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都是被逼出来的》
第11节

作者: 盲点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南边日本人打过来了,这一家子不得不逃难。路上一家的男人也死了,只剩下了这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继续走。吃好了后,他们就又向北边走了。
  现在我姥爷想起来也还是一脸的愧疚,当时打人家干啥。要是以现在他的心性非要叫那几个人在家住几天才肯罢休。
  1942年,鬼子开始大扫荡。我姥爷那个偏远的村子也不例外。他只记得当时全村逃难的队伍那叫一个浩浩荡荡,所有的人家都是赶快带一些干粮和衣服就马上出逃。我姥爷那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日本人,只知道家里的大人带着他没命的跑,路上根本就不让他哭闹。这是你要和大人撒什么娇的话那可真是往死里打。由于我们那一带多山,所以只要是能提前得到消息,一拍屁股逃到大山里就安全了。所以,鬼子扫荡了好几次也没遇到人。

  唯一例外的就是那一次我的祖姥爷走得迟了,再加上着急忙慌的一下子搞错了方向。鬼子是从南山来,乡亲们从北山走。可他偏偏跑上了南山。祖姥爷越走越心惊,因为这路不对劲儿,怎么没有一个逃难的人。他就沿着土路一路的往上走,突然听到了发动机的声音了。也亏是我那祖姥爷的阅历救了他一命。他走过西口,也去过太原,见过当时的大卡车,所以这发动机的声音他是能听出来的。前面有汽车,显然就是鬼子!祖姥爷赶忙转身,跳到了路边被水吹冲出来的壕沟中,还拔了一苗大大的艾蒿草当掩护。耳边传来的是那发动机的轰鸣声,还有嘈杂的马蹄声外加着整齐的脚步声。祖姥爷窝在里面大气不敢出一声,全身都被冷汗浸湿了沾上周围的黄土竟然能和成泥。就这样他一直窝了一天一夜。

  我祖姥姥见他好长时间没回来,以为被鬼子给杀了,就哭成了泪人。可接着就回来了一个泥人,大家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要说这破坏,没有人能比的上鬼子了。每次出逃回来,我姥爷就很奇怪,这家里的炕,锅台,水缸都被打得破破烂烂的。不过这窑洞屋子都还在。塞北的屋子可以说是全中国建的最结实的了,墙都是两层,而且用的都是河边的大沙石。估计连小鬼子就留下了屋子没有破坏就是因为他们不动用重武器的话还真拆不了。
  我后来问我姥爷,见过飞机没?
  姥爷缓缓的点了点头说见过。接着又说了一段经历。在晋西北地区小鬼子当时建了个机场的,据说那地方叫杨林堡。这飞机的飞行半径就覆盖了这里。却说这飞机来的时候,村里人都没见过,可也都知道那是日本人的东西,就纷纷逃回了自家家里。接着就能听到天空中传来的那沉闷的机枪扫射的声音。
  我姥爷说前来现在还心有余悸。

  这飞机射出的枪子儿竟能洞穿了那木质的厚实的家门。我姥爷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东西有多么危险,只是觉得这黄橙橙铜子丨弹丨头好玩。就趴在门跟前不住的捡着,而那铜枪子儿也不住的洞穿了家门,射了进来。那铜枪子儿有成人食指长,要是真打在他身上可就没命了。也亏得我姥爷命大,捡了那么多子丨弹丨头愣是一个也没打着他。
  后来据说那飞机还在后南沟的地方扔了丨炸丨弹。第一颗可是震天响,和打雷似的,老大声了。家里的窗户纸都被震破了。而第二颗却是一颗臭弹,扔下去却没爆炸。可后来村民们也没发现那臭弹到底掉落在了什么地方。至今也没发现。
  要说这日本人也真是奇怪。好起来他能让你感觉就跟亲爹似的。据说当时城里面就是被日本人占了。那鬼子军官还经常给小孩子送水果糖吃。这里要是有人说他们是汉奸我也不辩驳。我只是想说,半大的毛孩子懂什么,再说了老百姓还要活命的。可要是遇到反抗小鬼子的人,那小鬼子就犹豫你那杀父仇人般。当年就有十二个人给八路送粮食被小鬼子给发现了,十二个人都被活埋了!其中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我们那有个烈士林园,其中有个英雄就叫杨雷。据说就是这么一天鬼子来袭了,这杨雷听到了枪声就赶紧叫醒了众人,让村民们赶快撤退。杨雷来回奔走报信,结果是逃得最迟的一个,大腿上中了一枪。他栽倒后被鬼子的一个军官一刀劈下了头。鬼子想杀一禁百,结果把这杨雷的人头就在城门上整整挂了三天!

  现在我们那里年岁很大的老人想起这事情来还记忆犹新。
  如今我的姥姥姥爷身体还依旧健康,民族大义和尊严等都是他们从小给我讲述的这些事中无意中灌输进来的。我非常感谢他们能让我了解到那个年代的这些事情。同时也默默地在心中祈求在远方的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有很多,其中的风水八卦可以说是老祖宗的精华。而这些元素又加入了中国的墓葬文化中,可以说是玄之又玄啊。据我所知,除了汉族的土葬外,还有树葬,崖葬,天葬,洞葬等,听了都感觉诡异。各位别急,本次的故事不是盗墓的,可与这死人墓穴却有关系。
  闲话不说了,正式开始。
  话说在解放前这晋西北的十里八乡有不少的手艺人。像阴阳帮人寻穴驱邪,支锅子(就是盗墓贼过去的称谓)挖坟寻宝,煤黑子(挖煤人的方言简称)地底陶黑金。
  可与这挖地有关系的还有一类手艺人,俗称挖眼子,也就是职业帮人家打井的人。现在家家户户可能都通了自来水,对这水井没需求了。在过去,只有大户人家院里才打得起井。而且打井有是有非常严格的规矩的。在院中的什么方位打,打多深,打多大的井那都是有讲究的。除非有哪个财主想破财,那就乱来吧。
  有这么一支挖眼子的队伍,领头的外号王三镐,这天被一个村里的老族长请来打井。这王三镐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到了就开始看这村里的风水(挖眼子的人也精通一些风水之术,要不然打井破了人家的风水名声就臭了)。最终,王三镐选定了在南边村头的一片荒地上下手。选了个黄道吉日,祭拜完了土地公,噼里啪啦的响着鞭炮就开始动工了。
  行家不愧是行家,这支队伍捣鼓了一上午就发现这地下开始往外跑水了。正对着他们开挖的方位下有一个大泉眼!众位村民一阵欢呼,不住的夸奖这王三镐。这王三镐也着实挣够了面子,喜滋滋的蹲在一旁抽着水烟,指挥着其他人继续行动。
  可就在众人挖的正起劲儿的时候,队伍里有一个年轻人失声叫喊:“快看!下面的泉眼里有东西!”

  王三镐也是一惊,赶忙冲到了挖开的大坑边上。只见从里面冒出的清凌凌的泉水中却浮上来一口金丝楠木大棺材!这可不得了,打井竟然打到了人家的祖坟里了,这回的名声可臭了。
  王三镐的脸涨得通红,厚着脸皮问村里的老头:“这一带是村里谁家的坟地啊?”
  老头却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村儿里的坟地都在北边的山上啊,从来都没有人家在这片地下埋过人的!”
  不是村里的祖坟就好,看来这个泉眼子是不能要了,得重新换个地方。先把这口棺材处理了再说,王三镐暗自寻思。接着就马上叫人把这口大棺材抬了上来。哪知刚把这口棺材抬上来,下面的泉眼里又浮上了一口一模一样的。这可把王三镐吓坏了,但如今给人家干活干到了一半就跑了,以后在这个行业里就没脸见人了。在这骑虎难下之际,王三镐毅然决定继续捞!就这样一直捞出了八口金丝楠木的大棺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