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覆灭——一起来看两晋史》
第18节

作者: 胡御龙vince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荀勖和冯紞是贾党领袖,他们跟齐王的斗争由来已久。最初被他们打垮的任恺和庾纯,都是齐王的铁杆粉丝。
  三杨是外戚党代表——杨骏、杨珧和杨济三兄弟。他们是杨皇后的亲友团,也是前任皇后杨艳为司马衷留下的靠山。精明透顶的杨艳临死前,怕司马炎立其他嫔妃为皇后,威胁司马衷的地位。于是向司马炎引荐了她堂妹杨芷,让她继承皇后之位,司马炎“含泪答应”。三杨就此鸡犬升天,和贾党一起,组成了太子党。
  日期:2019-06-11 20:05:17
  【齐王之死】

  太子党中,智商最高的,当属荀勖和杨珧(yáo)。
  他们共同为齐王量身定制了死亡套餐。
  套餐第一步,就是赶走张华。
  有证据表明,张华是齐王的铁杆拥护者。他在战后被封为广武县侯,依旧担任尚书。司马炎对他十分信赖,连起草诏书这种大事都交给他打理。

  这让荀勖很不爽。他身为中书监,专管机要文件。敢来抢生意,活得不耐烦了吧。况且荀勖出生于世家大族,张华则是出生寒族,小时候还当过放羊娃。让张华凌驾于他头上,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为了除掉张华,荀勖派出了口舌如簧的冯紞,不费吹灰之力就阴了张华一波,将他赶到了幽州。
  张华走后,齐王失去了屏障。
  太康三年(282)十二月,在荀勖、冯紞和杨珧的怂恿下,司马炎下诏任命齐王为大司马兼青州都督,意图把齐王赶出洛阳。
  诏书一下,朝野震荡。齐王的拥护者群情激奋,纷纷站出来抗议。
  第一批抗议人员由扶风王司马骏领衔,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征东大将军王浑、侍中王济、驸马甑德为主力,要求司马炎收回成命。
  司马炎一看,心都凉了。
  这些人当中,司马骏是他七叔,王济和甑德是他亲姐夫,王浑是王济的老爹,也是他的爱将,李熹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羊琇,这纯粹是个纨绔子弟。经常仗着跟他是发小兼同桌的关系违法乱纪,多次被监察部门逮住,又多次被他担保释放。可以说,他对羊琇是恩重如山。
  他怎么也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他们都反水了,跟自己对着干。

  但司马炎并没有觉得自己理亏,不就是叫齐王去青州吗?又不是要杀他,至于这么闹腾吗?加上他有荀勖和三杨撑腰,断然赶走了抗议者。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人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义愤。在他们心里,齐王是皇室首屈一指的俊杰,是大晋朝最后的希望。一旦皇位传给太子司马衷,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固执导致了一幕幕悲剧。
  劝谏失败后,司马骏悲愤交加,旋即病逝。李熹亦告老还乡,不久后去世。豪侠任性的羊琇,知道是杨珧出的馊主意后,打算行刺他。但事情败露,羊琇被免官,忧郁而死。
  皇叔和发小的死,并没有阻挡司马炎的决心。

  于是第二批抗议人员出现了。与第一批不一样,他们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朝廷大员。他们只是太常寺(掌管文化礼仪的部门,此时已成清水衙门)中的属官。
  领衔的是博士祭酒曹志,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曹植的儿子,也是司马炎的好友。
  曹志目睹了齐王的处境,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悲从中来。于是在司马骏抗议失败后,他决定舍命陪君子,也上疏抗议。
  司马炎见到奏疏后,勃然大怒。他对老友充满了失望,怒吼道:“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即刻下令免去了曹志的职务。其余博士也都被革职查办,还差点丢了小命。
  司马炎进入了癫狂状态,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抗议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齐王彻底没戏了。此时他已病重,乞求留在洛阳,去给父母守坟。但连这个小小的请求,都遭到司马炎严词拒绝。
  齐王知道事情不可逆转,悲愤交加,呕血而死,年仅36岁。

  河内司马家最优秀的俊乂就此谢幕,司马炎为他儿子赢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需要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包括无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以及数百口司马皇室的项上人头,和长达三百年的空前分裂。史称“五胡乱华”。
  日期:2019-06-12 13:32:44
  第九章  危险的托孤
  【司马亮】

  齐王死后,司马炎更加放浪,依旧每日坐着羊车视察后宫。但突然某一天,他放弃了这种优越的生活。倒不是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而是无休止的操劳和整夜的灯红酒绿,掏空了他的身体。在这点上,皇帝和普通人没啥区别。
  太熙元年(290),司马炎病重。虽然经过太医症治,依旧没有好转。
  如梦初醒的司马炎终于明白,诀别的日子已经到了。在这最后关头,他想到了他那个傻太子。虽然侍中和峤、菑阳公卫瓘等中立派大臣都劝过他换人,他自己也曾一次次打算废黜司马衷,但最终都没有实施。
  因为他自己也差点被废,明白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痛苦,不想把这种悲剧强加给儿子。
  但既然司马衷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司马炎就只好把他托付给心腹大臣。
  司马炎的心腹,要分好几个等级。
  第一等的贾充、荀勖,已经挂了。
  第二等的张华、卫瓘,不仅没有控制时局的能力,还坚决反对司马衷当皇帝,排除。
  只能在自家人里面找了。

  此时的朝廷,齐王已死多年,名士党已经没落。大权主要集中在外戚和宗室手上,算起来,都是一家人。
  不过一家人也有闹内讧的时候。特别是外戚杨骏,逐渐对宗室产生不满,并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司马炎敏锐的感到,自己的这位老丈人,不是个善茬。
  所以他留了一手,为了对抗外戚势力。两年前,司马炎大肆册封宗室子弟,让他们回到封国,统率军队。如果外戚图谋不轨,这些手握重兵的宗室子弟有能力起兵清君侧。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宗室子弟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谓年少轻狂。难保不会闹事,说不定外戚没反,自己先反了。
  必须选一个人来镇住这些人,而且这个人必须也要是宗室(外戚根本管不了),还必须辈分高、有威望。
  细数一下,辈分高且尚在人世的有四个人,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平原王司马干、梁王司马肜和赵王司马伦(排名分先后)。
  他们都是司马炎的皇叔,辈分都比较高。但司马炎仔细审视了这几位皇叔,才发现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平原王是司马昭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血缘最近,但脑子一直不太正常,排除。
  梁王和赵王,纯粹就是废物,既没带过兵也没啥威望,年龄比他还小,排除。
  四选变成了单选,汝南王司马亮成了唯一的候选人。他带过兵(几次)、打过仗(败仗),也算是见过世面。
  于是在病榻之上,司马炎下令,召三叔司马亮临朝辅政。
  他坚信,他已经在外戚和宗室之间找到了平衡,为司马衷留下了牢固坚实的辅政班子,司马衷的皇位将稳如泰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