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云舒表示自己可不是圣母。
村里不通电,唯一的电器就是大队里一个使用干电池的收音机,是全村除了两头牛、一只骡子外最贵重的财产了,所以村里召开重要事情的时候,就用敲钟通知。
所以社员一直竖着耳朵,唯恐错过了钟声,误了分肉。
但直到第二天吃了中饭,社员们一直期待的钟声才响起。
经过商量,这回的猎物就按数对半分,清溪大队用分到的半只熊和一头半的野猪抵了四只任务猪,最后剩下一头野猪、一只马鹿、一只梅花鹿和五只狍子、两只獾子。
这些野味都加一起,足足得有一千五百斤肉。
这回因为打的猎物多,所以大队长和村支书商量了,准备再卖上五百斤,剩下一千斤都分了,孩子们也跟着大人受了几年苦,所以肉就按人头分,吃奶的娃子都算上。
清溪大队满打满算也不够三百口,平均下来,一人能分三斤肉,虽然总有不乐意的,但少数服从多数,毕竟谁家没有几个孩子。
往常里一家就分那么两斤肉,一人一口就没了,这回能让孩子吃口好的,谁要是敢闹幺,村里的媳妇都敢撕了他!
全村老少在早就解放的大食堂一起吃了一顿炖下水,分肉就开始了。
云舒也随大溜的分肉要骨头,狼肉还没吃过呢,据说不太好吃,不过狼骨、狼油都是好东西。
她倒是看上了那几张狼皮,但盯上的人多了,准定分不到她手里,倒是给大壮和海川一人要了一颗狼牙,见他们美滋滋的,云舒琢磨着,是不是有空也去猎几只狼回来?
进入农历十月,东北就迎来了真正的冬天,长白山地区更是大雪纷飞,便是经验老道的猎户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上山。
而云舒盼望已久的“猫冬”也终于要开始了。
按照她的理解,那就是猫在家里,哪里不去,除了吃喝拉撒,连炕都不想下。
毕竟如今外面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三四十度了,冷的邪乎。
云舒终于知道东北人以至于俄罗斯那边人的为什么都喜欢买貂了,装逼是一回事,主要是太特么冷了,穿貂好过冬啊。
在他们这边,再穷的人家也得准备一套大毛的过冬装备,哪怕是狗皮的,包括皮袄、皮裤、皮帽子、皮手套。
否则缺哪件,你也出不了门,有人把耳朵生生冻掉了,真不是传说。
但是,云舒发现自己太想当然了,所谓的农闲,只是只地里没活了,不代表人能闲下来。
经历了春耕、夏忙、秋收,终于有了些许闲功夫,不用出工的壮劳力也可以进山套兔子、砸冰捕鱼,加上大队分了粮,得了肉,家里终于宽裕了几分,不少人家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办婚礼。
云舒家里虽然没大人,但有他们爷爷的面子,加上云舒和大壮这几个月表现出来的成长和潜力,让村里人都不敢小瞧了这两个孩子,哪家坐席,也会过来告诉一声,叫去凑合热闹。
大壮到底还小,云舒只能站出来当这个顶门立户的,自己做了几身男孩子的衣服,补上补丁,看着像是偷穿下人衣服的小少爷。
这话是建业叔最近来时,见了她说的,只惹了云舒一顿白眼,还大队长呢,这话也敢随便瞎说!
不过建业叔这话倒真是没错,就像有的人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一般,云舒上辈子养成的气质,不是一件补丁衣服能遮掩的。
好在,这辈子的便宜爹娘都不是普通人,他们还活着时,大丫和大壮本就是旁人眼中云端上的人物,如今就算跌落了凡尘,那也不可能与农民兄弟一个样。
便是海川,跟在旺爷身边,耳濡目染,也与村里的孩子不同,倒不显得云舒有多特殊了。
村里人看到打扮成男孩子模样的云舒,知道这是大丫要养家糊口,把自己当男人使呢。
便是有那扯老婆舌的,谁敢当着云舒面说?
“那村东头向来拍王家老太太马屁的许婆子,上午说的闲话,下午孙子就被王家大丫头给打了。
这丫头也是能豁的出去的,人家一边打还得让大家都知道知道,为什么打,这叫奶债孙偿。
好家伙,一个十三岁的大小子,硬是被王家大丫头按着打,哭爹喊娘的,老邪乎了。”
这是当日直面血腥暴力一幕的某大娘甲!
“那俺咋听说也就是看着热闹,其实许家那小子根本没事,是许婆子硬要讹钱呢!”
这是不明真相的吃瓜妇女乙!
“我听我家男人说啊,许婆子这就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家大丫那闺女,有点门路。”
这是毛利小五郎版的媳妇丙。
“照俺说啊,那许婆子简直就是被牛屎糊了眼了,人家王家的事,跟她姓许的有什么关系?再者,大丫那闺女多孝顺啊,王家老太太就是想不开,以后有后悔的时候。”
清溪村里众说纷纭,但只一件事是做了准了,那些个爱说闲话的老娘们,一看到云舒准定躲着走,毕竟谁家没几个孩子啊!
打吧,不是没有看云舒不顺眼的孩子堵她,但那根本就是给她送菜,断胳膊断腿不至于,但疼上几天还看不到伤,是肯定的。
而且人家也不是没帮手啊,赵小满和王堂生那都是和家里立了军令状的,谁欺负大丫、大壮,他们能干看着?
绝逼不能啊。
那还等什么,一起上啊!
打,打不过!
告状吧,你都说人家是野孩子啦,野孩子哪有人管。而且这话谁敢说到王大队长那?
王大队长是耳根子软,怕老婆,但人家在清溪大队,那也是说一不二的。
你说人家孙女是野孩子,这不是明着打大队长的脸呢嘛!
告状,没人听!
云舒就这样成了村里长舌妇们的克星,连带着清溪大队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OK,跑题了,这种发散思维,你们慢慢就会习惯的。)
说到参加婚礼,这又是让云舒能吐槽一天一夜的事。
这个时候虽然文丨革丨还没有开始,但在整风、反右、以阶级斗争为纲等思想的影响下,政治成为一切主题。
加上物质匮乏,生活要求简朴,在云舒看来,婚礼简单的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酒一般。
若是家里富裕点的,还会带着对象去县城扯几尺布,照一张黑白照片;
若是不富裕的,等到结婚那天,溜达着就把媳妇领家里来了。
到了结婚这天,一般就是大队长或者村支书当主婚人,双方新人能穿一身没有补丁的新衣服那都是值得炫耀一辈子的事。
这时候,村里闺女们最好的亲事就是嫁给城里人或者工人,去吃商品粮。
小说里,穿越到六七十年代的都去当军嫂了,但实际上,军嫂在这个时候还真不吃香。
虽然军人工资高,待遇好,但这个时候还有战争呢。所谓刀枪无眼,一个不好,烈士家属的名号就归你了。
便是没当烈士家属,也不是哪位军人都有条件让家属随军的,一年能见一面就已经不错了,守活寡不说,还得带孩子孝敬老人,这会儿的大姑娘也不傻啊!
部队里,婚姻问题已经成了老大难,二十七八、三十上下没结婚的军人,十个里最少也有五个,不过这不包括穿越女主遇到的那些部队大佬。
在现实情况下,那些人的孩子估计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