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道人杨乘风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手上拿着个拂尘,盯着面前的年轻人笑道:[盗墓可不是过家家,你小小年纪,就莫要跟着下去了。]
霍英雄闻言,咧嘴放声大笑道:[早闻搬山派出了一名了不得人物,却不曾想是如此歧视之人。]
搬山道人杨乘风眉头一皱,说道:[小友我是为你好,这次的大金后将墓葬中机关重重,危机四伏,更传闻有骇人饮血的大粽子,连我都没有把握能够走出来,你执意要跟,怕你陷入其中,丢了性命!]
旁边的红娘见师傅不同意霍英雄加入,连忙拉着师傅的一角说道:[师傅,英雄他是摸金校尉,这次大金墓葬我们还没有找到入口,有他在,我们一定能够顺利找到的。]
[你是摸金校尉!]搬山道人杨乘风一愣,随即满目诧异的盯着霍英雄。
[不错。]霍英雄点点头道。
搬山道人杨乘风看霍英雄信誓旦旦,内心深处却是多有不信,早年间他走访全国各地,找遍大墓,曾经遇到过一位老人,一番交流下,得知对方竟然是四十年前黑道绿林叱咤一时的摸金校尉天王老子李霸天。
按照当时那天王老子李霸天的年纪估算,他早在二十年前就应该死了,面前这人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怎么得也不可能是对方的传人。
霍英雄看出搬山道人的不相信,想了想说道:[我早年间得到一本古书和一块奇特的如狼牙一般的吊坠,那书名曰《天星青囊术》,前言写道,撰写此书之人是宋末一个无名道人,后被摸金校尉所得,从此成为摸金校尉之秘术。]
[天星青囊术!]搬山道人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由信了几分,却是再问道:[你且说说书中所记载的内容。]
霍英雄沉思几秒,缓缓说道:[天星青囊术分十三卷,我得到的只有其中八卷,后五卷不知所踪。这八卷主要内容是看雌雄法、定太极法和上应天星法,盖堪舆之道,魂魄在于河洛,身体在于先后中天,骨血在于奇偶,气运动静在于九宫卦爻,吉凶在于天星,各生阴阳变化之妙,分玄空三卦之法,挨星生克之理,抽爻换象之用,九宫衰旺久远之道,出父母子媳顺逆之路,统三元花甲气运之流,定阴阳五行零正之神,辖干支人事之吉凶。故“审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
看到这段内容,金镛面色一紧,细细的看着霍英雄所讲的天星青囊术,不由眉头紧锁,这其中的几则妙法,他早年间在研究易经的书上看到过一些类似的内容。
心里不由对这本小说的作者充满了好奇,能够写出这些内容的人,必然是对易经风水之学颇有研究,否则绝对不会写的如此栩栩如生,宛如事实。
大约又是过了半个钟头,
金镛在看到今日上午才发行的最后一篇内容时,其文中所提到的僵尸时,不由想到了在二十年前,自己在上海滩定居的时候,看到过一部电影,由严春堂创办的艺华影片公司所拍摄的一部名叫无声黑白胶片电影,《女僵尸》。
难不成,这作者曾经也看过这部电影?!
金镛此刻只以为该书的作者是个跟他年纪相仿,或者小一点的人,完全没想到撰写此书的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随即金镛继续看下去,最后一段内容,是文中的霍英雄等人九死一生的从墓穴中逃出来,并且带出了一块能够让人脱离地面飞到天上的奇怪陨石,更是找到了一本人皮血书,上面的内容提到了历史上最庞大的墓葬“秦始皇陵”,其位置就在当今SX省的西安地区。
金镛似乎跟个追更的读者一样,见剧情尚未写完,又抛出了种种悬念,忍不住抱怨道:“怎么就写完了呢!这奇怪的陨石是什么?!”
金镛看到最后,关心的只是那个奇怪的陨石是什么,对秦始皇陵丝毫不感兴趣,反正在他看来,这墓穴定然是作者自己虚构的一个地方,浑然不知,这实际上是霍耀文根据真实的秦始皇陵所写出来的地理位置。
沈宝新哈哈大笑道:“怎么样?我说过了吧,这篇小说很吸引人。”
“好书,好书啊!”
金镛连连夸赞不已,又说道:“文中所记载的各种风水秘术,盗墓工具,包括一些流传在盗墓贼之间的黑话,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似乎历史上真的有这四大盗墓流派,这种以假乱真的本事,几乎堪比撰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真是厉害厉害!”
沈宝新见金镛如此夸赞,也是顺势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准备想办法找找这个人,看看他是否愿意在我们明报撰写稿子,你看如何?”
“好啊!”
金镛一口答应下来,笑着道:“我也想跟这位“浮生”好好的聊一聊这天星青囊术到底是个怎样的秘术!”
9月10日,上午,10点许。
香港大学,教师单人宿舍楼。
书桌前,霍耀文打了大大的哈欠,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有些疲劳的双眼,从今天早上起来,就开始撰写《鬼吹灯---盗墓笔记》,整整不眠不休的写了三个小时,这也令他身体疲惫的很。
霍耀文看了一眼写了差不多有两万多字的内容,加上之前存的稿子,总共有二十多万字了,等东方报业的人过来拿,差不多应该够一个月的连载量了。
有了这么多的存稿,这样一来,霍耀文觉得自己是时候休息一段时间。
自从重生到了1968年的香港,霍耀文除了最早的一个月在忙着熟悉记忆,和处理香港大学应聘教师的事情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闷头在家里或者寝室里撰写文章。
一直也没有好好的看一看现今的香港。
等今天把稿子交给了东方报业的人,霍耀文想着是该出去走走,看一看60年代末期的香港是个怎样的都市,顺便着回家一趟,这在学校住了十来天了,也该回去看一看阿嫲和阿母了。
这时候,宿舍的房门被人敲响。
霍耀文走到房门边打开门,见来人是楼下的宿舍管理员王伯,询问道:“王伯怎么了?”
王伯笑呵呵的说道:“霍老师管理室有你的电话,是门卫那边打来的,说是有一个什么报社的人找你。”
“哦哦,好的。麻烦王伯了。”霍耀文一听是报社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东方报社的人来拿稿子了,连忙笑着朝王伯道。
“不麻烦不麻烦,这都是我的本职任务嘛。”
王伯笑了笑,看了一眼霍耀文,想着报社的人找他,不由问道:“霍老师,你是写了什么文章投稿给了报社吗?”
“嗯,差不多。”霍耀文点点头。
“霍老师真厉害啊,这么年轻就当了大学老师,还投稿给了报社,真厉害。”王伯也是有点文化的人,经常看书读报,自然知道投稿到报社是有多困难,举起大拇指,赞叹道。
霍耀文笑着点点头,谦虚道:“没什么的王伯,只是一点小文章而已。”
日期:2019-08-02 08:4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