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后传——鲁班尺》
第36节

作者: 鲁班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于是便不再发问,招呼老黄皮子前面探路,一个时辰过后,翻上了一道山梁。沿着山脊有一条士兵巡逻时踩踏出来的小道,那里立着一座界碑,北面就是中国境内了。
  下山后,我在勐腊汽车站买了张票,直接坐到昆明,然后再转车前往大理,次日黄昏时分,终于来到了鸡足山下。
  当晚就住在山脚下的小客栈里,胡乱的吃了点东西后,便向店家打听前往鸡足山后山的路径。
  “你是要去隐居修行么?”店家疑惑的望着我。
  “可能吧。”我含糊其辞的应着。

  店家叹了口气,大致介绍了鸡足山隐修者的现况。
  从前几年开始,便陆续有开发商看中后山木香坪一带,政府部门于是便以住山僧以及隐修者“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和茅棚破坏冰川遗迹”等借口,强拆茅棚并驱赶隐修者。住山僧众在地方官商勾结,挟佛敛财的恶行下选择了坚守与抗争。2014年2月9日,农历马年大年初十,鸡足山全山各寺院紧闭山门静修七日,抗议有关部门与鸡足山旅游开发公司不顾一切的敛财行为。这是自蜀汉有僧人住山的千多年来,第一次全山寺院闭门谢客,震惊了全国,舆论随之铺天盖地而来,逼得政府不得不暂停开发项目。

  我闻言沉默不语,千百年来,鸡足山有无数住山僧潜修。清初重修的《鸡足山志》曾记载:“鸡足山有三十六大寺,七十二庵,千余庵所静室,住山僧众达五千余人。”自古以来,历代朝廷都不曾干涉。而如今,从少林寺到法门寺,峨眉山到普陀山,各名山祖庭以地方旅游开发的名义,官商沆瀣一气,圈占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古迹为摇钱树,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后山的修行者里面,可曾听说过有位叫‘山叟’的隐士?”我试着询问道。
  “当然知道。”店家回答。
  我闻言大喜,赶紧追问说:“您知道他住在哪儿吗?”
  “据说‘山叟’于清光绪年间仙逝,活了两百多岁呢。”店家感叹不已的答道。
  日期:2019-07-31 20:23:30
  第二十八章 山叟
  回到客栈房间内,我迫不及待正准备问师父的时候,听到耳鼓内传来他的长吁短叹声。
  “师父,你怎么了?”我惊讶的问道。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胡宫山轻声吟诵着北宋贺铸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词,声音伤感而悲凉。
  尺子也很喜欢这首《鹧鸪天》,其与苏轼的那首《江城子》合称宋词中悼亡词“双壁”,历来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
  相传贺铸身高七尺,长相却奇丑,面色青黑如铁,人称“贺鬼头”。其为人豪爽侠气,不媚权贵,因此终生怀才不遇,生活拮据。妻子赵氏是北宋宗室家千金小姐,下嫁贺铸后,对他关心体贴,勤俭持家,夫妻伉俪情深。然而赵氏却不幸早逝,贺铸独居旧宅,亡妻眠于新坟。夜雨敲窗,孤灯摇曳,面对空床,回想起娇妻夜半挑灯补衣时的模样,诗人写下了这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词,令人无不黯然神伤。

  “唉……”胡宫山长叹道,“山妹,你这又是何苦呢?人家苏轼不过‘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你我却为了一句戏言,两百多年避而不见,如今先我而去,‘头白鸳鸯失伴飞’,此情怎不令人肠断天涯……”
  “师父,山叟原来是你老婆啊……”我愕然间脱口而出。
  日期:2019-08-01 09:29:16

  “胡说!”胡宫山呵斥道,“山妹乃冰清玉洁,待嫁闺中,若不是为师当年错怪于她,也不至于一怒之下遁隐鸡足山,发誓永不相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唉……”
  “不知当年师父因何事错怪了她?”我同情的问着。
  胡宫山长叹了一声:“为师怀疑她与王爷有奸情。”
  “吴三桂?”我惊讶道。

  胡宫山沉默不语。
  “师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若是她与吴三桂有奸情,又怎会孤身一人隐居山林两百多年呢?”我毫不客气的指出。
  胡宫山仍旧是沉默不语。
  “唉,”我觉得自己说的有点过了,于是打岔道,“师父,山妹的容貌比之陈圆圆如何?”
  “不及,”胡宫山总算开口说话了,“你也知道平西王妃邢沅?”
  “嗯,秦淮八艳的陈圆圆色艺双绝,观者为之魂断,难怪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呢,”我停顿了下,接着说,“她还没死,化名‘秋波老妪’,三百年后,又喜欢上了一位青年才俊。”
  “哦,”胡宫山惊讶道,“是谁?”

  “古树云平。”
  “是个小白脸么?”胡宫山好奇的问。
  “不是,此人有点黑,但文采极高,连香港的金庸先生都倍加推崇呢。不过,两人当年也已经携手去蓝月亮谷虚空了。”我解释说。
  (这是尺子当年在湘西凤凰找到的陈圆圆与古树云平的合照)
  日期:2019-08-01 10:47:22
  是夜,无眠。
  我走出了小客栈,星斗满天,夜色深沉。

  双手轻轻的解下尸蛛,对其说道:“去饮露水吧,偌大的鸡足山,明天就靠你来找寻那三颗妖丹了。”
  “咕噜噜……”尸蛛欢快的叫着,月光下,绿光倏的一闪,直奔草丛而去。
  “师父,客栈老板说‘山叟’在光绪年间就已仙逝,距今已有百余年,她的魂魄是去了虚空,还是仍留在鸡足山呢?有些魂魄由于生前怨力特别大,心愿未了,因此始终徘徊不去。就像是那些远征军将士的亡灵,至今已快七十年了,可是依然游荡在缅北的热带雨林里,并未散去。盖因背井离乡战死在异国的土地上,心中思念家中亲人,故而怨力极大。”我怅然道。
  “是啊,山妹此生怨气难消,兴许她的魂魄始终滞留在鸡足山,等待着有朝一日,师父前去向其忏悔认错的那一天。如今,老夫来了,可却只是一残魂而已。”胡宫山难过的说。

  日期:2019-08-01 14:52:21
  次日清晨,我带着尸蛛和老黄皮子,按照店家的指引,避开大道绕过了收费站,专拣荒僻小路直奔鸡足山后山。
  鸡足山方圆百里,因其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梵书则为“耆阇崛山”,相传山中多灵鹫,翼展丈许,为佛国神鸟。每年春夏之际,齐聚迦叶尊者入定的华首门,所以亦称为“第一灵鹫鸡足山”。
  自唐以来,这里梵刹林立,静室遍布,僧尼达数千人之多。

  我沿着当年迦叶尊者入鸡足山守衣入定的路线,直插象王峰,那里为数万亩森林所覆盖,山洞石窟众多。据店家介绍,传说中的“山叟”就是在那一带的石窟中带发修行,毕竟年代久远,也没有任何遗迹流传下来,因此具体位置无人说得清楚。
  我放出了老黄皮子,这家伙最近好像长胖了,死沉死沉的。
  自古鸡足山多蛇,但却从不伤人,据说昔日迦叶尊者曾将此山之蛇皈依了佛门,所以不为害,当地人称其“慈心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