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情的皇朝,一个让无数人哀叹的朝代》
第18节

作者: 吴名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哎呀,没事没事。”安宁公主挥着手,从地上站起来,却一眼看见了张启阳,眼中带着好奇。
  “媳妇!”
  看到安宁公主正脸的一瞬间,张启阳脱口而出,立马上前去拉安宁公主的手。周围的禁军和锦衣卫包括张之极都愣住了。
  安宁公主也愣住了,自己居然被一个不认识的男子叫媳妇。等她反应过来时,居然被张启阳一把抱住了。
  安宁公主怒了,居然有人敢占自己便宜,她一脚重重的踩在张启阳脚上,疼的张启阳松开了手。
  “你干嘛,媳妇……我”还没等张启阳话说完,安宁公主的拳头就落在了张启阳的脸上,鼻子上,连续几拳下去,张启阳居然直接晕倒在地。
  “这是谁啊?本公主的便宜也敢占!”安宁公主怒骂,张之极尴尬的说了声:“公主,这是臣弟。”
  “嗯?”安宁公主一脸不相信的看着张之极,“你还有个弟弟?我怎么不知道?”
  “这,二十年前一场大火,那时臣弟尚未足岁,被人趁乱抱走,近日刚被寻到,此时刚到京城……”

  “算了算了算了,本公主最讨厌你们这些人啰里啰嗦的,既然是你的弟弟,那本公主就这么算了。”安宁公主说完就要朝城外走去,却被禁军拦住。
  “皇上驾到!”一个尖利的声音响起,安宁公主心道,完了,又走不掉了。
  由于明朝此时的国库并不充盈,崇祯皇帝出宫也没讲究什么排场,只带了数十个锦衣卫校尉,和他最信得过的太监王承恩。
  “臣(臣妹)拜见陛下(皇兄)!”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崇祯一脸无奈的走向安宁公主,正准备训斥她几句,可看到晕倒在地上的张启阳,不免有些好奇的看向张之极。
  张之极一脸尴尬的解释道:“陛下,这是臣失散多年的弟弟,刚才在追安宁公主时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晕了过去。”
  “你弟弟,何时找到的?”说完崇祯又仔细的看了看张启阳的脸,“你说他是摔跤,可我怎么觉得像是被人打的呢?”说完,还看了看正在一旁摆弄自己头发的安宁公主。
  张之极心里苦啊,俩个都是自己不能得罪的人,只好说道:“陛下,臣恳请陛下允臣先带臣弟回去看看郎中。”

  “行,你去吧!既然安宁公主没有跑脱,朕,也该回去了。”
  “臣告退。”张之极和徐志将张启阳扶起,往国公府走去。
  张启阳终于醒了过来,张之极坐在床头,看着他。
  “醒了!”
  张启阳看着身旁这个让自己血脉悸动的人,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他是谁,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你就是我大哥,张之极?”
  “嗯”张之极看向张启阳的目光很柔和,这个弟弟失踪那么多年,如今终于回来,日后定要好好疼爱。
  “既然醒了,那就起床随我一同入宫去见陛下。”张之极说完走出了门。
  进宫陛见,尤其是张启阳这样第一次入宫的外臣,肯定要走些繁琐的程序,首先得研礼,弄明白了和皇帝谈话的规矩和礼仪之后,还要在都知监候见。
  皇帝日理万机,天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和张启阳见面,所以他只能等,一直要等到皇帝有了充分的时间才行。

  若是皇帝的日程安排的太满,那就只能等别的日子。
  为了见皇帝一面,等十天半个月都不算很过分。
  在都知监等候陛见的时候,李吴山见到了一个熟人:徐志。
  本以为徐志也是被皇帝召见,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徐志是来给太子上课的。
  作为东宫的侍讲教授,基本上相当于太子的家庭教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子师。听起来这个身份好像很尊贵很有面子,其实太子的老师不止一位,而是一个小型的团队。
  真正意义上的太子师是侍讲学士,而徐志仅仅只是个侍讲教授,相当于副科老师。
  按照朝廷体制,作为太子正式老师的侍讲学士总共有四位,象徐志这种不太重要的侍讲教授可多可少没有定员,主要是做些讲经解史的工作。
  因为不是很重要的正式课程,所以每个月只安排两堂课,临时还会兼一些其他的差使。
  “万岁有旨,只要你来了就随时通传。”徐志说道:“随我去钟粹宫见驾吧。”
  “钟粹宫?”张启阳看向张之极,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原本以为张启阳刚回家,可能会与自己有些生疏,所以一听到张启阳问自己,张之极还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张之极笑着解释道:“一般情况下,皇帝召见外臣,多在三大殿进行,或者是文华、武英两殿也可以。由于你不是正式召见,所以选在了钟粹宫。”
  原来不是正式召见自己啊。张启阳瘪了瘪嘴,不在说话,老老实实的跟在张之极身后。
  钟粹宫是太子的居所,而不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
  自明朝开国以来,钟粹宫都是太子的起居读书之地,只有嘉靖皇帝曾经在这里炼过丹,算是一个例外。

  正常情况下,太子长大之后就应该搬到宫外另建太子府,现如今的太子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按说早就应该搬出去了,之所以还住在钟粹宫,理由只有一个:没钱。
  崇祯皇帝拿不出那么多钱财给太子修建府邸,也就只能先凑合着住在禁宫当中了。
  一路从都知监走来,沿途所见宫阙大多晦暗陈旧,尤其是皇后居住的懿安宫,明显曾经被大火烧过,虽然已经搭建起了脚手架,看起来好像是正在修缮,却连一个工匠都没有看到。
  问过张之极之后才知道,懿安宫在四年前失火被烧了很大一块。

  周皇后体恤国家艰难,本不想修缮,但太子的年纪却越来越大,眼看着就已经到了大婚的岁数,就琢磨着自己搬到翼殿去住,把宽敞的懿安宫腾出来用来给太子办理婚典,结果修了一半就又没钱了,成了一个“烂尾工程”
  关于历代帝王的样貌,史书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无非就是“龙额广颌”“隆准而目炬”“身姿甚雄伟”之类的描述,所以再见到崇祯皇帝之前,张启阳还抱有挺大期待,觉得崇祯皇帝应该是个大帅哥。
  可亲眼见到了崇祯皇帝的模样之后,张启阳才真正明白,原来史书中记载的东西也并不可靠。
  眼前的崇祯皇帝不仅身形消瘦,而且面色苍白,怎么看都和“身姿雄伟”不沾边儿,当然,经过十几代的基因改良,如今的崇祯皇帝的确很帅,就是那气质多少有些不合。

  因为不是很正式的召见,所以崇祯皇帝没有穿龙袍,而是穿了一件子青灰色的窄袖长衣,要不是双肩部位上绣着的团龙,很难想象得出他就是大明王朝的九五至尊。
  坐在皇帝身边的那个女人穿的稍显正式一些,头戴四方凰冠,披了件儿火云纹的九凤丹阳氅,这一身装束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她的身份——母仪天下的后宫周皇后。
  周皇后的脸色比崇祯皇帝要红润的多,但却很难用“漂亮”“美丽”之类的词汇来形容。
  圆盘脸,嘴巴显得有些大,而且面色较黑,若是换一身粗布装束的话,简直就和小村庄中绝大多数村妇没有太大区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