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叫我俘虏兵》
第42节

作者: 凌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2-02 19:04:49

  第四幕 逆刃为锋
  战争进行到一九四七年,中国的历史已经跨出了改变的第一步。在白山黑水间鏖战了一年多的共产党人,用顽强的斗志顶过了最艰苦的岁月。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一点两面,四组一队,三三制,三快一慢。共产党人用聪明的才智和铁血的迂回慢慢扭转了战局。
  此时的东北,主客渐易也!

  蒋介石的雄心壮志已经慢慢挂上了失败的标签!
  一场双方都期盼已久的大战就要开始了。经过长达半年多的绵密进攻,共产党人终于掌握了主动。
  一九四八年的九月,从长春、四平到辽西走廊,战火把北中国的天空映红了,同一民族内部的善恶之争把无数铁血青年推上了刀锋之巅。
  此时的于成山、曹根、木长锁已经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枪口心悦诚服地调转了,他们必须和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必须战胜自己内心的魔障,拿起枪,对准过去的影子!
  第一章 北顺!北顺!
  1、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很多事情都在慢慢变得清晰。科学发扬光大,一些光怪陆离的事情都变得不再玄妙,但惟有一样却永远也说不清楚,这就是情感。
  人的情感也有很多种,既包括当下大行其道的爱与被爱,也包括几十年前的那段铁血与仇恨!现在回顾往事,我们说的大都是什么理性啊、人性啊。可在当时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很多事情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在那时,生与死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的小事情,活着的来不及高兴;死了的,立时被黄土掩埋。

  战争的残酷不必细说了,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喜悦经不起推敲,但悲伤却是永恒的!
  我们不妨举个题外的例子: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粟裕,逝世前就为自己指定了栖魂之处。
  是哪里?
  是他一生中频繁转战的八省市,因为那些地方,战友的英灵在等待!
  回到辽西,回到一九四七。
  厉兵秣马的共产党人终于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在当时,辽西地区的核心战场是锦州。而要想拿下锦州,解决外围之敌是第一步。从地理上来讲,北顺-义州是锦州的屏障,丘陵阻隔不说,又有大蟒河横在其间,这是天然防线!要想取得战场的主动权,民主联军就必须打开这道大门。
  所以三十六团的一九四七年,任务很简单——解决锦州周边之敌,重新占领北顺,配合兄弟部队攻克义州,为后面的大决战奠定基础。
  真正的战斗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来了。
  进攻开始之前的几天,三十六团气氛轻松。各部队一边保养武器,一边和地方群众搞联欢。大家都知道,这是大战将启的前奏,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由衷的笑容,因为他们懂得,战争是不能以恐惧取得胜利的。
  这一天晚上,三十六团各部会餐,目的自然是继续加强团结,提高各级战斗人员的凝聚力。四营因为距离团部较近,因此就合到了一处。有一点酒,不多,所以再兑一些水,但喝着倒也畅快。
  高华的眼睛红了,言辞慷慨,语调激昂。政委王耙子、四营长张剑、政治部主任李建华,曹根、丁柱、庞青云、于成山,这些人围坐在一个大桌子边,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在这一刻,大家没有了身份的藩篱,如兄弟一般畅所欲言,没有人说什么沉重的话题,只是互相炫耀着自己曾经辉煌的过去。

日期:2010-02-10 20:15:15

  于成山给大家讲当年在滇缅边境时的各种见闻,讲那里的蚊子有多凶狠,讲蛇汤有多鲜美。丁柱就吹自己在老家是有媳妇的人,等打完仗肯定第一个抱儿子。等轮到张剑时,他小眼睛眨来眨去,最后笑嘻嘻地说:“我觉得吧,我优点太多,一时半会儿不知从哪儿讲起,咱还是下一个吧,下一个!”
  张剑虎头蛇尾这一句,立刻引来一阵哄笑,丁柱就说:“人家老张优点确实多,比如眼睛大。”于成山也溜缝道:“那还说啥,咱营长的长相就是活脱脱的小白脸,大个头得有一米八吧!”
  张剑眼看着自己陷入重围,急忙一拍身边的庞青云:“该老庞了啊,该这家伙了!”

  庞青云急忙笑着说:“我有啥好说的,我就是个胡子啊!”
  于成山立刻回道:“胡子怎么了,你总比我这俘虏强吧!来,就讲讲你们胡子的事儿吧!”
  庞青云笑笑说:“好!你问吧,我言无不尽!”
  于成山摸了摸脑袋想半天,问道:“哎,对了,我们去木梁沟时,刘殿魁的双手干吗总揣怀里啊!”
  “哈哈,于连长可算是问到我们胡子的秘密了,在咱东北,一般老绿林的枪都是踹在前襟怀里的。”
  “可是那样出枪反倒会慢啊,前襟遮遮挡挡的多不方便。”丁柱跟着问道。
  “慢?这你俩可就外行了,这么着吧,反正咱这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回去睡觉前,兄弟我就献丑了。”
  “好,庞连长表演完,咱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高华也一拍桌子,大笑道。
  “好嘞!那咱可就开始了!”庞青云话音未落,便一把扯开衣襟,从里面掏出两把盒子炮,三下五除二拆成了一堆零件,连弹夹也退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拆完枪之后,庞青云朗声说:“看好了,咱这招叫十步装枪术!练完就走啊!”
  说完这话,他也不等大伙儿答应,便用前襟将桌子上的零件一兜,围在腰间,快步朝门外走去,而两只手则在前襟里不断地抖动。
  也就是十几秒的功夫,庞青云还没走出十步,双手一抖,两只盒子炮已经完完整整从衣襟里抽了出来,两个弹夹则一左一右滑到了大腿处。
  庞青云一低手用枪托将两个弹夹往后一拨,身子一蹲,正好用腿弯卡住了弹夹,两手的盒子炮顺势一递,“咔咔”两声脆响,枪已经上膛。此时外面月色浩荡,他也不看左右,两手一挥,“啪啪”打出两枪。再一看,拴马的缰绳已经被打成了三截!
  众人惊讶中,庞青云翻身上马,一时间马长嘶、人如龙,朝三连的驻地狂奔而去。

  2、
  庞青云露了一手,这可让于成山和丁柱开了眼。
  接下来的两天,俩人也不去联欢了。早晨一起来,安排完正经事就直奔三连,赖在庞青云屋里,非要把这十步装枪术学会了。
  三个人就这样一起腻了足足三四天,学完了十步装枪术,这感情也彻底热到位了。

  四营长张剑和教导员杜正去团里开会时,把自己这三个连长的事儿跟团领导一说。高华和王北风开怀大笑。旁边的李建华更是啧啧生叹:“我看这庞青云,当连长真是有点儿屈才了!”
  王北风也感慨道:“是啊,这才几个月啊,他就和咱们全团最刺儿头的两个家伙论上兄弟了!”
  “是啊,看来我得小心点儿了。没准等全国解放了,这庞青云就是我的领导了啊!”在一边的高华也开起了玩笑。
  不过玩笑归玩笑,庞青云这招的的确确让四营的三个连长达到了空前团结。教完装枪术,庞青云又趁热打铁,向张剑和杜正建议,由他和于成山、丁柱组成一个示范小组,在全营开展射击、格斗、拼刺刀的教学演练。
  这个主意很快得到了实施,而且效果也很好,既缓解了士兵们的紧张情绪,又做到了寓教于乐。这个以俘虏兵、前伪军、胡子为主要组成的部队,在真正的战斗来临之前,终于拧成了一股绳,变成了一把钢刀!
  “这!可是一把锋利的大刀啊!扔到战场上就能所向披靡!”高华看完四营的最后一次演练,兴奋地说。
  “是啊,谁能想得到,这把刀起初不是咱的!”李建华也感慨道。
  “这把刀虽然是从敌人那拿来的,但到了咱们手里,那灵魂就是咱共产党的,就是咱民主联军的!这就叫逆刃为锋!”王北风叉开五指一挥,给这个即将成为英雄的部队下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定义!
  逆刃为锋!这可不是哪支反正部队都能承受得起的称号,更何况这个四营还是标准的杂牌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