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都是被逼出来的》
第5节

作者: 盲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故事发生在闫家沟,也就离我小时候在的村子向北有十里。却说村里有个老头姓沈,是被吓死的。说起来这姓沈的老汉还和我有一点亲戚关系,按辈分排的话还比我的老舅还大两辈。
  在这沈老汉活着的时候一直是放羊的,家中的生活还不错。有一天他领着自己那二十几只羊走得远了一些,就是到了北边的大山里。把头羊往树上一栓,他就自己蹲在树边抽着旱烟。忽然,他发现在十丈远的地方有东西闪了一下,亮晶晶的。沈老汉也就在自己狐疑间走了上去。走近了一看,却是一尊造型古朴通体发黑的佛爷。可说是佛爷,这造型也太奇怪了,这佛爷是半蹲着的,头上还有两个角四只眼睛。这半蹲着佛爷的膝盖处擦破了皮,露出了里边亮晶晶的内里。

  沈老汉也听过不少老农在山里捡到宝贝的传闻,就认定了这玩意儿也一定是个挺值钱的宝贝。于是,他二话不说,把那佛爷从地里刨了出来裹在了衣襟里,鬼鬼祟祟的弄回了家。
  而当时的全家人看了这东西都觉得十分稀奇,都是村里人没见过世面,都对着这东西爱不释手的。古话说的好,异宝招贼,这沈老汉估计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接着就把那黑佛爷藏了起来,并且不让家里人传出去。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这沈老汉家就来了一个又黑又瘦的中年人。这中年人来了就和沈老汉商量要收他那尊黑玉佛。这沈老汉打量了一下那又黑又瘦的中年人,眼中露出了不可信的神色。一听这人说话的口音就知道是南蛮子。
  容我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在解放前北方人背地里都叫南方来的商人叫南蛮子,意思是来自蛮夷之地的人。而南方人背地里也多叫北方的人鞑子,鞑子也有落后的意思。中国人就是这样,每个地方的人都喜欢认为自己是正统,别的地方的人则是落后的。
  好了,又扯远了。
  这中年人要沈老汉开个价,他要收了这古董。可随着这中年人开价越来越高,这沈老汉也就更加认为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个无价之宝,不能卖给他。最终,这单生意没谈成。这中年男人失望的走了,在走之前还用他那生硬的南方口音告诫沈老汉:“这个东西是宝贝,可也是凶物。你想守着它,可你得先留住自己的命啊。”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自从那中年人走了以后,这沈老汉就开始变得神经兮兮的。经常是在半夜的时候就忽然的爬起来,然后翻箱倒柜的找出了那尊黑玉佛抱在怀里瑟瑟发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听到有人在打他那宝贝的主意。
  就这样鸡犬不宁的在家闹了一个多月,全家人也被他神经兮兮的弄得睡不好觉。他的儿子去了镇上把能掐会算的阴阳师都请遍了,可情况就是不见好转。来帮忙驱邪的人最后都给了个结论,说是冲撞了不干净的东西,大凶!叫家里人尽早准备后事吧。

  就这样这沈老汉一直还在家里闹,而且越闹越凶。话又说回来,这样折腾就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身体也受不住,更何况是一个老头。就这样,沈老汉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要说这最恐怖的就是在这里。沈老汉此时已经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就躺在炕上的破被子里。只是地上却摆放了一个炭火盆,里面竟然是在烧着纸钱。沈老汉的儿子女儿都在地上跪着,还在不住的往盆里扔纸钱,这个窑洞的墙壁都被这烧纸的烟给熏黑了。也许是地上跪着的儿女累了,就歇了一会儿。
  哪知还在炕上躺着的沈老汉此时又来了精神,喉咙响得像破风箱似的喊道:“他们又来了!看,已经走进家门了,这是要上炕!你们两个挨千刀的儿女不孝啊,还不赶快烧纸钱!快,快磕头!看好了,别让他们把佛爷拿走。”
  儿子和女儿有赶忙在地上边磕头边烧纸。就这样一来二去的竟也折腾了三天。
  最后一天,这沈老汉突然暴起,身上不知哪来的一股子力气,在炕上犹如一条鲤鱼滚来滚去的。同时嘴里不住的叫喊:“别,别拉我,我不和你们走!”
  紧接着,沈老汉一下子蜷在了炕上的角落里,只剩下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家里人马上爬上炕一看,这沈老汉眼珠子暴突,舌头僵直,竟是被吓死的!

  家里给沈老汉准备好了后事,过了头七发了丧以后。这家里的人觉得那尊黑玉佛是个凶煞之物,沈老汉的儿子专门赶了几十里地扔到了荒山里。
  故事讲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我后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关于黑玉的新闻。据说有一种玉叫黑皮玉,这黑皮玉是红山文化传下来的,主要集中到内蒙赤峰那一带。而估计沈老汉捡到的也不是什么佛爷,是一种蚕人的造型,这东西估计是远古时期一种祭器,邪门儿的很。现在据说这么一件藏品价值估计能上亿!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查一查。
  而对于人性方面,我觉得人还是克制一点贪欲比较好。我认为这沈老汉就是死在了自己的贪欲上了。平平淡淡才是福。
  说起来中国各地大多都有精怪的传说,像东北大林子里的黄皮子,陕西古墓中的僵尸旱魃。可要在晋西北地区,这些传闻还并不多。传闻多的,就属这墓狐了。要说这墓狐,就是吸了阴气的狐狸。在中国的土葬传统中,最忌讳的就是坟上开洞,坟顶上开了洞的话就要破了这祖坟的风水,而且弄不好里面的尸体也不安宁。可是对于这狐狸来说可就不一样了,狐狸住进这种坟里就能吸收这阴冥之气,化身精怪,故而称之为墓狐。

  言归正传。
  这故事是并不是在我们当地发生的,是邻县的传闻。说在解放前这县里有一个泼皮,外号二蛋。这二蛋的祖上是三代贫农,而他又从小不学好,将家里仅有的那么点家产也败光了。爹娘也都被他气死了,后来就穷的全身上下仅剩了那一身破衣服。再后来日本人来了,这没骨头的泼皮也就跟着日本人又风光了一阵。可没过多久,这日本人也觉得养这么一个只会吃喝嫖赌的泼皮纯粹是浪费粮食也就把他赶了出来。

  这二蛋全身穷的叮当响,一连饿了两天就咬牙决定去盗墓。说是盗墓,可真正的那些好穴大墓他是不敢去盗的,再说他也没那本事,说白了他其实就是去刨有钱人家的祖坟的。这天夜里,这二蛋打点好了行头,偷偷的上了山。走了约有一个小时,二蛋终于到了目的地了。只见在那惨白的月光下,幽幽的可以看见一个小土丘,前面还有一个石碑,只是这石碑光溜溜的估计这年月也老长了。
  其实这二蛋早就打探好了。有主的祖坟他要是挖了被人家知道肯定是会被打死的。这个墓看起来挺大的,但上面在杂草丛生,一看就是无主之墓。再加上这墓还立了墓碑,估计这墓主生前就是大户人家(解放前一般人家下葬是买不起墓碑的,一般都是在墓上栽上一株槐树,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立墓碑的)。
  时间不等人,说干就干。这二蛋撸了撸袖子,在两手上吐了口唾沫便拿起铁锹在这大坟包上开挖了。可挖着挖着,这二蛋用眼一瞅就感觉不对劲儿。因为在他开挖的地方再靠上点就有个大洞。二蛋咦了一声,马上上前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