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职业女性来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第18节

作者: 还能注册啥名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日期:2013-06-29 09:50:41
  @天天向上2001 1607楼 2013-06-28 18:07:22
  转个台湾亲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我弟弟小时候和爸爸出门,回程天气很热,路上有人卖冰,爸爸问他要不要吃,他摇摇头说:“我不热,我不要吃冰。”回家后我爸爸写了一篇日记,说孩子很懂事,知道家里穷,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选择,满足爸爸而非自己的欲望。弟弟是我这一辈小孩的缩影。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么可能让你做选择?就算让你选择,你也知道哪个选项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

  -----------
  非常发人深省的文章,值得收藏,谢谢分享。
  说到教育,刚才还在与我妈聊一个2岁神童的新闻,我妈说,这种新闻看看就罢了,跟咱们家孩子没关系。我说总归还是羡慕的,我妈说,做神童很累的,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等着看,若是几十年后神童依然成功,大家会不咸不淡说一句“因为他是神童啊”;若是几十年后失败了,大家就会喜形于色奔走相告“神童又怎么样,你看照样不咋地”,伤仲永啊拔苗助长啊,种种新闻的热度一定高于神童成功了。

  我妈说,快乐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我妈虽然没有名牌傍身,没有高薪吸引眼球,却实在是个睿智的女人。
  日期:2013-06-29 10:02:03

  续关于孩子教育。
  而我虽然对于自己的事情还算理智清醒,但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时不时会反复纠结。
  我从孩子出生,就决定不上早教班,不上各类亲子班启蒙班,我觉得对于那么幼小的孩子来说,这个新鲜的世界已经足够他去琢磨去学习了,完全不需要再到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人为创造一个环境来告诉他什么是鸭子什么是小狗。但当你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把孩子送到金宝贝这样的著名机构,然后用那种骄傲的语气告诉你“孩子学到很多啊,上堂课是分享,这堂课是礼貌”,自己心里还是会有些动摇,因为在孩子教育方面,我没有成功的经验,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完全没有其他方面的自信。

  孩子教育这个话题,我觉得太浩大了,即使市面上有那么多教育书籍,真正能对症用上的,未必能超过十本。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而即使同一个孩子,每一天的想法做法也在变化,别人分享的经验,在你孩子的身上未必适用。
  每次这样纠结的时候,我那个睿智的妈妈都会说,用心去了解你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日期:2013-06-29 10:14:05
  续关于孩子教育。
  用心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会说,我还不够用心啊,我天天围着我孩子转,自己省吃俭用给他最好的生活,我还能怎么用心呢?
  天天围着孩子转,只是表面上的付出,而实质上,你还得动脑筋想,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性格;你还得仔细观察,在一件小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反应。如果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大致可以猜到孩子的反应,那么你基本算是用心的家长了。可这样的家长并不多,更多的是那些自以为付出良多的父母,苦逼地说“我怎么怎么辛苦了,付出了,可他怎么这样反应啊?”这说明,你只是单方面,自以为是的付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很多父母都会有那种自以为伟大的情绪——我这句话可能说的有点不恭敬,但确实是我的体验。所谓自以为伟大,就是我是你的父母,我就算自己苦死,也要让你出人头地让你幸福开心。然后父母开始吃糠咽菜,省吃俭用给孩子买nike让孩子吃好的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美名其曰我们家长苦点就算了,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行为,我觉得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开始父母就把自己和孩子割裂开来,仿佛大家不是同一个阶层里的人,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与之交流,没法做朋友,就是废话了,我跟你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我干嘛跟你做朋友?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父母,会不断念叨你看我多苦啊,就是为了让你有什么样什么样的条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提出这样的,那孩子心里一定会想,关我什么事情?又不是我要让你这样的,又不是我一定要学那个要买那个的,为什么把责任都推到我头上?

  日期:2013-06-29 10:38:00
  续关于孩子教育
  这个问题上,我挺感激我的父母,他们在很早,大概我初中时起,就会将我作为平等的人,与我交流家中的一切情况。初中的时候女孩子开始爱美,有一天我发现裤子短了,就想让我妈给我买条新的,我妈就告诉我,一条新裤子28块钱(我到现在都清楚记得这个价格),替代方案是买一截同色系的花边接在裤脚,两种方案,无论我选择哪一种,她都立刻去做。但同时,她告诉我,28块钱还可以买到很多别的东西,你一学期的作业本都用不了28块钱,我们一家三口去下一次小馆子也只需要28块钱(但会三个人都很快乐),十个28块钱就可以买一个我想要的复读机。

  我大学的时候想出国,父母也是这样,平心静气地和我坐在一起,讨论出国的利弊,利就是我可以增长见识,相比在国内读研可以以更短的时间拿到硕士学位;弊则是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英语上,可能耽误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父母必须卖掉房子。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我父母用非常轻松的语气说,你自己决定,无论是哪一种决定,爸妈都会全力支持你。
  正因为他们这样的方式,第一我觉得我是家里的一份子,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和家里其他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不能为了我自己吃肉,就无条件要求他们为我吃糠,只因他们是我父母;第二我学会了如何选择,知道了每一个选项都关联着很多问题,而不是那么简单的买或不买,出国或不出国的问题,我必须要方方面面都想到,才能做出最适合我的选择。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没有上来就说那个谁谁谁出国了,现在混得很好,月薪很高,你应该出国;也没有上来就说那个谁谁谁出国以后混得很惨,花了大把钱,也没找到个好工作,你就应该不出国,老老实实毕业工作挣钱养家。选择权在我手上,只有我才知道,我自己愿意走什么样的路,而因为我的选择会对一家人的生活都产生影响,所以我必须做出一个相对周全的选择。
  就像上面那个问是否要复读的妹子,如果只是从别人的经验看,有人复读成功了,有人复读失败了,你要如何做选择呢?选择永远应该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别人的意见永远只是别人的意见,即使是父母的意见,对于你来说,也只能是意见而不能是决定,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日期:2013-06-29 11:03:01
  @小点儿10月 1635楼 2013-06-28 19:44:2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