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第33节

作者: 天天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安继续说道:“另一件事,要一分为二。首先,下官想请官家开恩科,而后下官有一个想法,这里有份下官写的表,但下官非朝官。”
  刘安不是朝官,要上表的话需要复杂的手续。
  刘安将表捧到了吕蒙正面前,事实上,这一份是刘安让范威替自己写的,借口很好找,范威也非常愿意给刘安代笔。
  表的内容是:
  派一官带队,挑选官员近百人一起去西北,负责西北各州的官员磨勘。

  对于不合格的官员,当场降职。
  对于有罪的,贪污的,渎职的,当场免职,甚至入罪。然后带去的官员当中,挑合适的人顶上被免职的官员。
  吕蒙正看完这份表之后,刘安说道:“吕相公,灵州之失,西北各州难道没有责任吗?”
  “恩。”吕蒙正虽然不比寇准那么激进,可他也是一位名臣,当朝堂之上决定救援灵州的时候,援军走的还没有爬的快,西北各州更是过于松懈。
  对于刘安说的,布匹产量暴增会伤民的事情,吕蒙正非常理解。
  刘安说道:“这位是吕相公。”

  刘松是刘家老人,立即带着几名工匠给吕蒙正施礼。
  吕蒙正摆了摆手,目光却在那纱机上。
  旁边放着一台还在调试的八绽纱机。
  刘安家里的奴匠管事刘松见刘安到,赶紧迎上来。
  刘安当下回答:“吕相公,没有织娘是不可能的,可能当时织娘暂时离开。那个还是需要有织娘看守,万一线断了,或是卡梭,都需要织娘的。”
  “看看。”吕蒙正不怀疑的刘安的话,同时也相信自己夫人亲眼看到的。
  刘安没进自己办公的屋,秘书监的活都交给钱若水干了。

  正如刘安自己说的,自己就是来秘书监镀金的,不是真正来这里当官。所以安慰了钱若水几句,刘安就离职回家了。
  大宋也是签到制度,可刘安就这么离开,也没人敢说个什么。
  这是纺纱机,一共四只绽,一直靠水力驱动,速度很快,有两人纱娘在机器站着,也是因为吕蒙正到,她们才站起来,吕蒙正看的清楚,他进来之时这两个纱娘是坐着的,只是看守机器。
  水利,这东西早在汉代就有一些简单的利用。
  第四十二节 赶紧找人
  万一党项再南下,西北各州再顶不住的话,这才是烦。
  吕蒙正离开,刘安立即叫人备车往天波杨府去了。
  此时,刘安相信最能帮自己出主意的,就是那位老太太了。

  作陪的只有一个人,杨延昭。
  杨府的下人都被要求远离这花厅。
  主宾落坐,佘太君问刘安:“安哥儿此时过来,事情是有了进展,还是有了变故。”
  吕蒙正已经心里有数,买回灵州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既然皇帝已经动手,让刘安去试一试也没什么不可以。
  更何况刘安那表中整顿西北各州的吏治,这事应该作。
  刘安这会说什么都不合适。
  说谢。

  你一个小官,这种事情关乎朝堂大事,你要谢吕蒙正,就是在打脸。
  刘安施礼之后问道:“请吕相公示下,下官接下来要怎么作?”
  “什么也不用作,等消息就是了。”
  西京这三儿子,可以保证粮草后勤之事。
  刘安这时问道:“老太君,晚辈想问一句,若对方不买呢?”

  佘太君爽朗的大笑了几声:“老身就没指望党项人会卖灵州,倒是你,能说服你潘府下属的折家,还有曹家的曹玮。”
  刘安有些不解:“老太君,晚辈就不明白了,折家与您不是同宗吗?”
  “是,也不是。”佘太君给刘安解释道:“同族两支,当年我父抗宋,为了避嫌,两家再无来往,后我家降宋,杨家是降将,更不好来往。”
  “老太君,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老太君笑了笑。
  这时,杨延昭已经把纸笔准备好,佘太君亲笔书信一封,让杨延昭交给了刘安后,佘太君说道:“折家,有老身亲笔信,但由你去说服。”

  “谢老太君。”
  佘太君又说道:“老身眼中,就不相信灵州能买回来,你若能带兵七万以上离京,老身一门替你冲锋在前,咱不买。打回来。”
  佘太君的语气相当的激动,这么多年她都没有这么大声说过话了。
  刘安想了想后说了一句:“老太君,我估计是买回来,曹玮将军有心想动党项李氏,数次被朝堂之上掣肘,所以您老明白。”
  “明白。”
  两人正说着,有人在外敲门。
  杨延昭去开门,听了两句之后回来:“母亲,三相齐聚刘少监府中,儿以为刘少监应该回家了。”
  刘安也大吃一惊,三相竟然都到自己家中了。

  佘太君说道:“安哥儿,回府去。延昭送安哥儿出门,而后去……备甲。”
  刘安长身一礼后,退到门口,然后小跑着就往外走。
  三相都到自己家了,自己要赶紧回去。
  回府的路上,刘安内心越发的激动。

  有佘太君答应出手,灵州自己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弄回来。
  折家,在真实的历史上,不比杨府差。
  折家八代忠烈,对抗西夏族中嫡男战死数十人,一直到北宋灭亡,折家都让西夏越过他们的防线半步。
  而曹玮,刘安不用去说服。
  如果不是朝堂之上那些文官太水,这家伙最有可能把西夏给灭了。

  曹家,是潘家铁打的兄弟。
  所以,不用去说服,就凭自己潘家女婿的身份,带兵带钱带粮过去,曹玮瞬间就变成下山的猛虎,再加上折家军、杨家军、潘家军,以及手上七万禁军。刘安突然有野心,要灭党项。
  刘安急急的赶回家中。
  李沆是宰相,是文官,却是亲自操纵着水利织布机,而且还在不断的记录着。
  刘安回来,赶紧施礼:“下官见过李相公、吕相公、寇相公。”
  李沆没回头,开口问了一句:“此机织麻布,织棉布。那么可织绢吗?”
  “回李相公的话,现在不能,但一个月内,必能。”

  寇准上前:“李公,大理把马匹的价格涨三倍,若灵州收回来,官家的意思是往西去,会一会西州,所以我认为,十万匹布,五万匹绢,能换些马来了,也让大理明白,我大宋的马匹,不只有大理供给。”
  刘安大步上前:“李相公,下官愿立文书,此去若灵州买不回来,下官愿被贬到雷州,或带不回五千匹马,下官连进士都请免了。”
  李沆摇了摇头:“用心作事,无须如此。咱们大宋不会让忠君用心作事的臣子寒心,只要你尽全力,此事老夫还能挡点风雨。罢了,十万贯钱,二十万匹布,十万绢,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禁军八万。五天之内,听旨吧。”
  日期:2019-09-10 07:4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