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覆灭——一起来看两晋史》
第8节

作者: 胡御龙vince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25 11:33:32
  按现代的说法,这伙人算是盲流。一群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有组织无纪律的大军开过来,任谁都害怕,可奇怪的是并没有人去管。这并不是当时的魏国政府不作为,而是由于三国时期战争太频繁,人口减员太多。据可靠不可靠不知道的统计:东汉末年全国共有五千多万人口,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永不休止的战争,人口锐减到了几百万!(请各位试想一下现在全国只有几百万人,是什么概念,PS:可以去除比三国时期多余的土地)

  没有人,别说是打仗了。就是组织一次街头群殴,都十分困难。所以对这些外地人,时任魏国镇西将军邓艾表示十分重视,不仅热心的划给他们土地,还给他们上户口,算是集中引进人才。
  当然了,邓将军也不是慈善家,当时的引进人才也不是为了炒房。而是要让这些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没钱也没关系,家里的牛羊马也是可以的。没力也没事,只要按时服兵役,哪怕是凑个人数也行,战死了算你活该。
  就这样到了晋朝,情况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河西鲜卑领导人,已经变成了拓跋匹狐的曾孙秃发树机能。很多小伙伴一脸茫然,曾祖父拓跋,曾孙子秃发?感觉不对劲啊,莫非又是隔壁老王的功劳?
  在这里我特此澄清一下,秃发树机能不是秃发症受害者,更与老王没关系。而是拓跋的方言版,毕竟我国方言博大精深,一个字可能有几百种读音。翻译出现偏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与前几代领导人不同,树机能不仅能,还比较有志向。

  他觉得,自己有兵有马,人又不傻,凭啥听朝廷安排?而此时,正巧遇到关中连年干旱,草木枯死,牛羊饿疯,鲜卑人也都快吃沙子了。树机能觉得,机会来了。
  此时,司马炎也察觉到了危机。所以他抽调了邓艾的老部下胡烈和牵弘去镇守西北,分别担任秦州刺史和凉州刺史。
  胡烈牵弘二人,打仗倒是不含糊。可要让他们发展经济、搞好民生,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面对鲜卑人的诉求,他们用大棒做了回应。鲜卑人彻底被激怒,树机能振臂一呼,数万难民纷纷响应,并成功击杀胡烈。事情就此一发不可收。
  关中是形胜之地,秦汉都在这里建都。要是关中沦陷,敌人只需要派兵守住函谷关,就可以建立一个小王国。司马炎虽然把都城设在洛阳,然而对于关中的防务,一向十分重视。为此他定下了一条规矩:非皇室至亲不得镇守关中。

  当时镇守关中的就是他的三叔——司马懿之子扶风王司马亮。司马亮听说胡烈有难,也曾派将军刘旂(qí)前去救援。然而刘旂兄压根儿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他连鲜卑人影都没看到,就跑了回来。
  司马炎十分愤怒,不仅处斩了刘旂,还免了三叔的官。可怜的三叔一出场就下台了,在将来他将再次粉墨登场。我们后面再说。
  三叔回老家之后,司马炎一连换了几个人去平叛,却连树机能皮毛都没伤到,急得他肝肠寸断。
  树机能尝到了甜头,决定再接再厉,煽动七大姑五大姨一起闹革命。一时之间,匈奴、氐族以及其他小部落纷纷加盟,叛军愈加壮大。
  于是在攻陷秦州之后,树机能把目光投到了凉州。
  日期:2019-05-25 11:35:12
  凉州,古称天下要冲、河西走廊,首府设在武威(今甘肃武威)。是连接西域和关中的军事要冲。凉州一旦失陷,西域与关中的联系就会被切断,晋王朝一下子会损失近1/3的领土。
  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过程是十分轻松的。牵弘虽然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先后砍过蜀军、吴军,有着丰富的砍人经验。
  然而他命不好,遇到了比他更能砍更能算计的树机能。
  泰始七年(271)四月,牵弘被树机能引诱至青山打野战,兵败被杀。
  凉州军民闭门自守,形势危在旦夕。
  而任恺和庾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让贾充滚蛋。
  【强强联手】

  自从接班之后,司马炎在几年的时间先后丢掉了交州(今越南)和秦州,现在凉州也快完了。他心里别提有多窝火。
  于是他召开了御前会议,与会者只有四个人,除他本人外。还有任恺、庾纯和裴楷。
  真是天赐良机。会议一开始,司马炎就单刀直入:树机能这么猖狂,如何是好?
  任恺露出了阴险的笑容,立马答道:“树机能太过勇猛,一般人治不了他,只能派有威望有胆略的朝廷重臣去。”

  “依爱卿看,谁去比较合适。”
  “论谋略威望,没有比贾充更合适的。”
  司马炎转眼看着庾纯和裴楷,二人纷纷表示赞同:贾充可以,贾充牛鼻。
  司马炎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传令中书下诏:
  “侍中、车骑将军领尚书令贾充,威望素著,今以本官兼任秦凉二州都督,讨伐树机能”。
  任恺和小伙伴们都笑了。
  贾充却哭了,接到诏书,贾老头差点没吓晕过去。老子早就投戎从笔了,你跟我说这个?树机能已经砍了两位职业选手,看来自己这个业余选手也要风光大葬了。于是他使出了拖刀计,赖在京城不肯出发。
  然而皇命不可违,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泰始七年(271)十一月,磨了四个月洋工的贾充还是要走马上任了。

  司马炎还算厚道,派出了文武百官为他践行。
  地点:洛阳城外夕阳亭。
  面对盛大的送行队伍,贾充满面愁容,他觉得这不是送行队,而是送葬队。
  按照规格,任恺、裴楷和庾纯这三位兄弟肯定也在这里面。然而贾充却没有心情跟他们撕了。
  就在贾充准备灰溜溜的出发的时候,一只强有力的手把他拉到了一边。
  贾充一看,是小伙伴荀勖。

  在贾充、荀勖和荀顗三人之中,虽然荀勖的辈分和官职都是最低的。可是他的智商,绝对排在第一。
  这位绝顶聪明的人,直到最后才亮出了他的杀手锏。他替贾充全面地分析了事情起因和经过,然后用对比法和排除法,最后得到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这件事情,是不可能推辞的。
  贾充无语。这不是废话吗?
  荀勖继续说道:能决定贾充去留的,不是树机能,也不是任恺,只有皇帝司马炎。只要司马炎要贾充回来,贾充自然就躲过一劫。
  还没等贾充反应过来。荀勖已经说出了他的计谋:你不是有几个女儿吗?
  贾充豁然开朗,荀勖的意思是让贾充把女儿嫁给太子司马衷,而且要尽快,女儿要操办婚礼,做父亲的自然也不必去送死了。

  可是说是这么说,实际操作起来就有点困难了。
  贾充一共有两任老婆,四个女儿。大的两个是前妻所生,已经出嫁了。第二任老婆也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名叫贾南风,时年14岁,小的名叫贾午,才11岁。
  贾午虽然长得不错,可是还像个小孩子。贾南风虽然要成熟点,可是又丑又矮又凶又黑。作为父亲,贾充深知他的女儿是什么货色,司马炎能答应这桩婚事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