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商帮——鲜为人知的一品红顶商人,波谲云诡的天朝政商关系》
第43节

作者: 龙在宇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24 09:31:15
  “当然。”蒙元亨心想,自己随便撒个谎,能糊弄其他人,却骗不了岳江南。不过与年遐龄早有约定,这两日的事绝说不得。
  “好吧,不提这事了。前几日的事,你听说了吧。”岳江南习惯性地摇起折扇。
  蒙元亨说:“你是说朋来酒家的事吧。”
  岳江南摇着头:“让你见笑了。”他收起折扇:“不过笑归笑,你还得帮我呀。”
  “怎么帮?”蒙元亨问。
  岳江南说:“文善达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把咱们赶尽杀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能和他硬拼到底了。主将之位,自然非你莫属。”
  蒙元亨盯着岳江南,隔了一会儿又竖起大拇指:“岳兄,高人呀!”

  岳江南苦笑道:“什么高人?当初悔不听你之言,如今你也高抬贵手,别再挤兑我了。”
  “绝无不敬之意,而是肺腑之言。”蒙元亨说,“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大战于官渡,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曾苦苦相劝,认为此战凶多吉少。袁绍不听,还给田丰戴上刑具,关押起来。后来,袁绍果然大败。狱中的人祝贺田丰,认为他料敌先机,必获重用,田丰却哀叹自己死期将至。田丰说,袁绍外貌宽厚而内心猜忌,如果他因胜利而高兴,或许能赦免我;现在因战败而愤恨,内心的猜忌将会发作,我没有活命的希望了。果不其然,袁绍败逃途中下令杀了田丰。”

  蒙元亨又说:“当初我反对与文善达讲和,如今你碰了钉子,却没有猜忌之心,这不是高人是什么。”
  岳江南哈哈大笑:“在朋来酒家,文善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今你又说我比袁绍强。”
  蒙元亨说:“你知道我与文家的新仇旧恨,与文善达斗,我义不容辞。”
  岳江南抓住蒙元亨的手:“听这口气,你已成竹在胸?”
  蒙元亨说:“胸有成竹谈不上,不过这些日子脑筋没闲过,一直在思索对策。”
  “快说!”岳江南坐直了身子。”
  蒙元亨抖了抖衣袖,说道:“人家下了战书,咱们已是避无可避。但大可不必坐等文善达攻上门来,不妨主动出击。”
  岳江南点头说:“这个我也想过,越是敌强我弱,越应以攻为守。刚才你聊到三国,诸葛亮明知国力疲敝,仍要六出祁山,用的就是这一招。不过,从哪攻起呢?”
  “打蛇打七寸。要攻就往文善达最痛的地方攻。”蒙元亨语气异常坚定。
  “说仔细些。”岳江南追问。

  蒙元亨说:“棉布生意就是文善达的七寸。多年来,他用‘驻中间,栓两头’的策略,让关中的棉农、西去的商队乃至江南徽商的织机,通通为自己所用,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岳江南有感而发,“棉布生意就靠三样东西,棉花、织机与商路。文善达在关中采购棉花,又把持着西去的商路,三者有其二,徽商哪怕掌握了织机,却始终逊色一筹。”
  蒙元亨说:“如今形势不同了,咱们走通了漠西蒙古的商路。当然,漠北与漠南蒙古还是文盛合的地盘。大致说来,文善达有棉花,徽商有织机,商路各占一半,算得上势均力敌。”
  蒙元亨又说:“文善达已经放出话,会不惜一切染指漠西蒙古商路。若咱们一味死守,未免太被动。来而不往非礼也,索性放马过去,端掉他的地盘。”

  “夺他的地盘?”岳江南若有所思地说,“漠南与漠北蒙古的生意,文盛合经营多年,要端掉可不容易。”
  蒙元亨微笑道:“文善达的地盘可不止这些。”
  岳江南有些诧异:“莫非要在棉花身上打主意?”
  “没错!”蒙元亨兴奋地说,“就在泾阳和文家抢购棉花。”
  岳江南说:“泾阳一带盛产棉花,也是山陕商帮老巢,文善达在此苦心经营几十年。若在此地动手,那可真是直捣黄龙。”
  蒙元亨说:“是一招险棋,可一旦成功,立刻就能扭转乾坤。到那时,关中的棉花与江南的织机都在咱们手中。”
  岳江南沉默了一阵,才缓缓说道:“山陕商帮把持棉布商路上百年,当初我寻思着,真能从中分出一块来,打破一家独霸之格局,已然很了不起。但照你所说,可不是分一杯羹,而是整碗全抢过来。这不是打七寸,简直是挖了文善达的命根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