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覆灭——一起来看两晋史》
第21节

作者: 胡御龙vince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北军中候,是个要命的职位。
  虽然这个官年薪只有六百石,远远低于地级市市长(太守,二千石)。但他的权力可不是太守能比的——统领五校禁卫军。

  所谓五校,是指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个校尉,他们手下,都是精锐骁勇的皇家禁卫军。其中长水校尉统领还统领着乌桓、鲜卑骑兵这种国际雇佣军,战斗力十分强悍。
  军权在手,司马玮和贾南风开始密谋铲除杨骏。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联络了杨骏的其他仇人,这当然是一抓一大把。
  贾南风比较猴急,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洽谈,宾主双方达成了共识,送杨骏上路,夺回大权。
  日期:2019-06-17 18:14:53
  【血腥的开端】
  说干就干。
  永平元年(291)三月初八,贾南风和司马玮展开了行动。此时,距离司马玮来洛阳,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个月。
  鉴于杨骏心腹众多,贾南风和司马玮决定,分工合作。
  贾南风主内,控制皇宫。司马玮主外,占领皇城门。而冲锋陷阵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送死工作,他们交给了另一个小弟——东安公司马繇去做。
  攻打辅政大臣,似乎应该要有个事实充分、证据确凿的理由。这对贾南风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因为她控制着皇帝。
  为了确保杨骏死得更快,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贾南风大笔一挥,赏赐了杨骏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
  在贾南风的笔下,愚钝至极的杨骏成了一个老奸巨猾、心狠手辣,想把皇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的天字第一号奸臣。
  很快,皇帝下诏(由贾南风女士友情提供):杨骏图谋造反,罪大恶极,免去一切官职。鉴于杨骏可能闹情绪,特由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带领禁军捉拿。
  当晚杀气冲天,宫内宫外兵马调动频繁。而杨骏安插在皇宫内的亲信,基本上毫无动静。只有外甥段广,跪在司马衷面前叩头进谏。相比起他舅舅,段广算是很有水平的。他只用了一句话就揭开了贾南风的谎言:“杨骏年纪那么大了,连儿子都没有,怎么会造反?!”(骏孤公无子,岂有反理?)
  听起来是牛头不对马嘴,杨骏造不造反关他儿子屁事?细想一下才知道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基于这个前提:
  造反是要考虑成本的,一旦失败自己小命保不住不说,还会连累家里人。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是流民造反,流民造反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反不反都是死。杨骏就不同了,女儿是皇后,自己是朝廷大员,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像以前的曹操、王莽,拼了命的想篡位,就是因为自己有儿子,老子坐了儿子坐,儿子坐了孙子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杨骏连儿子都没有,自己又老了。篡位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所以一般人只认为杨骏太专权,而不会相信他造反。
  然而段广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司马衷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司马衷是连儿子都会认错的主。哪会关心杨骏的死活?杨骏是谁?跟我很熟吗?

  段广苦口婆心的说了一箩筐,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
  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贾南风派人接手了宫内的防务,皇宫悉数沦陷。皇太后杨芷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让杨骏了解他目前的处境,杨芷急中生智。她命人在纸上写上“救太傅者有赏”几个大字,用箭射出城去。毫无意外,这枝救命箭被贾南风的人捡到了。贾南风大笔一挥,给她婆婆杨芷安了个“勾结造反”的罪名。
  实际上杨芷完全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时候,杨骏已经知道了他目前的处境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司马玮的禁卫军已经大规模出动了。
  危急关头,杨骏召集了所有的幕僚商量对策。
  主簿朱振很有谋略,一言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讨伐杨骏,并不是皇帝的主意,而是贾南风和司马玮自作主张。
  并给出了建议:火烧云龙门,堵住禁卫军。打开万春门,集结东宫卫队和张劭的卫戍部队反攻,抓住罪魁祸首(贾南风和司马玮),废掉司马衷,拥立皇太子为帝。
  朱振的想法是正确的,司马玮刚刚上任,立足未稳,跟他一起搞事的人也不多。事实上担任攻打杨骏的主力部队,只有东安公司马繇的四百禁军。杨骏的势力依然很大,至少当时东宫(太子宫)的大门万春门由他的部下刘豫把守。只要火烧云龙门,打开万春门,率兵反攻。贾南风和司马玮就成了瓮中之鳖。

  日期:2019-06-17 18:16:09
  然而杨骏决定把他的愚蠢发挥到底。在沉默片刻之后,来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云龙门啊,那是魏明帝建造的,花了不少银子,怎么能一把火就给烧了?”
  幕僚们呆若木鸡,半晌都没反应过来。合着我们那么多人命还没一个破门值钱?
  大伙在感慨杨骏的文物保护精神的同时,突然遇到老婆生孩子、回家收衣服等重大事务,在侍中傅祇(zhī)的带领下,一哄而散。只留下杨骏一个人瑟瑟发抖。

  战局瞬息万变,杨骏的犹豫不决错失了战机。不仅云龙门里面的禁卫军畅行无阻,就连他派去守万春门的刘豫,也被右卫将军裴頠哄骗,不战而降。
  短时间内,司马玮和司马繇率禁卫军包围了杨骏府邸,来了个关门打狗。
  杨骏兵败如山倒,打算藏到马厩里面蒙混过关,最后被乱枪捅死。
  愚蠢、懦弱的侍中、太傅、录尚书事兼都督中外诸军事杨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对他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然而对于他的亲朋好友和亲信,就是一场灾难了。
  有证据表明,杨珧和杨济二人对他们大哥十分不看好。特别是杨珧,在晋武帝给杨骏加官晋爵的时候,就选择激流勇退,提出反对。在遭到司马炎拒绝后,他又秘密写了一封表章。内容只有一件事:如果杨骏以后犯了错误,自己可以不受牵连。司马炎同意了,并且把这份表章保存了下来,算是书面合同。
  然而根本没任何作用。司马炎的合同在他生前有用,现在他死了,自然没用。
  而恰好贾南风又是个比她爹还狠毒的角色,她的人生信条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在杨骏被杀之后,贾南风下令,抓捕了杨珧、杨济还有三个外甥张劭、段广、李斌,加上那个投降的刘豫,一共十多人。
  并且为了保证效率,不浪费国家粮食。没有经过请律师、打官司、法院判决等一系列繁琐程序,就把他们斩首示众。与他们共赴黄泉的,还有他们的三族老小(诛三族)。

  杨珧死前,曾大呼冤枉,并要求把合同拿出来对质。
  监斩官司马繇觉得他太吵,直接派人劈开了他脑袋。
  这场政变影响十分恶劣,史书记载:死者数千人。
  杨家一手策划司马衷迎娶贾南风,一手策划逼死齐王司马攸,一手保住贾南风的地位。然后被贾南风一手屠杀殆尽,真个天道好轮回。
  其中还有跟这事屁关系都没有的人,因为得罪了贾南风的小弟,也被诬陷杀害。
  其中最惨的是时任东夷校尉的文鸯(yāng),这位与常山赵子龙齐名的猛将,就因为是诸葛诞的仇人,被司马繇安了个杨骏同党的罪名,满门抄斩。(PS:司马繇是诸葛诞外孙)
  尚书武茂,因为看不起贾南风小弟荀恺为人,不跟他做朋友。而被荀恺诬陷是杨骏同党。理由是虽然武茂跟杨骏合不来,但毕竟是兄弟(表的),不杀不太好。武茂被满门抄斩。
  大名士裴楷也曾拒绝和荀恺交朋友,这深深地伤害了荀恺幼小的心灵,于是荀恺也想趁机把裴楷整死。理由是虽然裴楷和杨骏关系不好,但毕竟是儿女亲家,不杀不太好。裴楷……屁事没有。
  因为裴楷有个朋友,名叫傅衹。

  傅衹在诛杀杨骏这件事上是有大功的,正是在他的号召下,杨骏的幕僚才一哄而散。值得一提的是,傅衹这个举动,并不是无心之举。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贾南风的人。
  史书记载:傅衹“起家太子舍人”,也就是说,司马衷才当上太子的时候他就在太子宫上班。对于这样一个人,荀恺是没办法的。傅衹还算厚道,不仅救下了裴楷,还拯救了杨骏的其他幕僚。在他的建议下,贾南风才决定,放过这些人,可谓功德无量。
  以贾南风、司马玮为首的夺权派成功的揭开了潘多拉魔盒,晋武帝时期的温和党争时代彻底结束。从此以后,失权者都逃不过被杀的结局。当然,这二人也不例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