这一开心可不得了,宴席便摆起来了。入夜了不方便请客人,李渊便让太监换了朝服,充当满朝文武,在这太极殿上装模作样,好似沐猴而冠,戏耍了起来。
  “报……太上皇,东宫总管高公公求见,说是得了好酒,要献给太上皇。”
  “哈!好酒?”李渊半睁开眼,由侍妾扶着坐起来,冷笑一声道:“该不会是毒酒吧,李老二恨朕不死,终于忍不住了么?好!朕便如他所愿,拿酒来,朕喝了就是!”
  这等话,何人敢接,报信的太监知道李渊这是又喝多了,不敢搭话,装作没听到,转身出去把酒拿了过来。
  李渊抓过来一只酒盏,咕咚咚把酒倒满,张嘴就是一大口!

  一大口酒下肚,李渊浑浊的老眼忽然亮了起来,一口气屏住了好一会儿,才长长舒了口气。再抬眼看殿上的歌舞,不知怎地,顿觉索然无味了起来。
  男儿当世,怎可沉浸于这红粉烟花,纸醉金迷。
  回想当年,隋末大乱,群雄并起,太原起兵,征伐各地,多少豪杰如过眼云烟,而今天下已归属李唐。那一代的豪杰,都已陨落了。唯有突厥尚未平定,大唐军队也在与之交战,听说大军所向披靡,不日即可凯旋。
  要说大唐与突厥的仇恨,并非始于便桥之盟。

  李渊起兵之初,颉利可汗也刚刚即位,当时突厥兵强马壮,肆意侵扰太原,甚至直接派人来索要财物,李渊逐鹿中原,担心腹背受敌,无奈之下只好应允。派宇文歆卑躬屈膝,向颉利可汗献贡,并割让榆中之地。武德三年,颉利可汗突然攻打大唐,李渊初定天下,立足未稳,只得再度遣使求饶,以财物贿赂。次年,颉利可汗攻打雁门,抓住汉阳公苏瑰、太常卿郑元璹、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等,率部入侵代州,打败行军总管王孝基,略取河东,侵犯原州,穿越延州要塞。纵横辗转千里,所向披靡,劫掠而去。武德五年,颉利可汗刘黑闼联合包围新城,继而进击忻州。之后又入雁门,围攻并州,抄掠汾、潞等州,掠取男女五千多人,又分几千人马转掠原、灵等州之间,生灵涂炭。

  武德六年、七年、八年、九年……
  甚而,为了躲避颉利可汗,李渊甚至想过要迁都,所以派人去樊、邓等地巡察,群臣也都赞成,而当时,反对迁都的正是李世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